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8408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511021440.6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传感器。该多模式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电极,其彼此平行地布置,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绝缘层,其形成在第一导电电极上;多个第二导电电极,其形成在绝缘层上,与第一导电电极交叉,并且彼此平行地布置,彼此间隔开;以及控制器,其施加电压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上,其中控制器检测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并且响应于电容的变化,感测外部温度、压力强度或施加了压力的位置。

    多模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384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511021440.6

    申请日:2015-12-3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多模式传感器。该多模式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电极,其彼此平行地布置,彼此间隔开一定距离;绝缘层,其形成在第一导电电极上;多个第二导电电极,其形成在绝缘层上,与第一导电电极交叉,并且彼此平行地布置,彼此间隔开;以及控制器,其施加电压到第一导电电极和第二导电电极上,其中控制器检测在第一导电电极与第二导电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并且响应于电容的变化,感测外部温度、压力强度或施加了压力的位置。

    碳纳米管聚集体制备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910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80086308.4

    申请日:2017-12-06

    Inventor: 丁荣镇 宋贤俊

    Abstract: 本发明的碳纳米管聚集体制备装置包括:合成炉,在内侧提供碳纳米管合成空间;以及气体供给部,配置于合成炉的下端,通过多个喷嘴喷射非活性气体来对从合成炉排出的碳纳米管进行集束,多个喷嘴沿着气体供给部的圆弧配置,以包围从合成炉排出的碳纳米管,能够单独调节多个喷嘴。

    无线吹风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15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80057699.6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吹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其中提供有送风管的头部;电池,布置在所述主体部中;送风扇,处于所述头部的一端;支架,插入到所述头部的另一端并固定在所述送风管中;以及平面加热元件,包括碳纳米管片材并布置在所述支架上,以从所述电池接收电力并产生热。

    无线吹风机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154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980057699.6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吹风机,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其中提供有送风管的头部;电池,布置在所述主体部中;送风扇,处于所述头部的一端;支架,插入到所述头部的另一端并固定在所述送风管中;以及平面加热元件,包括碳纳米管片材并布置在所述支架上,以从所述电池接收电力并产生热。

    高效率无线吹风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7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080003346.0

    申请日:2020-02-05

    Inventor: 丁荣镇 宋贤俊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效率无线吹风机包括:本体外罩,在后方形成使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在前方形成排出空气的排出口,在内部空间安装发热体;以及供电模块,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形成有上述空气流入口的上述本体外罩的后尾相结合,用于供电,上述供电模块以能够拆装的方式与上述本体外罩相结合,以与在上述本体外罩中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