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383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5145.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煤心柱非平衡条件下理论甲烷含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标准煤心柱样品和颗粒状煤样;对煤心柱样品进行核磁共振甲烷吸附实验,获取吸附甲烷含量和游离甲烷含量;对颗粒状煤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获取过剩吸附量并转化为绝对吸附量;采用拟合得到的关系式校正核磁共振法获取并转化获得的甲烷吸附量作为煤心柱非平衡条件下理论甲烷吸附含量;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和马略特定律计算获得煤中游离甲烷含量,将各压力点的游离甲烷含量与核磁共振法获取的游离甲烷含量线性拟合,获得理论游离甲烷含量的拟合关系式;计算某一压力条件下理论吸附甲烷含量和理论游离甲烷含量并求和获取理论甲烷含量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0421022.X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一种构造对太原组灰岩水运移控制的确定方法,属于水文地质含水层水动力条件分析技术领域。利用水文孔、地质孔和建井的相关资料,对太原组的灰岩进行了原始水位判别。若非原始水位,利用在开采区建立虚拟井方法,对开采区进行受人为扰动的太原组灰岩水进行降深计算。并利用线性条件下的水位叠加方法,获得开采区的太原组灰岩水的原始水位。最后获取的原始水位叠加构造纲要图,判别深部开采区太原组灰岩的地下水的运移规律。有助于工作人员利用该规律进行深部开采的合理工程布置。本发明的所利用的资料均是从常规的水文地质工作中获得,且该方法相对简单,易于技术人员学习操作,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5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10823.4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灰色可拓关联法的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评价方法,包括:评价因子的选取及富水性等级划分;建立基于改进灰色可拓关联法的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及验证。本发明是基于改进灰色可拓关联法的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评价方法,通过灰色关联法选择影响顶板砂岩富水性的因子,再结合可拓学理论,客服主观选择评价因子上的不足,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进行评价,预测结果可靠合理,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且本发明易于理解,操作方便,给评价顶板砂岩富水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68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039696.7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灰色数列模型的涌水量预测方法,包括:收集目标区域往年实际涌水量数据;基于实际涌水量数据,建立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涌水量数据,预测目标区域涌水量。本发明基于灰色数列预测方法,仅运用预测对象自身的时间序列,将影响客观系统的诸多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定为灰色量,建立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合理可靠,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且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实际应用,为涌水量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06717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49624.0
申请日:2017-04-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 E21C41/1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层注浆效果多因素AHP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归纳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影响注浆加固效果因素进行统计、计算,利用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根据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注浆加固评价指标优先级权重;将注浆加固效果水平划分等级,并作定性和定量描述;按照评价等级集,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归纳影响注浆加固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基于层次分析理论,划分出合理的注浆效果水平等级,进而对照评价等级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断层注浆加固效果,且本发明操作简单合理,易于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787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96875.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7/35 , F04D25/0673 , F04D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水雾消散装置,包括发电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发电装置是一个整体固定在整个发明装置外壁且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太阳能蓄电池,驱动装置包括电风扇、导线、开关,所述电风扇固定在水雾消散装置外壁上方,所述导线通过插口与太阳能蓄电池连接,其另一端与电风扇连接,并由开关控制。本发明太阳能水雾消散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烧水壶向暖水瓶倒热水时,按动开关,电风扇运转将水雾消散,可避免因水雾遮挡造成视线不清进而热水外漏或人体烫伤的情况,且该水雾消散装置结构简单,体积较小,成本较低,节约能源,具有较高市场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056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5266.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雨水管道旋流沉砂池,包括沉砂池、进水管、出水管和设在沉砂池池底的集砂斗,沉砂池底面倾斜,沉砂池的顶部设有一个倒圆台形的导流板,导流板中心轴与沉砂池中心轴重合,进水管的走向与沉砂池的侧壁相切,进水管横截面为正方形,出水管始端与导流板的下边沿相连接,在集砂斗的上方设有一个中心柱以防止落入集砂斗的泥沙逸出,集砂斗内设有抽砂泵,抽砂泵通过内穿中心柱的连接管将集砂斗内的泥沙抽到地面上。本发明在不设置桨叶和过滤设备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除砂效率,运行管理方便,适合用于雨水管道泥沙的削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71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5291.5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F11/28
Abstract: 一种溶液式测流装置,基于溶液稀释法测流原理设计,包括一个90度弯曲的腔体以用来盛接待测水流、一段水槽、一个马氏瓶以用来恒速投放溶液和一个溶液浓度测量仪器。腔体与水槽相连通,马氏瓶安设在水槽始端的上方。腔体的末端设置一个雍水坎,以使得流出该腔体的水流水深与流速横向分布更均匀,雍水坎的纵剖面为三角形。水槽为一个上方敞开的棱柱体,其长度不小于腔体横截面边长的9倍。本发明对大流量的测量精度高,可用于从管道喷出的水流流量测量,尤其适用于井下放水钻孔大流量出水情况下的流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787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311664441.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孔法的煤储层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方法,包括:取同一样品进行低温二氧化碳实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以及压汞实验并获取实验数据;对压汞实验数据进行压缩性校正后,选取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数据的衔接孔径;选取低温二氧化碳实验实验数据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数据的衔接孔径;基于衔接孔径联合低温二氧化碳实验实验数据、低温液氮吸附实验数及压缩性校正后的压汞实验数据表征煤储层全孔径孔隙结构。本表征方法联合压汞法、低温液氮吸附法和二氧化碳吸附法表征煤储层全孔径的孔隙结构,联孔后可显著提高煤中孔径分布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实现从不同尺度有效表征煤储层的纳米至微米级孔隙结构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4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051601.4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风积沙充填高位离层空腔的实施方法,包括:选取地表开孔的位置,基于所述地表开孔的位置进行风积沙地层的钻探并下套管;基于所述地表开孔进行基岩地层的钻探,使终孔位置距离导水裂隙带顶界面一定预设距离;工作面迎头推过钻孔,所述地表开孔出现吸风现象后,将所述套管上拔,使风积沙进入所述开孔内部;工作面继续推进,所述地表开孔处的吸风现象加剧后,将所述套管上拔,通过所述地表开孔加入粘结剂;所述吸风现象停止后,停止所述粘结剂的投放,将所述套管缓慢压回原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工作面回采结束。本发明无需泵送器材,就地取材,克服了注浆材料运输难,泵送工艺要求高等难点,极大的降低了离层充填的难度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