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兜簕扦插繁殖的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26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16764.6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兜簕扦插繁殖的方法,涉及植物组织繁殖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露兜簕扦插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沙、红土按照(3‑6):1的体积比混合配置成扦插基质,消毒处理;选取健壮的露兜簕母株,剪取半木质化且生长良好的枝条作为露兜簕插穗,所述露兜簕插穗的基径为2‑4cm;用萘乙酸纳米生根剂浸泡所述露兜簕插穗;将经生根剂浸泡处理后的露兜簕插穗进行扦插、消毒。河沙和红土按比例混合的基质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好,且可以保持适度的湿度。对所述露兜簕插穗进行表皮打孔,有利于减缓由上至下的有机营养运送,在打孔处形成愈伤组织,提高生根率。本方案扦插能够有效的降低露兜簕插穗的腐烂情况,提高露兜簕插穗的生根率。

    一种近海水鸟栖息地基围鱼塘的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928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0490386.9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海水鸟栖息地基围鱼塘的生态修复方法,所述基围鱼塘包括近海且相邻的第一咸水鱼塘和第二咸水鱼塘,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咸水鱼塘的塘底开挖水槽;在所述第一咸水鱼塘内设置多个具有斜坡的咸水生态滩;将所述第一咸水鱼塘和第二咸水鱼塘之间的相邻塘埂上的植被伐除清理;在所述第二咸水鱼塘内设置供水鸟栖息的生态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打造水槽提高了咸水鱼塘的容积,使得咸水鱼塘的水位在涨潮和退潮时形成较大落差,而有利于提高咸水鱼塘与海水的交换率,而提高了咸水鱼塘的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水鸟食物种类,形成良好的水文环境。

    一种红树林幼苗扶苗施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728904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20027702.8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树林幼苗扶苗施肥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拼接设计,包括对称的左框架结构和右框架结构,框架分上中下段;左框架上段右侧均设有圆环,右框架上段左侧设有圆环,右框架圆环上均有螺旋钩子,将右框架螺旋钩子固定于左框架圆环上拼接装置,框架上层平面各设有半圆环,半圆环具有可伸缩开口结构,用于固定红树林幼苗主干;框架中段为拦网,用于填充沙袋与肥料,拦网内设有肥料袋系于拦网内部,为装置施肥结构;框架下端为尖头,用于将装置压入海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树林幼苗扶苗施肥装置可实现红树林幼苗的防风与施肥养护,促进红树林幼苗生长,操作和维护简单,应用范围广。

    一种苔藓绿墙培育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83214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999963.6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苔藓绿墙培育装置,包括绿墙隔板、蓄水箱、基质层、苔藓层和补光灯,蓄水箱、基质层均是由绿墙隔板围合而成的空腔,蓄水箱内设有小型水泵,小型水泵的出水管穿过顶部的绿墙隔板与基质层的喷淋系统连接,喷淋系统有多个出水管和喷灌头串联,基质层的轻型基质为用纱布包裹的混合填料,基质层和苔藓层的左、右、下部均设有海绵垫层,苔藓平铺于基质层的镂空隔板上,用双头钉穿过镂空隔板的孔洞固定于基质层中,苔藓层上部的绿墙隔板设有补光灯。本实用新型整体感强,喷灌均匀、高效,吸水和保水性强,并能根据双头钉的布设快速设计和调整苔藓绿墙图案,有效解决了绿墙给水槽裸露、浇灌不均匀易流出、苔藓固定不牢、绿墙构图铺贴或调整不便等问题。

    一种屋顶花园的人工湿地净化回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141466U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22082449.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花园的人工湿地净化回用系统,主体为不透水的屋顶花园箱体,箱体包括营养土层、植被层、基质层、集水箱和喷灌系统,箱体上方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基质层上方为透水铺装,基质层填充方式为大粒径基质与小粒径基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交替分层填充,雨水经植被层、营养土层、基质层净化后由渗排管引流至集水箱,大雨时期超过集水箱的雨水通过溢水管排入市政管道;集水箱内设喷灌系统,集水箱上方设井盖方便后续维修清理,喷灌系统与井盖上方的太阳能电池板相接,将集水箱的雨水通过喷灌头对植被层进行喷灌回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灵活、整体感强、建设模块化,景观效果好,实现了雨水的高效收集、净化、利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节约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