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4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15965.9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
IPC: C07C41/18 , C07C43/20 , C07C43/225 , C09K11/06 , C09B5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1/18 , C07C41/30 , C09B57/00 , C09K11/06 , C09K2211/1011 , C07C43/20 , C07C43/225 , C07C43/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固态发光性质的杯[4]芳烃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正丁基锂将杯[4]芳烃中桥亚甲基锂盐化,加入二苯甲酮与之反应,将反应产物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脱水,得到带有二苯亚甲基取代杯[4]芳烃。由于该化合物中具有四苯乙烯结构单元,具有固态发光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972324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582288.9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人工藻礁及其制造方法,涉及人工藻礁及其制备方法。人工藻礁,包括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藻礁主体,藻礁主体设有植物胶颗粒,植物胶颗粒粒径为1—60mm,植物胶颗粒的重量占人工藻礁总重量的0.01%—0.6%。人工藻礁的制造方法是:按重量份配比选取2—6份水泥、3—10份砂、8—12份石子和0.001—0.008份植物胶颗粒,植物胶颗粒粒径1—10mm;将水泥、砂、石子与钢筋骨架制成藻礁,在硬化之前加入植物胶颗粒。使用时,植物胶遇水溶解后,在礁体表面形成微孔结构,增加礁体表面的粗糙度,提高了藻类孢子的附着几率,提供适宜其附着和生长的固着基质,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栖息场所。
-
-
公开(公告)号:CN11103992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1191700.8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C07D323/00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四苯乙烯及合成方法,其化学结构式为 或 其合成方法为:首先利用Corey-Fuchs反应和Suzuki反应,以二苯甲酮为原料得到α,α′-二甲氧基四苯乙烯。水解后与带两条末端为羟基的烷基链的联二萘酚反应,利用联二萘酚两条烷基链的伸展,固定四苯乙烯的两种构象,得到了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的四苯乙烯的单一构象,即真正意义上的手性四苯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95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509521.5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
IPC: C07D48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苯甲醛保护季戊四醇中的两个羟基,使用硝基邻苯二腈与化合物中的一个羟基反应得到酞菁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碱的催化下与邻苯二腈混和环化四聚,得到带有一个羟基取代基和一个缩醛取代基的金属酞菁。由于羟基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羟基取代基变成缩苯甲醛基,就可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3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65743.8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四苯乙烯衍生物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识别变价铬离子的四苯乙烯衍生物/稀土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1)将(4-(1,2,2-三苯基乙烯基)苯基)硼酸二甲亚砜溶液缓慢滴加到聚乙烯醇二甲亚砜溶液中,回流后得到修饰了四苯乙烯衍生物的聚乙烯醇配体溶液;2)在步骤1)得到的配体溶液中加入具有稀土铽(Ⅲ)盐和稀土铕(Ⅲ)盐的二甲亚砜溶液,然后加入氟化钠的二甲亚砜溶液,再加入二甲亚砜,得到混合反应液;3)将所述混合反应液在密闭条件下反应,然后分离出反应液中的固体产物,洗涤,即得。本发明提供的四苯乙烯衍生物/稀土纳米粒子复合材料能够简便高效的识别不同价态的铬离子。
-
公开(公告)号:CN10508049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10197949.5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所属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新型冠醚改性纤维素吸附剂。首先在纤维素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成功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后,再用乙二胺进行环氧开环,进而引入伯胺基团;以三缩四乙二醇和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为原料合成4‑乙氧羰基苯并‑15‑冠‑5,再通过水解、酸化制得羧基苯并冠醚,再经过酰氯化后制得酰氯基苯并冠醚,蒸干溶剂后直接与纤维素支链上的伯胺反应,实现了冠醚对纤维素的负载。该制剂具有对重金属铜的吸附作用。本发明产品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95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09521.5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
IPC: C07D48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苯甲醛保护季戊四醇中的两个羟基,使用硝基邻苯二腈与化合物中的一个羟基反应得到酞菁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碱的催化下与邻苯二腈混和环化四聚,得到带有一个羟基取代基和一个缩醛取代基的金属酞菁。由于羟基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羟基取代基变成缩苯甲醛基,就可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三羟基取代金属酞菁。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681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110118814.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IPC: C07D48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传统的苯酐热四聚反应合成粗品羧基取代金属酞菁。带有羧酸基取代基的酞菁,由于羧酸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羧酸取代基变成酯基,就可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高纯度的羧基金属酞菁。本发明改进了传统苯酐四聚的酞菁制备方法,制备中没使用其他溶剂。酰胺水解后在碱性条件下将羧酸基团与卤代烷反应,使其转变为酯基,并将其用柱色谱纯化,水解得到了高纯度的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成本低,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241681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18814.1
申请日:2011-04-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IPC: C07D487/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机理为:利用传统的苯酐热四聚反应合成粗品羧基取代金属酞菁。带有羧酸基取代基的酞菁,由于羧酸基团极性大,不适合用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把酞菁环周围的羧酸取代基变成酯基,就可进行柱色谱分离纯化。纯化后,经水解得到高纯度的羧基金属酞菁。本发明改进了传统苯酐四聚的酞菁制备方法,制备中没使用其他溶剂。酰胺水解后在碱性条件下将羧酸基团与卤代烷反应,使其转变为酯基,并将其用柱色谱纯化,水解得到了高纯度的羧酸基取代金属酞菁,成本低,工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