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56709.7
申请日:2023-03-17
IPC分类号: G16H20/30 , G16H50/30 , G06V40/1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A61B5/00 , A61B5/397 , A61B5/372 , A61B5/346 , A61B5/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肌肉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肌肉疲劳度分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康复训练中的多种生理信号和IMU信号;对获取的生理信号和IMU信号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的生理信号和IMU信号转换为灰度图像;将同一种信号转换得到的灰色图像进行结合,形成RGB图像;通过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生理信号和IMU信号及其RGB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本发明针对现阶段疲劳程度的研究,基于同步采集的sEMG、EEG、ECG及IMU信号,提出了多输入并行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来提取特征,避免单一信号检测可能出现错误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56692.5
申请日:2023-03-17
IPC分类号: G16H20/30 , A61B5/00 , A61B5/397 , A61B5/11 , G16H50/3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实时预测肌肉疲劳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运动过程中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和惯性测量单元IMU信号;对sEMG信号和IMU信号分别进行预处理,提取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根据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和IMU信号,利用预测模型预测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和IMU信号的变化趋势;本发明可以帮助下肢活动困难患者患者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监督的情况下在家中完成康复,还可以合理安排患者的训练时间,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康复运动,防止肌肉疲劳带来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56692.5
申请日:2023-03-17
IPC分类号: G16H20/30 , A61B5/00 , A61B5/397 , A61B5/11 , G16H50/30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实时预测肌肉疲劳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运动过程中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和惯性测量单元IMU信号;对sEMG信号和IMU信号分别进行预处理,提取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根据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和IMU信号,利用预测模型预测sEMG信号的时、频域信息和IMU信号的变化趋势;本发明可以帮助下肢活动困难患者患者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监督的情况下在家中完成康复,还可以合理安排患者的训练时间,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做康复运动,防止肌肉疲劳带来的二次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56709.7
申请日:2023-03-17
IPC分类号: G16H20/30 , G16H50/30 , G06V40/1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8 , A61B5/00 , A61B5/397 , A61B5/372 , A61B5/346 , A61B5/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肌肉疲劳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肌肉疲劳度分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康复训练中的多种生理信号和IMU信号;对获取的生理信号和IMU信号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的生理信号和IMU信号转换为灰度图像;将同一种信号转换得到的灰色图像进行结合,形成RGB图像;通过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生理信号和IMU信号及其RGB图像进行特征提取;本发明针对现阶段疲劳程度的研究,基于同步采集的sEMG、EEG、ECG及IMU信号,提出了多输入并行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来提取特征,避免单一信号检测可能出现错误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192841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10447833.5
申请日:2019-05-2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A61B5/00
摘要: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多方向瞬时突变扰动力矩效应的抓握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内盛装流体;所述中空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拇指侧力的力矩传感器,在所述中空壳体内壁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四指侧力的力矩传感器;所述中空壳体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底座的底部与电磁铁装置相连;所述电磁铁装置用于产生作用于底座底部的指定方向瞬时突变扰动力矩;所述力矩传感器检测待测试者在瞬时突变扰动力矩作用下的数据信号,利用该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后评估手部精准抓握功能。在无控制流形(UCM)假设的框架下,计算多指动力学信号协同作用的指标,用于评估多手指指力的稳定协同性,对手功能精准抓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96929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810571839.9
申请日:2018-06-05
申请人: 山东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指独立运动的外骨骼康复机械手装置及方法,包括外骨骼机械手本体、控制系统、直线电机、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直线电机包括六个,分别配置控制不同的机械单元,且均设置于掌背平台上,四指上的每个直线电机单独驱动四指每个机械单元的运动,拇指双直线电机协同控制外骨骼拇指的运动,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拇指远端指套末端,实时反馈直线电机运行过程中拇指末端的位置,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外骨骼食指机械单元的远端指套,与使用者食指远端指节指腹位置相对应,测量食指该处的压力,控制系统接收该采集数据,结合直线电机的位置信号与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控制各个直线电机的运动和/或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10192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47833.5
申请日:2019-05-2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A61B5/00
摘要: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多方向瞬时突变扰动力矩效应的抓握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内盛装流体;所述中空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拇指侧力的力矩传感器,在所述中空壳体内壁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检测四指侧力的力矩传感器;所述中空壳体设置在底座上,在所述底座的底部与电磁铁装置相连;所述电磁铁装置用于产生作用于底座底部的指定方向瞬时突变扰动力矩;所述力矩传感器检测待测试者在瞬时突变扰动力矩作用下的数据信号,利用该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后评估手部精准抓握功能。在无控制流形(UCM)假设的框架下,计算多指动力学信号协同作用的指标,用于评估多手指指力的稳定协同性,对手功能精准抓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9692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71839.9
申请日:2018-06-05
申请人: 山东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指独立运动的外骨骼康复机械手装置及方法,包括外骨骼机械手本体、控制系统、直线电机、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直线电机包括六个,分别配置控制不同的机械单元,且均设置于掌背平台上,四指上的每个直线电机单独驱动四指每个机械单元的运动,拇指双直线电机协同控制外骨骼拇指的运动,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拇指远端指套末端,实时反馈直线电机运行过程中拇指末端的位置,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外骨骼食指机械单元的远端指套,与使用者食指远端指节指腹位置相对应,测量食指该处的压力,控制系统接收该采集数据,结合直线电机的位置信号与拇指三维位置传感器的位置信号,控制各个直线电机的运动和/或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1550144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821194.6
申请日:2022-07-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管环咽肌失弛缓病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医疗技术装备,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置于轮盘套内,由轮盘套带动主体转动;所述主体固定设置球囊管和螺杆调节机构,所述球囊管包括主套球囊管,主套球囊管末端连接副套球囊管,所述螺杆调节机构包括穿过主体的螺杆,螺杆旋合设置旋钮螺套,螺杆与悬臂固定连接,钢丝预应力机械手穿过悬臂及主套球囊管设置。该装备操作难度较低、耗时少、对患者风险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15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42838.0
申请日:2021-09-28
申请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节段定位装置及测量方法。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吞咽障碍具有创伤小、操作便利的优势,难度在于对失弛节段肌肉的精准定位。现有食管上括约肌失弛节段测量装置通常采用上下缘定位球囊进行定位,但是这种定位方式能够测量的失弛缓节段长度有限,并且结构复杂,管径较粗,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管上括约肌失弛缓节段定位装置,设置了一种更加灵活的定位区,使定位装置可测量的范围更大,测量更加灵活,有效降低患者的不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