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256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17666.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炉辊涂层翻新处理方法,标记出辊面积瘤区域及其他缺陷位置;手动抛磨去除积瘤凸起点、尖点;使用抛磨机器进行整辊面抛磨处理,扫清表面的积瘤点;喷砂清理积瘤印迹、调整表面粗糙度;磨床精抛处理达到成品粗糙度。本发明与常规的去涂层再制备方案相比,是一种快捷方便、经济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其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贵重涂层材料浪费,在生产周期方面,涂层翻新处理时间为1天,而去涂层重新制备的时间为9~10天,能够有效缩短现场检修换辊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在费用方面,本发明所需费用仅为重新制备涂层的0.2倍,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7939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71665.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喷涂加热器,涉及热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加热管以及两个铜电极;其中:所述加热管包括卷曲成螺旋式结构的螺旋段以及与螺旋段两端连通的冷端直管段与热端直管段;所述螺旋段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冷端直管段与热端直管段均伸出壳体,所述冷端直管段、热端直管段分别与供气系统、喷枪连通;两个所述铜电极的一端分别与冷端直管段、热端直管段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外部电源输出电力时,加热管发热而实现对加热管内的气体进行加热;本发明铜电极采用两半结构,有利于铜电极的拆装和更换;加热器热端的铜电极内设置了水冷结构,保护了铜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58523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73251.X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部件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长实芯辊件的喷焊重熔装置及喷焊重熔方法,从母材和合金层材料特性角度出发,通过工艺设计和相关辅助装置实施,开发了一种细长实芯辊件的喷焊重熔方法,成功实现了细长实芯辊件表面的高硬镍基合金涂层制备、未开裂,且有效解决了涂层高温重熔后的细长辊件弯曲问题,涂层均匀致密耐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62644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81777.6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卧式连退炉的炉辊表面强化涂层及制备方法,包括由炉辊基体向外依次设置的底层、工作层和封孔固化层;封孔固化层采用耐高温材料以液态混悬液进行涂刷并加热渗透固化获得;工作层采用等离子喷涂混合陶瓷粉末的方式加工制备获得;底层采用超音速喷涂的方式加工制备获得,底层材质采用MCrAlY;本发明采用高温合金打底加陶瓷涂层工作层方式对炉辊表面进行表面强化,高温合金起到基体与陶瓷涂层的过渡作用,改善涂层结合性能,工作层在卧式连退炉高温、复杂气氛和较差清洁度的工况下,始终不与带钢表面发生反应,封孔固化层提升涂层高温稳定性、改善表面摩擦性能,从而消除了炉辊表面产生积瘤的因素点,提升了卧式连退炉炉辊表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5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407960.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 C22C29/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58 , C23C4/129 , C23C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抗粘钢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基体和基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过渡层、高硬基层、超硬表层;过渡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02~0.04%C,16~19%Cr,1.2~1.6%Mn,0.5~0.8%Ni,0.2~0.4%Si,余量为Fe;高硬基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7~0.8%C,3.8~5.8%Cr,0.6~1.0%Mn,0.7~1.5%Mo,0.2~0.6%Si,0.4~0.8%V,8.1~9.1%W,余量为Fe;超硬表层采用金属基陶瓷材料喷涂而成,金属基陶瓷材料成分包括碳化钨和Co,本发明采用堆焊和喷涂的复合强化工艺,焊接层和喷涂层结合良好、硬度高,提升了矫直辊表面的硬化效果,改善了矫直辊辊面的耐磨性、抗划伤性和抗粘钢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2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94001.3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5B11/091 , C02F1/461 , C25B11/061 , C25B11/052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表面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涂层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活性炭中负载镍后,将粒径控制在50μm以内;在上述粉末表面包覆镍;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将上述粉末沉积到镍网表面;将上述镍网在大气环境中进行热处理;在H2气氛炉中对上述镍网进行热处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的涂层催化剂与镍网的结合强度较高,催化活性位点多,使用寿命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7025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017666.0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4B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炉辊涂层翻新处理方法,标记出辊面积瘤区域及其他缺陷位置;手动抛磨去除积瘤凸起点、尖点;使用抛磨机器进行整辊面抛磨处理,扫清表面的积瘤点;喷砂清理积瘤印迹、调整表面粗糙度;磨床精抛处理达到成品粗糙度。本发明与常规的去涂层再制备方案相比,是一种快捷方便、经济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其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贵重涂层材料浪费,在生产周期方面,涂层翻新处理时间为1天,而去涂层重新制备的时间为9~10天,能够有效缩短现场检修换辊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在费用方面,本发明所需费用仅为重新制备涂层的0.2倍,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142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07960.2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P15/00 , C22C29/0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58 , C23C4/129 , C23C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抗粘钢复合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基体和基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过渡层、高硬基层、超硬表层;过渡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02~0.04%C,16~19%Cr,1.2~1.6%Mn,0.5~0.8%Ni,0.2~0.4%Si,余量为Fe;高硬基层采用焊材堆焊而成,焊材成分按重量计包括:0.7~0.8%C,3.8~5.8%Cr,0.6~1.0%Mn,0.7~1.5%Mo,0.2~0.6%Si,0.4~0.8%V,8.1~9.1%W,余量为Fe;超硬表层采用金属基陶瓷材料喷涂而成,金属基陶瓷材料成分包括碳化钨和Co,本发明采用堆焊和喷涂的复合强化工艺,焊接层和喷涂层结合良好、硬度高,提升了矫直辊表面的硬化效果,改善了矫直辊辊面的耐磨性、抗划伤性和抗粘钢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350217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1787609.5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活套辊端头连接结构及检测工装,包括冷却管组件、轴承座组件和辊轴端头,所述轴承座组件套设在所述辊轴端头上,所述辊轴端头轴线上设置有冷却孔,所述冷却管组件设置在所述冷却孔内,且所述冷却管组件和所述轴承座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套辊端头连接结构的设置,在所述辊轴端头形成所述环形流通腔,在所述环形流通腔内所述活套辊内部流出的冷却液和所述冷却管流入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避免所述环形流通腔内冷却液过热对所述环形密封圈的影响,避免所述环形密封圈烧毁。
-
公开(公告)号:CN21084893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261117.X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安徽马钢表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3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轧矫直辊堆焊用工装,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组,两所述支撑组对称设置在所述矫直辊的两端,所述支撑组包括一对托轮组件、支撑座和调节组件,两所述托轮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调节组件调节所述托轮组件在所述支撑座上的位置,同一所述支撑组上的两所述托轮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矫直辊端部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为非顶持式工装,在进行矫直辊的硬面堆焊时,可改善辊子在堆焊热加工过程中的受力,使其在焊接过程中处于松弛的自由态下,进而保证辊子较长时间焊接后变形很小,弯曲和跳动处于合格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