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5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545630.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非理想通信下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分布式经济调度的通信图,通信图实现通用节点与发电机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连接;在通信图的基础上,以全局功率平衡为约束,发电机组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将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用拉格朗日原对偶进行描述;获取所有负荷功率;将负荷功率输入拉格朗日原对偶描述中进行求解,获得每个发电机的发电量。利用原对偶原理将经济调度问题分解为若干并行子问题,解决了分布式区域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计算问题,可以在保证微增率一致性的前提下,将负荷合理分配给发电机组以实现最优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5630.7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的非理想通信下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经济调度方法及系统,包括:构造分布式经济调度的通信图,通信图实现通用节点与发电机节点间的双向通信连接;在通信图的基础上,以全局功率平衡为约束,发电机组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将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用拉格朗日原对偶进行描述;获取所有负荷功率;将负荷功率输入拉格朗日原对偶描述中进行求解,获得每个发电机的发电量。利用原对偶原理将经济调度问题分解为若干并行子问题,解决了分布式区域电力系统供需平衡的计算问题,可以在保证微增率一致性的前提下,将负荷合理分配给发电机组以实现最优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272711.3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2J3/14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 , G06F1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温控负荷调节潜力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温控负荷调节潜力评估方法包括:确定任一区域内的居民用电原始数据、居民用户数据和温控负荷设备的设备参数;根据所述居民用电原始数据和所述温控负荷设备的设备参数,通过物理模型确定温控负荷用电特征;根据所述居民用户数据,确定用户响应意愿;根据所述用户响应意愿和所述温控负荷用电特征,对若干所述温控负荷设备进行聚类,确定若干温控负荷聚类群;根据所述温控负荷聚类群,确定温控负荷设备的调节潜力。本申请根据居民用户数据确定用户响应意愿,并根据用户响应意愿和温控负荷用电特征对若干温控负荷设备进行聚类,从而更为准确的确定温控负荷设备的调节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683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281333.5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负荷虚拟发电能力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确定预先构建的可调负荷计算模型,根据可调负荷计算模型确定可调负荷中任一节点的有功净注入功率和无功净注入功率;根据有功净注入功率和无功净注入功率,通过预先构建的网络潮流模型确定可调负荷的电压和相位;根据可调负荷的电压和相位,通过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拟合确定确定性约束条件;根据确定性约束条件,通过概率评估模型确定可调负荷的功率可调范围;功率可调范围为可调负荷的发电能力。本申请通过构建可调负荷的网络潮流模型及设备模型对可调节负荷设备进行有功、无功注入功率和电压、相位的计算,通过构建高斯混合模型对可调负荷进行拟合以克服不确定性因素对准确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91178.7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节负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可调节负荷资源价值评估的多个关键指数,以及多个所述关键指数对应的关键指标;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配置每个所述关键指数对应的每个关键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根据所述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计算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每个关键指标的综合权重构建可调节负荷资源价值评估模型。本发明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的关键时期,突显了电力需求响应的重要性,给予了可调节负荷资源与电源供给侧资源同等重要的价值定位,使得评价系统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加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3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528851.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计量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需求响应评估模型训练方法、应用评估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获取负荷运行数据,基于所述负荷运行数据得到负荷曲线,将所述负荷曲线进行分解,得到多个不同类型的分量曲线以及与每个分量曲线对应的分量;基于所述负荷运行数据及所述分量确定用户需求响应特征,依据所述分量曲线与所述用户需求响应特征构建分量预测模型;构建激励数据池,根据所述激励数据池中的数据对所述分量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需求响应评估模型。本公开解决了当前技术中存在对用户需求响应的评估存在数据冗余导致预测精度下降,评估模型无法动态更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87824.7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市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能量市场出清优化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本申请中,得到市场成员申报信息以及电网运行边界条件;利用所述市场成员申报信息以及电网运行边界条件,形成发电计划;利用所述发电计划,进行安全校核,若通过安全校核,则进行市场出清;若没有通过安全校核,则将所述发电计划输入到预先构建的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进行约束校正后,形成新的发电计划,再次进行安全校核,若通过,则进行市场出清。本申请帮助缓解系统高峰时期的供电压力,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034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164641.3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李一真 , 冷学礼 , 邱燕 , 田茂诚 , 缪庆庆 , 周翔宇 , 李宏 , 刘宗杰 , 徐永萍 , 轩诗鹏 , 李静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器径向贯通密度优化设计的方法,包括蓄热器,热管的蒸发端设置在蓄热器中,所述蓄热器设置在热源中,热管的冷凝端设置在蒸发端上部的容器,所述蒸发端包括多根向下延伸的蒸发管,所述相邻蒸发管之间设置管铜管,管铜管采取如下方式进行设计:距离蓄热器的中心的距离为S,管铜数量设计规则如下:G(S),则G’(S)>0。本发明通过对采取管铜管数量的优化设计,能够保证在流体受热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受热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82250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48422.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田茂诚 , 冷学礼 , 邱燕 , 张冠敏 , 缪庆庆 , 周翔宇 , 李宏 , 刘宗杰 , 徐永萍 , 轩诗鹏 , 李静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 李一真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通管管径变化的重力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为多个端部,从端部下部向端部上部,相邻的端部之间设置多个连通管,从端部下部向端部上部,连通管的直径不断增加。本发明通过连通管管径的变化,是为了设置保证更大的连通面积,因为随着流体的向上流动,流体不断的受热,随着流体不断的受热,不同集热管内的受热越来越不均匀,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尽快的达到压力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72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0476389.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冷学礼 , 田茂诚 , 邱燕 , 张冠敏 , 缪庆庆 , 周翔宇 , 李宏 , 刘宗杰 , 徐永萍 , 轩诗鹏 , 李静 , 马俊迪 , 朱国梁 , 樊相臣 , 魏姗姗 , 陈书祥 , 刘建文 , 张雪缘 , 吕雯 , 李燕 , 王永彬 , 李一真
IPC: F28D1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管,包括蒸发端和冷凝端,所述蒸发端包括多个互相平行的竖直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的竖直管之间设置连通管;所述热管包括调节杆,其贯穿所述管套,其两端设有正反螺纹,且与所述的两组拧紧轴对应的固定块形成螺纹副连接,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拧紧轴所对应的固定块上的横向调整螺母形成螺纹副连接,旋转调节杆时,可以改变左边调整组和右边调整组之间的间距。本发明可以扩大热管的吸热范围,可以吸收热源最远端的热量,同时减少换热器的体积和占地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