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测流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58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6795.2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测流设备,涉及测流设备领域,包括:测流车、升降装置、测流装置、滑道、抖动装置、测流房和安装柱;所述测流房和所述安装柱安装在河道的两侧;所述滑道安装在所述测流房和所述安装柱之间,并悬设在河道上方;所述测流车设置在所述滑道上,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所述测流车上,所述测流装置可活动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输出端。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利工程的测流设备在检测过程中,当有漂浮物附着在测流装置上时,升降装置抬升测流装置至水流的上方,然后抖动装置通过抖动测流装置,使附着在测流装置上的漂浮物抖落,从而可以继续进行检测,实现自动抖落附着的漂浮物的功能。

    一种砌石坝防渗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69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395512.7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砌石坝防渗加固方法,步骤一:通过放水洞将库水位降至放空水位线以下;步骤二:构建坝基防渗体;在廊道内向下进行帷幕灌浆,形成竖向防渗体;在廊道内进行水平灌浆,形成水平防渗体,且水平防渗体与原坝体防渗体连接;竖向防渗体与水平防渗体共同构成坝基防渗体;步骤三:构建原坝面防渗单元;S1:在原坝面砌石上切割出若干导槽,导槽的进深深度至原防渗体处;S2:在导槽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与原坝体防渗体连接封闭的砼隔梁,砼隔梁将原坝面分割形成若干分隔单元;S3:清理原坝面,高压喷射砂浆,在砌石外侧形成砂浆保护层;S4:在每个分隔单元敷设粘贴防渗卷材,形成独立的防渗单元。本发明具有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简便的优点。

    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系统、方法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226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610910406.2

    申请日:2016-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系统、方法及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地表面与地下水位之间的腔体,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天然状态的土壤;腔体内设有土壤入渗量测量装置,其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汇集漏斗、计量装置和底座,汇集漏斗的顶部开口处依次覆盖支撑层和透水性过滤层,透水过滤层的上部与土壤紧密接触,计量装置与地面上的数据存储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测量结果反映了天然状态下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变化。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不同地段、不同深度埋设若干个腔体部件,从而实现同时、多地、长期监测。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条件,可适用于任意地理环境或岩性条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06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73689.6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挡水机构和卸力机构;卸力机构包括底座,底座连接有卸力墙,卸力墙设有上活动板和下活动板,卸力墙开设有滑腔,滑腔中滑动连接有密封板;上活动板连接有上活动杆,上活动杆与密封板相连;卸力墙还开设有第一滑孔;上活动杆一端贯穿滑腔进入第一滑孔中;第一滑孔中安装有上气囊;卸力墙还开设有排水孔;滑腔下方设有第二滑孔,第二滑孔中设有下气囊;下活动板连接有下活动杆,下活动杆另一端进入第二滑孔中;卸力墙中设置有气路,上气囊与下气囊与气路相连;卸力墙的顶部开设有第三滑孔,第三滑孔中滑动连接有抬升块;抬升块联动连接有稳固组件。本装置稳固性好且能够有效减弱水流的冲击力。

    一种应用节点阵列监测水下土工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1945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631716.X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节点阵列监测水下土工膜的方法,包括的步骤为:步骤一,设置监测节点阵列,位于首行或位于未行内部的中段监测节点设置成方形监测盘和与所述方形监测盘配套的方形盖,在所述方形监测盘内设置应力应变检测装置;步骤二,将监测节点阵列连接在土工膜的朝下一面并一起敷设在水下的水库盆或渠底表面上,应力应变检测装置通过网络与控制中心的中心服务器通讯;步骤三,控制中心的中心服务器技术人员获得监测节点阵列的监测数据,进行判断,获得初步土工膜形变或破损位置的坐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针对性的对位于首行或位于未行内部的中段监测节点进行模块化生产,方便现场施工的搭接需求,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系统、方法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226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10406.2

    申请日:2016-10-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 E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测量系统、方法及施工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地表面与地下水位之间的腔体,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天然状态的土壤;腔体内设有土壤入渗量测量装置,其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汇集漏斗、计量装置和底座,汇集漏斗的顶部开口处依次覆盖支撑层和透水性过滤层,透水过滤层的上部与土壤紧密接触,计量装置与地面上的数据存储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测量结果反映了天然状态下土壤中降水入渗量的变化。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在不同地段、不同深度埋设若干个腔体部件,从而实现同时、多地、长期监测。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条件,可适用于任意地理环境或岩性条件,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3824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096924.5

    申请日:2023-0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互花米草防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刈割:人工或机械把防治区域中的互花米草刈割,将互花米草的高度刈割至20cm以下;步骤二,构建防控单元:人工或机械在防治区域中开设若干条沟缝,将防治区域分隔形成若干个防控单元;步骤三,贴地遮阴覆盖:于每个防控单元上方贴地铺设黑色塑料布;黑色塑料布的边缘伸入沟缝底部,并通过固定装置对黑色塑料布进行固定;步骤四,检查、回收:打开部分防控单元上方的黑色塑料布,挖出互花米草根系,检查确认根系死亡后,回收黑色塑料布及其固定装置。本方法可以安全、有效、持久的控制互花米草,采用区域划分的方式,实现了定区域防治和管理的目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30716.7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域测绘船,属于水利测绘技术领域,其包括无人船体和控制终端,无人船体的船头处设置有两组交替动作的垃圾拨动组件,其包括拨动板,拨动板的顶部固定设有转轴,转轴上可旋转地连接有摆臂;摆臂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拨动板一侧可旋转地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无人船体铰接;防撞柱与无人船体相对滑动连接;还包括防过载组件,包括压力杆,拨动板开设有滑孔,压力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与滑孔滑动连接;滑孔内设置有无线压力传感器,滑孔内还设置有弹簧。本发明可从船头处推开水面垃圾或阻挡物,从而减小阻力,提高测绘精度;同时,本发明具有工作行程范围大、空行程急回以及防倾覆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