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分离捕获微流控芯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46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82353.5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物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肿瘤细胞分离捕获微流控芯片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微流控芯片,第一微流控芯片内开设有第一微通道,第一微通道内设置有第一微柱阵列;第二微流控芯片,第二微流控芯片内开设有第二微通道,第二微通道内设置有第二微柱阵列;第三微流控芯片,第三微流控芯片内开设第三微通道,第三微通道内设置有第三微柱阵列,第三微柱阵列的出口连通有曲形通道的入口,曲形通道固接在第三微通道内。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微流控芯片采用亲和性捕获或去除白细胞,第二、第三微流控芯片采用物理性捕获,从而实现亲和性与物理特性的双重捕获;通过设置三层芯片分出不同肿瘤细胞及侵袭距离。

    一种随温度产生结构变化的锰掺杂红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652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0449.5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温度产生结构变化的锰掺杂红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粉的化学式为Li4MgWO6:xMn4+,其中x相对于W元素的取代范围为0.001~0.01。本发明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烧结,在空气气氛下获得了由单斜结构向正交结构转变的荧光粉。具体地说,在低温下烧结获得的荧光粉具有单斜结构,能够发射出红光,在高温下烧结的荧光粉具有正交结构,红光发射强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发明方法合成条件简单、生成产物纯度高、成本低廉且易于大规模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粉热稳定性较好,在低温和高温烧结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且都能发射出红光且发光强度较高,因此适用于发光材料用于植物栽培LED和暖白光LED。

    一种低熔点合金相变散热LED汽车大灯

    公开(公告)号:CN11214606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31183.5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熔点合金相变散热LED汽车大灯,属于灯具散热技术领域。本发明LED汽车大灯包括灯体本体、与灯体本体相连接的LED芯片以及用于给LED芯片降温的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第一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与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填充低熔点合金的相变容腔,低熔点合金的相变温度为70℃。本发明克服现有LED汽车前大灯散热性能不佳导致LED芯片使用寿命较低的不足,在温控装置的壳体内设置第一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可以实现热传导散热,同时在壳体内填充低熔点合金,在熔化时进行流动传热,且利用合金相变达到控温的目的,实现了散热与控温的结合,在改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合金相变起到很好的控温作用。

    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双层微流控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07562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1198464.7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内均设有微柱阵列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多次捕获;且下层芯片内还设有碗形结构以聚集肿瘤细胞,当利用激光检测富集CTCs的特征光谱时信号增强,可以获得该肿瘤病人的肿瘤类型及基因蛋白质光谱特征。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肿瘤细胞捕获率不高的不足,其结构设计巧妙,可以根据需求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进行结合选用,提高了CTCs的捕获率,避免个别肿瘤细胞被遗漏。

    一种铁单原子修饰碳纳米管阵列、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碘电池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61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810637.0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单原子修饰碳纳米管阵列、制备方法及其在水系锌碘电池的应用,采用简便的固相反应和高温碳化策略,以碳布为基底,乙酰丙酮铁、硼酸、聚乙二醇和尿素分别作为铁源、硼源、碳源和氮源,经高温煅烧后,在碳布上原位生长铁单原子修饰的碳纳米管阵列。铁单原子不仅增强了碳纳米管对聚碘化物的化学捕获能力,而且促进了碘的氧化还原转化;碳纳米管阵列为碘物种的受限吸附提供了物理空间,并有效地促进了离子扩散。因此,得到的水系锌碘电池表现出高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为水系锌碘电池碳基碘正极宿主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

    一种镍单原子修饰的有机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3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35247.X

    申请日:2024-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钾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单原子修饰的有机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Ni‑BPDC金属有机框架为前体,在室温条件下电化学活化得到负载镍单原子催化剂的1,1'‑联苯‑4,4'‑二羧酸钾为负极。材料的镍单原子可以重新分配1,1'‑联苯‑4,4'‑二羧酸钾的电子结构,实现快速的钾离子传输,同时降低反应活化能,催化1,1'‑联苯‑4,4'‑二羧酸钾的转化。基于该负极材料的钾离子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整个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具有自激活效应的蓝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26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42544.1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激活效应的蓝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蓝光荧光粉的化学式为Li2Mg2W2O9或Li2Zn2W2O9;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荧光粉的化学配比来称量镁/锌源、锂源和钨源,研磨均匀;2)将研磨均匀后的混合粉末置入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烧结,保温一段时间充分反应;3)冷却后将产物再次研磨均匀,得到具有自激活效应的蓝光荧光粉。本发明利用基质特殊的晶格结构,在空气气氛下获得了具有自激活效应的蓝光荧光粉;生成产物纯度高、合成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大规模制备;所制备的荧光粉内量子效率高达68.7%,发光强度较高且具有独特的蓝光发射特性。

    一种具有自还原效应的锰掺杂红绿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8598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29168.6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荧光材料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还原效应的锰掺杂红绿光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基质特殊的晶格结构,在空气气氛下获得了Mn4+离子和Mn2+离子共掺杂的荧光粉,Mn4+离子在掺入该具有自还原效应的缺陷烧绿石结构后部分被还原成Mn2+,从而获得了能在不同激发波段发射出发光和绿光的荧光粉;本发明方法生成产物纯度高、合成条件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大规模制备;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粉热稳定性较好,发光强度较高且具有独特的红绿光发射特性,因此适用于发光材料用于植物栽培LED、暖白光LED器件和光学防伪领域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