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59196.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PC: G02B6/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适配器防尘结构,涉及光纤适配器技术领域。该光纤适配器防尘结构包括光纤适配器和防尘罩:光纤适配器的端部固定有第一磁性件;防尘罩包括罩体和与罩体固定连接的第二磁性件,罩体罩设在光纤适配器的端部,第二磁性件被配置为能够与第一磁性件吸合以实现罩体与光纤适配器的端部之间的固定。当需要摘除防尘罩时,工作人员用手即可轻松克服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的吸力,从而实现防尘罩的摘除,省时省力,且由于无需使用尖嘴钳,所以不会误伤在运行跳纤,保证了通信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0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440558.4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PC: G01M11/00 , G01M11/02 , H04B10/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跳纤测试方法,先对所有站点两侧的纤芯进行成对环回接线,然后采用一批人在起点配合测试,另一批人在各节点依次进行拆纤对接,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跳纤工作,让工作变得更为简单、清晰,提高了跳纤的质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立即跳通应急通道,可保障通信网快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1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72069.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nventor: 祝水根 , 郑鸿远 , 谢琼波 , 林东烨 , 蔡洵锋 , 袁吴洁 , 张筱骞 , 杨永辉 , 陈李彬 , 陈程 , 陈冬沣 , 黄鸿杰 , 陈耿 , 林耿生 , 陶冶 , 许东阳 , 李戎 , 肖伟杰 , 章海 , 黄祖伟 , 林泽翔 , 邢旭佳 , 林逸驹 , 蔡雅琪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并网点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台区线路各节点的多个无功负荷值和相邻两节点间的阻抗值;根据所述各节点的多个无功负荷值确定各节点的计算负荷值;根据所述相邻两节点间的阻抗值和所述计算负荷值确定电容器并网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考虑到台区线路各节点的无功负荷值以及阻抗值,还考虑到选取并网点的计算难度,能够合理的确定台区线路并网点,改善了台区电能质量,减少了台区电能的损耗,该方法过程简单,计算难度低,提高了项目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661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440497.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PC: H04B10/25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若干站点和连接两相邻站点的电力光缆,所述电力光缆包括若干组空纤芯组,每组空纤芯组包括两根空余纤芯;位于同一站点内的同属一空纤芯组的两空余纤芯相互导通。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能降低空余纤芯的检测难度,提高空余纤芯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61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40497.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PC: H04B10/25 , H04B10/07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通信网络系统,包括若干站点和连接两相邻站点的电力光缆,所述电力光缆包括若干组空纤芯组,每组空纤芯组包括两根空余纤芯;位于同一站点内的同属一空纤芯组的两空余纤芯相互导通。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络系统,能降低空余纤芯的检测难度,提高空余纤芯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820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40558.4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IPC: G01M11/00 , G01M11/02 , H04B10/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跳纤测试方法,先对所有站点两侧的纤芯进行成对环回接线,然后采用一批人在起点配合测试,另一批人在各节点依次进行拆纤对接,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跳纤工作,让工作变得更为简单、清晰,提高了跳纤的质量,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立即跳通应急通道,可保障通信网快速恢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