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323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29185.7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镁合金板材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退火处理的镁合金板材实施等温模压变形处理,获得超细晶镁合金板材,然后再对超细晶镁合金板材实施超声喷丸处理,获得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将等温模压变形工艺和超声喷丸工艺结合起来,相对于单一的工艺能进一步减小AZ31镁合金晶粒尺寸,获得超细晶及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增强材料的表面硬度。未经过等温模压变形和超声喷丸处理的AZ31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13.23μm,表面硬度为60HV。采用复合工艺后,镁合金晶粒尺寸减小43.16%,硬度提高296.67%。
-
公开(公告)号:CN109252082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710568644.4
申请日:2017-07-13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0/00 , C22C1/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合金化的难熔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在以单相固溶体相为组成相的难熔高熵合金MoNb1.5Hf0.5Zr0.5Ti1.5中同时添加金属元素W、Al、Cr和非金属元素C来提高合金的性能。制备方法如下:将金属原料W、Mo、Nb、Hf、Zr、Ti、Al、Cr除去氧化皮后按摩尔比准确称量,C粉用铝箔包覆;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里熔炼目标合金。本发明通过同时添加多种合金元素显著提高了合金性能,在1000℃下,(MoNb1.5Hf0.5Zr0.5Ti1.5)-(W0.4Al0.2Cr0.2C0.2)合金的最大压缩强度为572MPa;1200℃下,合金的最大压缩强度为309MPa,同时合金还具有良好的塑性,室温下压缩应变为14.03%。
-
公开(公告)号:CN1145746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7615.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山东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复合能场辅助激光冲击强化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放置工件的加热平台,加热平台安装有能够对工件施加电场的电极,加热平台上方依次设有承接激光束的约束层和能量吸收层。本发明可同时引入热场与电场,实现微尺度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附加热场和电场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2853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529185.7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镁合金板材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退火处理的镁合金板材实施等温模压变形处理,获得超细晶镁合金板材,然后再对超细晶镁合金板材实施超声喷丸处理,获得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将等温模压变形工艺和超声喷丸工艺结合起来,相对于单一的工艺能进一步减小AZ31镁合金晶粒尺寸,获得超细晶及表面梯度组织结构与强化层,增强材料的表面硬度。未经过等温模压变形和超声喷丸处理的AZ31镁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为13.23μm,表面硬度为60HV。采用复合工艺后,镁合金晶粒尺寸减小43.16%,硬度提高296.67%。
-
公开(公告)号:CN109513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601106.1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材等温模压变形处理方法,属于金属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处理步骤为:1)将热轧态的镁合金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的温度为295℃~305℃、时间为53 min~67min,退火过程采用氧化铝覆埋保护;2)对镁合金板材实施等温模压变形:先将镁合金板材压弯,再将镁合金板材压平,再错位后重复一次上述操作,压弯模的下压速率为4.8 mm/min~5.3mm/min,温度控制在195℃~2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板材处理方法,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晶粒细化效果,且使板材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87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11254144.1
申请日:2020-11-11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辅助超声喷丸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能够实现不同温度下的超声喷丸处理,同时保证喷丸均匀度,装置包括加热部、超声施振部和喷丸筒,加热部连接往复运动机构以接近或远离喷丸筒,加热部用于加热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试件的第一板件,第一板件能够接近喷丸筒的顶面的开口处,超声施振部的施振端位于喷丸筒内,第一板件、施振端与喷丸筒配合形成容纳丸粒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5224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54144.1
申请日:2020-11-11
IPC: C21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辅助超声喷丸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能够实现不同温度下的超声喷丸处理,同时保证喷丸均匀度,装置包括加热部、超声施振部和喷丸筒,加热部连接往复运动机构以接近或远离喷丸筒,加热部用于加热的端面设有用于固定连接试件的第一板件,第一板件能够接近喷丸筒的顶面的开口处,超声施振部的施振端位于喷丸筒内,第一板件、施振端与喷丸筒配合形成容纳丸粒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09372599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2202321.6
申请日:2018-12-26
IPC: G01N3/18
Abstract: 一种等温模压变形过程实验设备,属于金属处理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下模板包括凹陷设置的压弯模下模(3)和压平模下模(10);上模板包括外凸设置的压弯模上模(4)、压平模上模(9);压弯模上模(4)和压弯模下模(3)上设有等腰梯形的压弯齿;压弯模上模(4)和压弯模下模(3)的间距与压平模上模(9)和压平模下模(10)的间距相同;下模和上模的两侧设有导向装置;下模和上模内布有加热保温装置。本实用新型实验时,无需拆卸模块即可交替使用两套模具,完成模压变形过程,省去频繁拆装模块和反复加热模具所需时间,显著提高实验效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