-
公开(公告)号:CN119492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57361.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的母线零序电压,并根据母线零序电压确定故障发生时刻;获取配电网的馈线上的各测量节点的零序电流,并根据故障发生时刻和各测量节点的零序电流,确定各测量节点对应的基频零序电流;根据各馈线的首端的测量节点的基频零序电流,计算得到相似度矩阵;根据相似度矩阵,确定配电网的故障类型,包括母线故障或者馈线故障,其中,在故障类型为馈线故障的情况下,根据故障馈线上各测量节点的基频零序电流,确定故障位置。该方法可以在多个接地系统中准确定位故障位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对低采样率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可以大幅降低经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506246.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勇刚 , 孙静 , 莫浩杰 , 胡丹尔 , 韦巍 , 潘斌 , 胡筱曼 , 李黔 , 陈旗展 , 崔益国 , 陈浩河 , 董芝春 , 吴毅江 , 何欣欣 , 黄宇行 , 彭博涛 , 张超 , 梁杰华 , 习伟 , 蔡田田 , 陈波 , 邓清唐 , 杨英杰 , 朱明增 , 符杰
IPC: H02J3/00 , G06F18/22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涉及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动态加权聚合的联邦学习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是由边缘计算装置采用本地数据进行神经网络训练,获得网络参数变化向量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两两相似度计算生成相似度矩阵,并计算本轮训练中局部模型之间的一致度向量。然后基于每轮局部模型针对服务端验证集的准确度与局部模型之间的一致度,对不同局部模型的网络参数变化进行加权,实现局部模型清洗的效果,云端服务器将更新后的全局模型再下发至边缘计算装置,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服务器达到预设训练轮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避免局部模型可能训练出的脏模型和联邦学习中的数据异构的问题,加快全局模型训练的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7650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571411.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双端量波形差异作为故障区段定位原理,能够适应于含有多种DG类型与不同DG渗透率的有源配电网;本发明对STU的数据计算与存储的要求较低,仅需为STU配置基本的静态网络拓扑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即可自动完成拓扑识别与更新,以适应配电网运行模式的变化;本发明设置了合理的故障恢复规则,在满足配电网功率约束的条件下,能够尽量多地恢复重要负荷节点。在恢复方案中,考虑了分布式电源的存在,按照其是否可以长时间孤岛运行设计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617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65135.3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电缆沟三维建模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缆沟三维建模技术领域,首先获取电缆沟建设时的设计方案,绘制电缆沟模型各部件,并赋予每个结构相应的材料属性,建立电缆沟基础结构模型;获取电缆沟内预设节点处的电缆运行状态信息、电缆沟内部环境信息和电缆沟结构信息;将电缆运行状态信息、电缆沟内部环境信息和电缆沟结构信息依据预设节点的位置信息,更新电缆沟基础结构模型建模时的原始数据,实现所述电缆沟基础结构模型的更新。本发明首先对配电网电缆沟进行基础建模,得到电缆沟基础结构模型,之后根据实时采集的电缆沟内的各项状态数据对电缆沟三维模型进行状态更新,以直观地显示电缆沟内各个装置结构及环境的实时变化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546925.6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快速频率响应装置及方法,通过对升压站并网点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进行采样,当升压站并网点的频率超过预设的调频死区频率时,则根据功率目标调节值生成调频指令初始值,同时,还根据AGC协调控制模型对所述调频指令初始值进行约束控制,再通过预设的控制指令分配策略对所述调频指令初始值下发至各新能源机组的功率分配进行控制,从而对各新能源机组的有功输出进行调整。实现了对新能源场站的快速调频操作,极大地缩短了功率调节的响应时间,同时,还通过在AGC系统的协调下,对调频指令初始值进行约束控制和合理分配,从而保障新能源场站的各新能源机组的安全可靠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9441.9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天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边缘计算装置的计算任务优化调度方法,针对待优化的配电网边缘计算装置,输入装置性能参数,待处理计算任务的类型、特征参数和执行逻辑顺序,待处理计算任务总数;分别建立各任务处理约束并对部分约束进行线性化;针对所有类型的待处理计算任务,建立计算状态约束,并对计算状态约束进行线性化;建立所有待处理计算任务间的执行逻辑关联约束;建立边缘计算装置的资源限制约束;建立待处理计算任务优化调度综合目标函数;将待处理计算任务优化调度综合目标函数和各约束,构成配电网边缘计算装置计算任务优化调度模型,采用求解器对模型进行求解,输出优化调度结果。