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强化球团粘结性处理废弃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8873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14419.7

    申请日:2021-02-2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可强化球团粘结性处理废弃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废弃催化剂回收技术领域,所述球团中包括含铁原料、催化剂粉末和液相助剂,所述催化剂粉末为废弃SCR催化剂粉末,且所述催化剂粉末中含有氧化钛,氧化钛含量不少于60%;所述液相助剂可形成低熔点物质,其熔点低于1230℃。将含铁原料、催化剂粉末和液相助剂作为造球原料,混匀后进行造球制成生球团,生球团经干燥、预热以及焙烧形成球团,所述球团中低熔点物质含量不少于5%,利用钢铁企业SCR脱硝工艺产生的废弃催化剂替代膨润土作为添加剂和粘结剂与含铁原料进行混合并造球处理,可以有效解决废催化剂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并减少球团中脉石成分含量,与普通含钛球团相比,铁品位更高。

    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85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1397280.3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的制备方法,涉及脱硝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钢板表面粗糙处理,然后将催化剂材料通过涂覆方式沉积在粗糙的框架钢板表面,经过干燥、焙烧后制得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和脱硝催化剂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得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可以直接通过铆钉或者螺丝或者焊接方式组装成的蜂窝催化剂模块框架,催化剂单体与框架接触面不需要填充陶瓷纤维垫片和陶瓷纤维毯,可减小模块两端压差,降低催化剂组装难度和人工成本,提高蜂窝脱硝催化剂单体利用率和脱硝活性。

    一种HZSM-5分子筛改性的高性能铈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1738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44233.7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ZSM‑5分子筛改性的高性能铈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HZSM‑5分子筛改性的高性能铈基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将HZSM‑5分子筛和六水合硝酸铈混合,并研磨至无颗粒感,在流动的空气气氛中焙烧活化,得到的二氧化铈保持立方萤石结构不变,同时表面晶格缺陷增多的HZSM‑5分子筛改性铈基催化材料,制备过程不使用溶剂,以有效避免活性物种的流失。与现有的酸性助剂改性铈基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在250~400℃范围内氮氧化物转化率均达到80%以上,显著提升了脱硝效率,降低了二次污染的风险,并拓展了HZSM‑5分子筛在脱硝催化剂中的应用领域。

    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8508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97280.3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的制备方法,涉及脱硝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钢板表面粗糙处理,然后将催化剂材料通过涂覆方式沉积在粗糙的框架钢板表面,经过干燥、焙烧后制得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和脱硝催化剂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得的脱硝催化剂模块框架组件可以直接通过铆钉或者螺丝或者焊接方式组装成的蜂窝催化剂模块框架,催化剂单体与框架接触面不需要填充陶瓷纤维垫片和陶瓷纤维毯,可减小模块两端压差,降低催化剂组装难度和人工成本,提高蜂窝脱硝催化剂单体利用率和脱硝活性。

    一种烧结混合料透气性在线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833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5353.X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混合料透气性在线监测方法,属于烧结领域。本发明中对漏入空气量Q3通过以下方式测量:采用密封材料将烧结点火炉下方的篦条缝隙堵住,关闭煤气阀门,从空气阀门处利用风机进行抽风,从空气阀门的支管处测量获得气体流量Q′3,从点火炉膛检测负压Pign;通过改变抽风机频率获得不同的炉膛负压值Pign,并记录对应的Q′3值,即可获取到Pign与Q′3的关系,漏入空气量Q3即可通过实时的点火炉膛负压Pign求得。本发明无需外装新设备,大幅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解决了恶劣环境下的设备维护难题。

    一种烧结点火炉煤气流量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56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804142.9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点火炉煤气流量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模型构建方法包括采集数据,和对数据预处理及标准化处理,并结合烧结工艺分析筛选关键特征;然后利用随机森林处理并训练筛选后的关键特征的生产数据,得到初步预测模型及模型MRER值;最后根据MRER值的变化趋势,对初步预测模型进行调参,确定适宜的随机森林的参数,进行训练并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直接通过向该模型中输入参数便可得到烧结点火炉煤气流量预测值。本发明的方案能精准预测烧结点火炉煤气流量,进而提高点火质量,减少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和冶炼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