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90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2604.6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A01G23/099 , A01G23/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夹锯砍树辅助装置,包括上支撑柱、下支撑柱、电源控制箱和支撑组件;上支撑柱的端部设置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用于插入树干中;上支撑柱远离上支撑板的一侧下支撑柱的一侧活动连接;下支撑柱的另一侧安装有电源控制箱;下支撑柱靠近中部位置设置有支撑组件;下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用于插入泥土中;解决了传统的控制倒树方向的作业方式如向反方向拉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拉绳过程中,由于向拉绳工作人员方向倾倒,存在倒树砸人风险,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52838.7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线绝缘子覆冰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多个绝缘子、绝缘子台与覆冰台;绝缘子台设置于覆冰台内,包括:圆环;所述圆环上呈圆周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槽;多个绝缘子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覆冰台内设置有:出水口、风速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圆环;所述风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覆冰台内的风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覆冰台内的温度。通过在设置覆冰台放置绝缘子,可以避免绝缘子悬挂产生的掉落风险,同时,通过出水口、风速控制系统与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模拟户外覆冰状态从而进行覆冰实验,通过对沿着圆环圆周均布的多个绝缘子一一测量得出实验结果,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03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43873.1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涉及MEMS电场传感器控制及非接触式取电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取电装置。本发明通过利用MEMS电场传感器对输电线路的电场大小进行监测,实现对高频脉冲放电装置的调整,保证其高频脉冲放电装置输入的电荷能进行放电击穿产生高频脉冲电流,之后通过高频变压装置和整流滤波电路将电流整理为低压直流电流,能对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装置进行供电,实现非接触式的取电,使在线监测装置无需额外接入电源及更换电池,避免在更换电池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带来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860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529618.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预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提供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输电杆塔鸟害发生概率预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典型输电样线;选取能代表整个地区输电线路的典型输电样线;步骤(2),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采集输电杆塔的样本数据,把样本数据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步骤(3),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步骤(4),初始化BP神经网络模型;初始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参数;步骤(5),构建输电杆塔鸟害发生概率预测模型;步骤(6),优化神经网络参数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鸟害安全预警方法只是给出鸟害故障风险等级,无法精确地计算出鸟害引发输电杆塔输电线故障的概率,得出的结果不够准确、实用性不强的现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42953.7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俊 , 钟国思 , 李晓斌 , 李保国 , 李子新 , 文洪兵 , 杨玺 , 郑日平 , 关俊峰 , 李勇 , 赵耀新 , 张晓光 , 叶智杰 , 陈剑平 , 陈瑞华 , 朱朋辉
IPC: H02G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线路智能化架线施工方法,包括选择牵引场地和张力场地,并布设张力机和牵引机的地锚;升挂展放架空线所需的工器具;再展放导引绳,并安装智能化线长量测设备,张力机和牵引机,其中智能化线长量测设备安装于张力机的出线口;张力展放牵引绳和/或地线;展放导线,并采用智能化线长量测设备测量导线的出线线长,并在设计的弧垂对应的线长位置设置画印;按照画印挂线;采用线长调整板来调整导线线长。该方法可以进行智能化自动架线,在满足工程指标的同时,减少了弧垂观测、画印、剪线和压接等高空作业,不受外界雨雾天气、风力干扰,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施工安全,节约了人力和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277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626560.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线绝缘子电极间的绝缘块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绝缘块组件包括:绝缘子本体、上电极、下电极与绝缘组件;上电极与所述下电极间隔设置于绝缘子本体上;下电极为板状,且设置有螺杆槽;上电极为棍状,且设置有扁平槽;绝缘组件包括:绝缘体、扁平片与螺杆;绝缘体第一端通过螺杆与螺杆槽连接,第二端通过扁平片与扁平槽连接;绝缘体内部的氧化铝的重量比为30%‑40%。本申请通过在绝缘体两端适应上电极与下电极不同的形状构造采用不同的连接结构,使得绝缘组件更稳定的连接上电极与下电极;同时,绝缘体内部氧化铝的含量为30%‑40%,可以提高绝缘体的热稳定性、耐电弧性能以及机械强度,提高绝缘体与上电极、下电极连接的稳固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1427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639402.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线绝缘子电极固定环结构,包括:绝缘子主体与固定环;所述绝缘子主体包括:铁帽与铁帽电极;所述固定环包括:内环与外环;所述内环套设于所述铁帽上,且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外环套设于所述内环上,且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凹槽;所述铁帽电极安装于所述外环上。通过设置固定环,使得在铁帽电极受外力而偏转波动时,内环与外环的凸起和凹槽相互啮合,对铁帽电极产生偏转阻力,从而减少铁帽电极的偏转波动,且不需对绝缘子主体的结构进行更改,也不会增加间隙调整的不便,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间隙固定方式需增加制造工艺,且安装后间隙调整不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160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910954.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缆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海缆冲刷监测预警保护系统,包括保护装置和预警系统;保护装置包括导流机构和与导流机构连接以提供固定支撑作用的固定机构,预警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显示设备,检测模块与导流机构固定连接,处理模块与检测模块、显示设备均通信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导流机构上加设固定机构,将导流机构固定在海缆周边海底上,避免导流机构被海浪冲走;另外在导流机构上设置检测模块,探测海缆周边环境信息,并在显示装置上显示,以对海缆冲刷情况的可视化实时监测,实现预警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7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844406.8
申请日:2021-07-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间隙地线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钢帽、钢脚、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钢帽和钢脚分别设置于所述绝缘子本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下电极的第一端与所述钢脚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电极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所述上电极包括上电极抱箍和多个上电极引脚;所述上电极抱箍可拆卸套接于所述钢帽上;多个所述上电极引脚呈中心放射状均匀分布于所述上电极抱箍上;各个所述上电极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上电极抱箍的外周壁连接;各个所述上电极引脚的第二端向外延伸与所述下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地线绝缘子存在上下电极之间容易发发生偏移,从而影响到绝缘子的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6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52589.5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驱除草装置,涉及除草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外壳、电源系统、两组传动机构、万向轮、主控系统和切割机构;电源系统设置于外壳内部;两组传动机构对称分布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底板靠近中部位置;传动机构包括车轮驱动组件、车轮传动组件和车轮;驱动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车轮传动组件与车轮连接;切割机构包括切割驱动组件和旋转割盘;切割驱动组件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底板上,且位于传动机构的前端;切割驱动组件内的连杆穿设外壳内部的底板与旋转割盘连接;传动机构和切割机构均与主控系统通信连接;外壳内部的底板前端设置有万向轮;解决现有的输电除草设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存在割草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