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908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861578.4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D1/02 , B01D53/047 , B01F3/024 , B01F7/00308 , B01F7/00916 , B01F7/18 , F17D1/07 , F17D3/01 , F17D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输送氢气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脱油、脱硫、脱苯工序对焦炉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将焦炉煤气与管道天然气混合,利用混合气组份在线分析装置检测混合气中的氢气含量,DCS控制系统控制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的流量,使混合燃气中氢气含量保持在15~20%以内,混合燃气输送至加氢站后,利用变压吸附装置将混合燃气中的氢气与其它组分分离,分离后的氢气经超精脱硫、压缩后输送至氢气储罐供加氢站使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焦炉煤气制氢后氢气运输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1910896467.1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制取高纯氢气的系统,包括焦炉煤气一级脱硫塔1、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2、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3、压缩机4、焦炉煤气缓冲罐5、氢气储存装置Ⅰ6、脱氢装置Ⅰ13、氢气缓冲罐14、氢气储存装置Ⅱ15、脱氢装置Ⅱ17;焦炉煤气一级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的底部气体进口连接,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的底部进口连接,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压缩机出口与焦炉煤气缓冲罐进口连接,焦炉煤气缓冲罐出口分别通过气动调节阀Ⅰ和气动调节阀Ⅱ与氢气储存装置Ⅰ和氢气储存装置Ⅱ的焦炉煤气进口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39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96467.1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制取高纯氢气的系统,包括焦炉煤气一级脱硫塔1、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2、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3、压缩机4、焦炉煤气缓冲罐5、氢气储存装置Ⅰ6、脱氢装置Ⅰ13、氢气缓冲罐14、氢气储存装置Ⅱ15、脱氢装置Ⅱ17;焦炉煤气一级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的底部气体进口连接,焦炉煤气二级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的底部进口连接,焦炉煤气超精脱硫塔的顶部气体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压缩机出口与焦炉煤气缓冲罐进口连接,焦炉煤气缓冲罐出口分别通过气动调节阀Ⅰ和气动调节阀Ⅱ与氢气储存装置Ⅰ和氢气储存装置Ⅱ的焦炉煤气进口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28887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17014.9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焦炉煤气甲烷化气冷却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风机、翅片管和喷淋系统,所述翅片管由翅片内管和外管组成,并为波浪状设置在冷却箱(5)内部;所述喷淋系统(3)由喷头(15)和集水槽(16)构成。本发明将水冷与空冷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的降低甲烷化气的反应温度,提高冷却效率,并且冷却装置的翅片管为波浪状分布,可以减缓冷却介质在管内的流通速度,增大冷热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强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330885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23316.3
申请日:2011-08-05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7D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气-天然气加气站的设备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氢气-天然气加气站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氢气-天然气加气站设备控制方法容易导致设备频繁启停、以及影响设备工作效率的问题。一种氢气-天然气加气站设备的自动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1)在氢气-天然气加气站设置三个储罐,并分别向三个储罐充气;(2)在氢气-天然气加气站的运行过程中,压力最高的储罐充当高压储罐;(3)先通过低压储罐向车的车载气瓶充气,再通过中压储罐向车的车载气瓶充气;(4)当低压储罐的压力低于其额定压力的一半时,向低压储罐充气。本发明适用于对氢气-天然气加气站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825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33476.6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10L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混合氢气和天然气,实现合理配比,使混合气体能改善燃烧性能,提供一种生产氢混天然气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混合前,将氢气和天然气调至一个压力等级,(2)将氢气和天然气按体积比例1:3.8~4.2或1:8.55~9.45的混合比例进行混合制成氢混天然气,(3)将步骤(2)中制得的氢混天然气加压至15~25MPa。本发明可以改善天然气的燃烧性能,提高天然气燃烧速率,降低点火温度,减少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所产生的NOx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7090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1810861578.4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站输送氢气的系统及方法,通过脱油、脱硫、脱苯工序对焦炉煤气进行净化处理后,将焦炉煤气与管道天然气混合,利用混合气组份在线分析装置检测混合气中的氢气含量,DCS控制系统控制焦炉煤气和天然气的流量,使混合燃气中氢气含量保持在15~20%以内,混合燃气输送至加氢站后,利用变压吸附装置将混合燃气中的氢气与其它组分分离,分离后的氢气经超精脱硫、压缩后输送至氢气储罐供加氢站使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焦炉煤气制氢后氢气运输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311822A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1110233478.5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10L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甲烷化反应器中进行的甲烷化反应,将甲烷化后的部分富甲烷气体经压缩机压缩后再回流至甲烷化反应器进口,与进入甲烷化反应器的CO和CO2气体混合后一起进入甲烷化反应器,调节富甲烷气体的流量使甲烷化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催化剂最高耐受范围以内。该装置包括甲烷化反应器,甲烷化反应器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与甲烷化反应器的进口连接,回流管上装有压缩机,甲烷化反应器上装有PID控制的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同时与压缩机连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设备可以使甲烷化反应器内的温度保持在催化剂不变质的范围内,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54288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33988.1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10L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08 , C10L2200/0277 , C10L2200/0281 , C10L2200/0286 , C10L2290/06 , C10L2290/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激式内移热甲烷化工艺,属于H2、CO和CO2气体的甲烷化工艺领域。本发明甲烷化工艺包括:将原料气经深度净化后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与水蒸汽混合并加热后进入甲烷化反应器上部反应生产高温富甲烷气;第二部分原料气进入反应器中部,与高温富甲烷化气混合冷激;冷激后的混合气体进入反应器下部进行甲烷化反应,得到甲烷化产品富甲烷气。本发明将原料气分为两部分,并在中间增设冷激段,利用第一部分气体甲烷化反应的热量对第二部分气体进行加热,有效地降低第一部分需要预热的原料气体量,减少预热器,降低装置成本。本发明是一种可控性强,无循环气体,换热器少、整个甲烷化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低的甲烷化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213803771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1537399.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山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藻固碳的光生物反应装置,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位于底座(1)上,所述壳体(2)四周呈透明状、且壳体(2)四周外包裹有聚光体(3),所述聚光体(3)采用透光玻璃制作,聚光体(3)的外侧布满单凸透状单元、其内侧呈圆柱状贴合于壳体(2)外;所述壳体(2)内中央安装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侧面每隔90度通过支撑架(11)固定有竖向刮板(10),所述竖向刮板(10)贴合于壳体(2)内壁。本实用新型利用聚光体增加反应装置内部微藻培养液的光照强度,利用自动刮板清理挂壁微藻,进而提高微藻固碳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