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75415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410001191.3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包括底盘,车厢厢体结构包括车厢厢体,特点:在车厢厢体腔内设扩容箱,在底盘上设扩容箱移动机构,当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时,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当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时,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当扩容箱腔蔽护门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程度时,扩容箱腔蔽护门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可使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满足使用者在展示活动中对厢腔空间的扩容要求。

    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75415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1191.3

    申请日:2014-01-02

    Abstract: 一种具有扩容功能的车辆的车厢厢体结构,属于展示车辆技术领域。车辆包括底盘,车厢厢体结构包括车厢厢体,特点:在车厢厢体腔内设扩容箱,在底盘上设扩容箱移动机构,当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时,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当在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的部位配设扩容箱腔蔽护门时,设置于车厢厢体腔的另一侧的扩容箱腔腔口形成封闭结构,当扩容箱腔蔽护门朝着背离扩容箱腔腔口的方向翻转至与扩容箱底板相一致的水平程度时,扩容箱腔蔽护门演变为展示活动平台。可使车厢厢体腔的空间增大,满足使用者在展示活动中对厢腔空间的扩容要求。

    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14633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443027.4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一种拼接式车厢板结构,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包括板体,在该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嵌脚,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构成有一既用于供相邻板体上的嵌脚嵌合又用于与车辆固定的定位机构。优点:只要将板体上的嵌脚与相邻板体上的定位机构嵌合即可,因此十分有利于快捷装配,并且因结构简练而可方便制造;由于无需采用中空的双层结构,因此有利于显著节约材料;由于摒弃了中空式构造,因此具有良好的刚度,有益于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冲击。

    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2913072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26571.2

    申请日:2012-10-31

    Abstract: 一种双折翼开式车厢的侧门锁定机构,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包括厢体和双折翼门,双折翼门包括第一、第二门体,第一门体对应于厢腔的上部,在第一门体的两端端面上各铰接举升臂的下端,举升臂的上端与动力连接,第二门体对应于厢腔的下部,第二门体的一侧与第一门体枢轴连接、另一侧的两端各连接牵引杆的下端,牵引杆的上端通过牵引杆滑块与滑轨配合,侧门锁定机构的数量与举升臂的数量相等,包括作用缸、锁舌和锁舌滑套,作用缸固定在厢体朝向厢腔的一侧,锁舌滑套固定在厢体朝向厢腔的一侧,锁舌的下端与作用缸柱连接,上端与锁舌滑套的锁舌滑套腔配合,举升臂的下端构成有锁钩。优点:动作传递环节少、锁定可靠、开启与锁定快捷且结构简单。

    拼接式车厢板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14633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43027.4

    申请日:2011-12-27

    Abstract: 一种拼接式车厢板结构,属于车辆构件技术领域。包括板体,在该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部位构成有一嵌脚,而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延伸构成有一既用于供相邻板体上的嵌脚嵌合又用于与车辆固定的定位机构。优点:只要将板体上的嵌脚与相邻板体上的定位机构嵌合即可,因此十分有利于快捷装配,并且因结构简练而可方便制造;由于无需采用中空的双层结构,因此有利于显著节约材料;由于摒弃了中空式构造,因此具有良好的刚度,有益于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冲击。

    除雪车用的矢量喷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96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910891958.7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除雪车用的矢量喷口结构,属于机场和道路除雪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涡喷发动机喷气管连接圈,其外壁上固定有外喷口板固定座、前侧固定有锥形内套圈;每一外喷口板的一端与彼此相邻的外喷口板固定座铰接、另一端构成为外喷口板自由悬臂端,每一枚外喷口板朝向外的一侧的长度方向各固定有外喷口板滑台,各相邻的外喷口板之间的空间为内喷口板镶入空间;内喷口板,镶入于内喷口板镶入空间内且其一端与内喷口板端部插槽插配、另一端支承并限定在相邻的外喷口板的外喷口板自由悬臂端;喷口收缩与扩张滑动环,套置在内、外喷口板外;喷口收缩与扩张滑动环控制机构,与喷口收缩与扩张滑动环连接且与喷气管连接。能满足除雪过程中的依需工况要求。

    除雪车推雪装置的推雪铲可调节限位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75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711032248.6

    申请日:2017-10-30

    Abstract: 一种除雪车推雪装置的推雪铲可调节限位结构,属于机场和道路除雪设施技术领域。所述的除雪车推雪装置包括一推雪铲支架和一组推雪铲,该组推雪铲循着推雪铲支架的长边方向的一侧以一个挨着一个的状态铰接在推雪铲支架上,所述的推雪铲可调节限位结构包括与所述的一组推雪铲的数量相等的推雪铲托块调整机构和推雪铲托块,推雪铲托块调整机构在对应于所述的一组推雪铲朝向所述推雪铲支架的一侧的位置设置在推雪铲支架上,推雪铲托块固定在推雪铲托块调整机构上并且与推雪铲朝向推雪铲支架的一侧接触。避免资源浪费,减轻检护人员的检护作业强度并且还能避免损及推雪铲铲刀及路面;能保障理想的推雪效果。

    一种防暴水炮车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6705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37313.5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一种防暴水炮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车轮、底架、驾驶室、水炮、泵房、水箱、工具仓,车轮、底架、驾驶室构成了车辆行驶和承载的基本功能部件,泵房、水箱、工具仓安装在驾驶室后侧,作为防暴功能部件,驾驶室是操作人员操作的区域,底架用于安装驾驶室、泵房、水箱、工具仓,且承载重量和其它外力,泵房中安装水泵,水炮安装在泵房靠近驾驶室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泵房中的水泵连接,水泵将水泵送到管道并从水炮炮口喷出,水箱与水泵连通,特点是:水箱独立安装,采用弹性连接器与底架相连,水箱与其前面的泵房、后面的工具仓相互隔离,留有缝隙,且在缝隙中填充缓冲材料。优点:行驶稳定性佳、设备齐全、功能完善、车体防护等级高。

    一种水炮瞄准系统及水炮瞄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7408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30064.7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一种水炮瞄准系统及水炮瞄准控制方法,属于防暴水炮设备技术领域。水炮瞄准系统包括操作手柄、水炮、摄像头,特点是:还包括工控计算机、显示器、检测装置,操作手柄、水炮、摄像头、显示器、检测装置均与工控计算机相连,检测装置直接或间接检测水炮喷射距离并传输给工控计算机,工控计算机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水炮喷射距离、风速、风向等参数计算出相应的水炮弹道、炮口方向及选择相应的水压,操作手柄用于调整水炮的方向、瞄准目标并驱动水炮发射,显示器收到工控计算机发送来的信息,并显示在显示屏上,以帮助操作者瞄准目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水炮瞄准系统的瞄准控制方法。优点:简单有效,操作方便,命中率高,降低了对操作者的要求。

    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7134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56143.6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一种车载式设备举升分离装置,包括车辆底盘、厢体和一对液压缸,特点:还包括托架、托架收回机构、设备翻转底座和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托架的左端与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铰接、右端为托架升降自由端,托架收回机构设在厢体底板上且与托架的左端连接,设备翻转底座的一端与托架的左端同轴铰接在厢体底板的左端朝向上的一侧、另一端为自由端,设备翻转底座辅助支撑机构连接在车辆底盘的左端,托架上设设备束缚机构,一对液压缸与托架铰接,该对液压缸柱朝向下且与液压缸柱连接座连接,液压缸柱连接座与车辆底盘固定。对设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避免设备在举升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越过垂直极限位置并跌落而引发事故,确保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