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0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28135.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 , C21D9/52 , B21C37/04 , C22C1/03 , H01B1/02 , H01B9/00 , H01B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韧铝合金单线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高强韧铝合金单线的组分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Si 0.40‑0.70wt%,Mg 0.50‑0.90wt%,Fe 0.10‑0.20wt%,Ni 0.05‑0.20wt%,Cu 0.005‑0.01wt%,B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5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2690.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线材加工方法及加工生产线,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该铝合金线材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采用挤压工艺将铝合金杆料成型为中间线材;步骤S2:对挤压成型的中间线材进行冷却并保温;步骤S3:采用拉拔工艺将保温后的中间线材成型为成品线材,其中,拉拔温度为100°~230°。所述铝合金线材加工方法可保证成型的铝合金线材兼顾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性能要求,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铝合金线材加工生产线可以实现铝合金线材的连续挤压、拉拔及热处理,从而保证成品线材兼顾高强度和高导电率的性能要求,且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57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42023.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时效处理的装置系统,所述装置系统包括预时效炉和二次时效炉;所述预时效炉内设置有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与熔化炉连接;所述预时效炉用于使铝合金材料形成时效析出强化相;所述二次时效炉用于改善铝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本发明在原有工艺路线上进行创新,增设了预时效炉,在保持强度不降低的条件下,提高导电率,并充分利用加工余热和烟气余热作为时效的辅助热源,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2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2033.5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导电率的铝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Mg0.38‑0.64wt.%,Si0.28‑0.52wt.%,B0.04‑0.08wt.%,Re0.08‑0.12wt.%,Sc0.05‑0.08wt.%,(Cr+Mn+V+Ti)≤0.01wt.%,余量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Re包括La和Ce。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配方量将原料依次经熔炼、水平连铸、连续焊合挤压、正反向交替拉拔和人工时效。通过成分组成与制备工艺的双重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铝合金材料的杂质含量,改善了铝合金材料微观组织,在提高铝合金材料导电率的同时保证了材料较高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96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1214352.3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 广东潮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1S19/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查找定位方法及系统。该查找定位方法包括:获取本地位置信息以及无人机端发送的目标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为所述无人机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本地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位置信息计算本地和无人机之间的方位角度;在所述无人机距离本地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获取本地与无人机的测距信息,并根据所述测距信息确认查找半径;根据所述方位角度和所述查找半径确定所述无人机的位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本地端和无人机端的位置坐标,计算得到方位角,并获取到两端之间精确的测距数据,可进一步确认无人机的查找半径,从而可以根据方位角度和查找半径对坠毁无人机进行精确查找,实现分米级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336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41529.9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热电阻测量精度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其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提高热电阻测量精度的装置包括信号线、测温片、支撑杆和热缩管。其中,测温片的一面为连接面,另一面为检测面;信号线的一端正对连接面且与连接面连接,支撑杆平行于信号线延伸,且与连接面连接;信号线和支撑杆共同穿设于热缩管内,热缩管受热能够沿自身径向收缩,从而包覆于信号线和支撑杆上。提高热电阻测量精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提高热电阻测量精度的装置。通过信号线、测温片、支撑杆和热缩管之间的配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缆各层材料热膨胀、孔径破坏等原因导致热电阻与测温点无法紧密接触从而产生测量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138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68332.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白斑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根据电缆各层外部结构的结构参数建立电缆的圆形热路模型,圆形热路模型为电缆的横截面,横截面分为多个扇形微元,每个扇形微元包括由导体向外护套延伸的以及多条热阻支路,每条热阻支路包括与外部结构一一对应的结构热阻;至少一条热阻支路还包括白斑热阻;针对每条热阻支路,根据所属的扇形微元的弧度和结构参数计算每条热阻支路上的结构热阻的热阻值;测量各条热阻支路对应的电缆表面温度、导体的导体温度以及导体的负荷电流值;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白斑热阻的热阻值并确定是否存在白斑以及白斑所在位置。可在产生白斑的早期阶段检测出白斑,避免白斑进一步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62684.9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缆绝缘层检测导热系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电缆构建稳态热路模型;稳态热路模型中电缆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包括外护套、铝护套、缓冲层、绝缘层与导体;对外护套检测第一热阻值;依据第一热阻值在外护套与铝护套之间检测全线热流值;依据全线热流值对部分绝缘层检测第二热阻值;依据第二热阻值对绝缘层检测热导系数。本实施例利用绝缘层材料特性,通过部分绝缘层的热参数去对绝缘层整体检测热导系数,可针对不同结构布置温度传感器,不仅成本低,而且降低了打孔的精度要求,可有效提高对电缆绝缘层检测导热系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2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7798.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Inventor: 陈诚
IPC: B25J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骨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包括腰部支撑结构以及两个腿部支撑结构,两个腿部支撑结构分别设于腰部支撑结构的两相对侧,腿部支撑结构包括大腿支撑机构、小腿支撑机构以及移动机构,大腿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于腰部支撑结构,小腿支撑机构通过第一旋转电机连接于大腿支撑机构,第一旋转电机能够驱动小腿支撑机构相对大腿支撑机构转动,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撑杆、移动结构以及机构驱动件,第一撑杆铰接于移动结构,第一撑杆远离移动结构的一端铰接于大腿支撑机构远离小腿支撑机构的一端,移动结构远离第一撑杆的一端铰接于小腿支撑机构远离大腿支撑机构的一端,机构驱动件传动连接于移动结构,该外骨骼装置能够协助用户进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355629.4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 广东潮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诚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分裂式间隔棒,包括连接杆、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第一绕线装置连接于连接杆,第一绕线装置绕线后能够产生磁性,第二绕线装置连接于连接杆,第二绕线装置绕线后能够产生磁性,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二者中,至少一个沿连接杆的轴向滑动设置,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分别通过绕线产生的相斥磁性力能够驱动调节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之间的间距。该双分裂式间隔棒长度无需人工预调整,安装在分裂导线上后能够通过电磁现象自适应进行调节,能够适用于多种距离的分裂导线,且能够有效避免分裂导线在通电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的黏连,增强了间隔棒的实用性和安装的便捷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