本发明实现了计算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配电网边缘计算装置的高效、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1709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546615.X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集群配置调度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实现以下步骤:将配电网光伏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划分为分布式发电集群,将负荷设备划分为分布式负荷集群;设定分布式发电集群在未来一天的预测点总光伏发电值及分布式负荷集群在未来一天的预测点总负荷预测值;计算分布式集群的可用输电能力,得到分布式发电集群和分布式负荷集群的群间传输路径最大可用输电能力时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发电量;确定分布式发电集群中储能设备在预测点的储能设备动作量;将动作量转换为功率变化,并分配给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储能设备,实现分布式集群配置调度,使分布式发电集群的发电量最大程度被分布式负荷集群就近消纳,提高了分布式发电资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73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408486.8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PC: H02J3/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储能集群有功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集群有功调节合格带宽,并预设调节周期;当到达调节周期时,从电网调度主站获取当前集群有功控制目标值,采集当前集群总有功值;根据集群有功调节合格带宽,将当前集群有功控制目标值转换为集群有功调节上限目标值及下限目标值;当集群总有功值大于集群有功调节上限目标值,则设置总有功下调量;当集群总有功值小于集群有功调节下限目标值,则设置总有功上调量;当集群总有功值处于集群有功调节上下限范围内,表示当前集群有功输出合格,不执行调节设置;等待到达下一调节周期,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进行分布式光伏储能集群的有功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9324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523012.2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Inventor: 何欣欣 , 卢建刚 , 陈旗展 , 徐宝军 , 黎皓彬 , 胡筱曼 , 卢小海 , 张立航 , 黄乐彬 , 包成斌 , 黄胄 , 江清楷 , 彭泓韬 , 胡群勇 , 谢佳博 , 梁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恢复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该配电网故障恢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故障信息;基于所述配电网故障信息进行线路保护和分布式电源控制;获取所述配电网的第一电压信息,并基于所述第一电压信息确定第一合闸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合闸信息同步所述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参数;基于所述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二合闸信息;通过优化线路重合闸流程,使得配电网DG可以孤岛运行,提高了电源运行的灵活性,为重要负荷持续提供电力供应,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758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1641799.9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威胜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筱曼 , 李林峰 , 陈攀 , 李欣洋 , 潘斌 , 陈旗展 , 李黔 , 崔益国 , 陈浩河 , 董芝春 , 黄宇行 , 何欣欣 , 陆靖宇 , 麦涵 , 邱连 , 肖林松 , 范律 , 陈永 , 蔡田田 , 邓清唐 , 陈波 , 李肖博 , 杨英杰
IPC: G06V20/10 , G06V10/22 , G06V10/30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95 , G06N3/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注意力机制配电站水浸识别方法及系统,其中识别方法通过采集浸水场景图片集,构建基于Yolov4‑tiny的具有双注意力机制的检测网络,利用浸水场景图片集对检测网络进行训练,得到具有高检测精度和水浸识别能力的检测网络,最后将所述检测网络部署至边缘代理;同时,通过边缘代理获取周边环境图像并上传至云平台,更新浸水场景图片集,优化检测网络,从而使边缘代理能自适应复杂的场景。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配电站边缘端水浸环境下无法满足实时响应,以及检测精度较差且无法自适应复杂场景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