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72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0229053.X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泰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去除六氟磷酸锂电解液中游离酸的可再生吸附剂及其应用,本发明将NaF和CaF2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烧结形成共熔物,得到NaF‑CaF2陶瓷粉体,将NaF‑CaF2陶瓷粉体浸渍于LiPF6电解液中,充分搅拌以便吸附LiPF6电解液中的HF,实现LiPF6电解液中游离酸的有效去除,提高LiPF6电解液的品质。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吸附使用后的NaF‑CaF2陶瓷粉体,仅通过简单的加热的方法可以完全再生,可重复使用,降低吸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711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0150110.0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恩诺沙星的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是由恩诺沙星适配体负载于NaYF4‑PEI‑PTCA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而成,NaYF4‑PEI‑PTCA纳米复合材料为上转化纳米粒子和苝四羧酸之间以酰胺键结合的产物;恩诺沙星适配体核苷酸序列为apt:5'‑CCC ATC AGG GGG CTA GGC TAA CAC GGT TCG GCT CTC TGA GCC CGG GTT ATT TCA GGG GGA‑3'。本发明传感器可实现对恩诺沙星的灵敏检测,最低检测限为3.0×10‑15mol/L。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89184.X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涉及基于Ag+@Eu MOF/HOF的共振能量转移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及其用于啶虫脒检测的应用。以棒状氢键有机框架为前驱体,掺杂镧系元素Eu3+。采用Ag+作为共反应剂促进剂,合成Ag+@Eu MOF/HOF作为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能量供体,树叶状CdS@Au‑cDNA作为能量受体,制备共振能量转移的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将传感器用于ACE的检测,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低的检测限。本发明制备的了新型Ag+@Eu MOF/HOF电化学发光材料,并首次应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中,用于检测水中啶虫脒的残留,为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分析和检测开辟了一条有效且便捷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3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418191.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 江苏新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g3PO4/Cu‑MOF修饰玻碳电极检测六氟磷酸锂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具体以Ag3PO4/Cu‑MOF/GCE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组成传统的三电极体系。该方法对氯离子的检测范围为1.0×10‑12~1.0×10‑4mol/L,最低检测限可达9.1×10‑13mol/L。本发明检测六氟磷酸锂中氯离子浓度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351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00895.8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铜电解液添加剂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能带调控的C3N4荧光探针检测铜电解液中明胶含量的方法。由于C‑C3N4发射的荧光强度不因二价铜离子的存在而猝灭,当C‑C3N4溶液中有明胶存在时,极其微量的明胶存在,即会引起C‑C3N4溶液荧光的猝灭,且明胶的浓度与C‑C3N4荧光强度的变化值呈线性关系。使用能带调控后的C3N4(C‑C3N4)作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分析方法,当以320nm波长光照射C‑C3N4溶液时,在433nm处可以见到C‑C3N4的发射峰,实现了对铜电解液中的明胶的定量分析。该检测方法简便高效,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对有效调控铜箔的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6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9363.X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毒死蜱的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应用。将BCNO作为共反应促进剂,催化PTC‑PEI的ECL信号增强。将分裂适配体Split‑1负载于BCNO/GCE的表面,再修饰Split‑2/PTC‑PEI,制得Split‑2/PTC‑PEI/Split‑1/BCNO/GCE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对电极,通过三电极体系实现对毒死蜱的特异性检测。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99399.5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27/30 , G01N27/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发光领域,提供了用于检测呋喃芬太尼的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及其制备和应用。基于Tg‑CNNSs/Co3O4/NiCo2O4与Zn‑PTC之间存在共振能量转移机制,将cDNA负载于Tg‑CNNSs/Co3O4/NiCo2O4修饰电极,再滴涂apt‑Zn‑PTC,制得apt/Zn‑PTC/cDNA/Tg‑CNNSs/Co3O4/NiCo2O4/GCE作为工作电极,用于构成三电极体系,电化学发光检测呋喃芬太尼。本发明通过呋喃芬太尼与cDNA竞争结合,apt/Zn‑PTC从电极表面脱落,进而使ECL信号恢复,实现对呋喃芬太尼的特异性检测。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
公开(公告)号:CN1151101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852394.8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抑制微生物污垢附着生长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微生物污垢附着生长的疏水光亮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是通过电沉积银而得到的具有超疏水性和光亮的银薄膜,由于银具有杀灭细菌能力,微生物污垢的胞外分泌物总量减少,结构空洞化,蛋白质变性,使得污垢整体生长缓慢,达到抑制微生物在银薄膜表面的初期粘附和生长,形成抑垢作用。在光亮的银薄膜表面,由于微生物污垢在表面的粘附力下降,进而减少微生物污垢的附着。随着银薄膜表面的疏水性增强,进一步降低微生物的粘附力。基于这些协同效果,本发明所制备的超疏水光亮银薄膜可有效地抑制微生物污垢生长和在其表面的附着。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85635.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铜电沉积溶液中明胶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解铜箔添加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用双氧水(H2O2)氧化铜电沉积溶液中的明胶,再用氢氧化钡(Ba(OH)2)将铜电沉积溶液中的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沉淀分离后,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剩余的H2O2的发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法可以计算出铜电沉积溶液中明胶的浓度。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是由MIL‑68/Ag3PO4复合材料修饰于玻碳电极(GCE)得到的。本发明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非常高,对获得高品质的电解铜箔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111126067.6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合成大麻素RCS‑4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发光检测领域。通过静电结合作用使PTCD‑cys与Au‑ZIF‑67相结合,构建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基于该电化学发光传感器来检测合成大麻素RCS‑4。使用时以该传感器作为工作电极,Ag/Ag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作为辅助电极,组成传统的三电极体系,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检测合成大麻素RCS‑4。本发明的最低检测限为9.32×10‑13g/L,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对RCS‑4检测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