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冲击下长间隙流注放电发展图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27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22247.2

    申请日:2023-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冲击下长间隙流注放电发展图像预测方法,利用流注放电试验观测系统,采集ICCD拍摄的流注放电图像、放电电压以及时间数据,将图像转换为放电光强矩阵后,确定光强矩阵与放电电压以及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采用XGBoost算法建立多输出回归模型,通过采用n折交叉验证方法选择损失函数评估最优的模型及参数,按照电压放电顺序将随时间变化的瞬时电压和相应时间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得到预测的一系列光强矩阵,还原为图像后即可获得流注放电过程的放电图像;能够改善现有技术采用试验方法难以获取完整连续的长间隙流注发展图像的不足,实现雷电冲击下长空气间隙流注放电光强的纳秒级变化发展过程预测。

    一种基于放电图像及电流的长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电子密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8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8342.1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放电图像及电流的长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电子密度计算方法,结合长间隙放电机理和放电图像及放电电流形成原理对长空气间隙中流注放电和先导放电通道的平均电子密度进行计算;在计算通道电子密度时,将实验所拍摄到的纳秒曝光时间放电图像进行阿贝尔逆变换,将二维放电图像转化为三维放电光强分布以确定放电通道位置,同时根据实验中所测得的放电电流计算出图像拍摄时间内的总电荷量;基于放电电子的形成原理以及其与电流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求取长间隙放电通道的平均电子密度,以实现长空气间隙放电场景的电子密度测量。

    一种AR眼镜的温湿度气体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6007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59551.X

    申请日:2022-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眼镜的温湿度气体检测仪,外部环境实时控制系统包括液晶显示屏、红外测温传感器、CO传感器、核心处理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无线设备;AR眼镜具备无线传输视频数据的功能,与语音通话的功能。外部环境实时控制系统和AR眼镜的所获取的外界环境信息、设备信息与作业人员的操作信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同时传送到远端PC设备;远端PC设备的操作人员通过三个信息源进行判断,及时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指导性工作、预警。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外部环境的变化,包括温度、湿度、CO浓度、HCHO浓度;将检测到的指数变化通过无线蓝牙模块实时传输到AR眼镜中,实现无手操作,解放双手,加快电力系统检修过程。

    一种GIS分支母线三相外壳及接地环流计算和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661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239582.3

    申请日:2022-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分支母线三相外壳及接地环流计算和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GIS分支母线的三相外壳及接地环流产生机理,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构建GIS分支母线及接地支架三维模型并计算模型参数;S2、基于有限元计算结果,搭建三相分支母线导线及外壳相互耦合的完整电磁暂态仿真模型;S3、根据计算得到的GIS分支母线三相外壳及接地环流分析GIS分支母线外壳环流及接地环流幅值与接地点之间的关系特征。本发明采用有限元及电磁暂态仿真相结合,利用有限元仿真计算实际分支母线模型参数,基于此参数搭建独立的三相导线及外壳相互耦合的完整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可以准确计算出GIS分支母线三相外壳及接地环流,并对其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种雷电冲击下空气间隙放电图像时空分布的观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400655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22230663.9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电冲击下空气间隙放电图像时空分布的观测系统,包括冲击电压发生器、棒-板空气间隙、电容分压器、像增强探测器、示波器及控制显示终端,所述电容分压器的一端分别与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入端及棒-板空气间隙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分压器的另一端、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端及棒-板空气间隙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示波器分别与电容分压器及像增强探测器连接,所述像增强探测器还与控制显示终端连接,所述像增强探测器捕捉棒-板空气间隙的放电图像。用于获得更清晰完全的标准雷电冲击下空气间隙放电图像的时空分布,推进空气间隙雷电冲击下放电物理机理研究的深入程度,最终促进电力系统防雷水平的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