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73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0515.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1M4/88 , H01M4/90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长丝与石墨烯及高分子复合的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为:对碳纤维束展丝得到碳纤维丝,然后将碳纤维丝纵横交替缠绕在基底上得到碳纤维层预制体;将石墨烯与高分子材料混合成基底层石墨烯浆料;将炭黑、石墨烯粉末、疏水粘结剂与溶剂混合得微孔层浆料;将基底层石墨烯浆料涂覆于碳纤维层预制体的两侧,烘干后进行热辊压或热保压,再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碳化得到基底层;将微孔层浆料涂覆在基底层的一侧表面,烘干得到气体扩散层,该气体扩散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低的电阻率、孔隙率高、疏水性好,且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可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11710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40400.3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基负载非贵金属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ZIF‑8前驱体超声分散在含有石墨烯的甲醇溶液中,使ZIF‑8原位生长在石墨烯片上,真空干燥后在保护气下高温碳化得到ZIF‑8衍生的NC/G。将NC/G超声分散在乙醇中,边搅拌边将一定量的含邻菲罗啉和非贵金属络合物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NC/G乙醇中,使其混合均匀进行原位吸附金属,干燥后经高温热处理即得石墨烯基负载非贵金属的燃料电池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成本低廉、催化活性好以及催化稳定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7350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465510.8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黄色前驱物;(2)将黄色前驱物在氮气气氛中,于600‑700℃下,以10℃/min的速率加热碳化2h,得到黑色样品;(4)将黑色样品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混合酸回流刻蚀;(5)将回流刻蚀后的样品洗涤后干燥,即获得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安全易行,合成周期短,可以大量制备有望得到推广和产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951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30188.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C01B32/19 , H01M8/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石墨制备高浓度石墨烯浆料的机械剥离方法及其在极板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以石墨粉为原料,将原位微反应产生的锂机械剪切挤压插进石墨粉的原子层间距中,使石墨层间距增加作用力减小,随后通过增加介质锆珠剪切力、石墨表面动态粘结、溶剂化和聚合物吸附的多重作用使石墨层间层层分离,形成石墨烯含量为10‑22wt%的浓石墨烯浆料。本发明石墨烯浆料与碳纤维复合制备极板材料,通过石墨烯辅助碳纤维分丝定丝、叠合、热处理和模压等工序,形成极板材料。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碳纤维基极板材料具有薄轻和耐腐蚀等特征,有望用于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的双极板。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70965.3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nventor: 王俊中
IPC: H01M4/86 , H01M4/88 , D06B3/04 , C01B32/19 , C25B1/04 , C25B11/032 , C25B11/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与石墨烯复合的高强度多孔材料和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该碳材料集合了碳纤维和石墨烯的各自结构与特性优势于一身,取长补短,具有机械强度高(碳纤维不切断)、多级孔梯度分布、透气好、导电性好、导热性好、轻质和稳定性高等特点。该制备方法包括石墨烯的制备、碳纤维束液膜展单丝、石墨烯吸附定丝、石墨烯涂层和高温处理等工艺步骤。该碳基气体扩散层在制备过程中不切断碳纤维,保持碳纤维丝的强度,适合卷对卷的批量化制备,适合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电解水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65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5657.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1/052 , C25B3/03 , C25B3/26 , C25C1/12 , C01B32/15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CO2电还原催化剂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富勒烯C60负载铜团簇催化剂及其在CO2电还原中的应用,该催化剂通过将铜络合物富集在富勒烯C60表面再进行电化学还原制得。本发明制备的铜团簇催化剂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将CO2电化学还原为CH4,表现出较高的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且该催化剂具有易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63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0016.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浆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石墨烯原料与聚合物和去离子水加入料筒内混合均匀,得到石墨烯混合浆料;步骤2):采用直径为0.6‑0.8mm的锆珠置入料筒的研磨腔内,对步骤1)中的石墨烯混合浆料进行研磨,按时取出部分研磨浆料冷冻干燥后测试XRD,直至当002峰为2000时,获得石墨烯浆料。本发明通过将石墨烯原料与聚合物混合,并用锆珠进行研磨而得。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不仅可以使石墨层间距增加,还能吸附在石墨烯表面,防止石墨烯的再次团聚,从而获得浓度较高的石墨烯分浆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923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9566.1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B32/19 , C01B32/194 , C04B26/14 , C04B41/85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3/00 , B32B37/10 , B32B37/24 , B32B3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属于石墨烯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电解实验所需的电解环境:石墨电极、调配电解液、调试低温环境;步骤2:石墨电解调整合适的电极间距插入电解液中并接入直流电源,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步骤3:将步骤2已经搭建完成的电解装置放入低温恒温槽内,设定低温温度以及恒定时间,按时取出部分电解浆料冷冻干燥后测试XRD,判断石墨烯浆料质量,获得1‑3层含量>70%的石墨烯浆料;步骤4:步骤3中的石墨烯浆料经收集纯化后得到石墨烯干料,即为石墨烯。本发明通过低温方法进行电解实验来制备石墨烯,使其制备出的石墨烯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1141921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111528296.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IPC: B01J27/24 , B01J35/02 , B01J35/06 , B01J37/08 , B01J37/34 , C25B1/23 , C25B1/50 , C25B11/091 , H01M4/86 ,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金属‑氮分子/石墨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将含有金属、氮元素的前驱体、石墨烯、高分子聚合物配成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获得金属‑氮分子/石墨烯/聚合物复合纳米纤维膜;然后将所得的复合纳米纤维膜依次进行预氧化、碳化处理,即得到具有比表面积大、富含微孔和介孔、形貌均一等特点的金属‑氮分子/石墨烯/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作为氧还原和二氧化碳还原双功能催化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回收,性能优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4370.4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纳米颗粒/MOF复合材料的界面调控方法及其应用,在电化学法合成金属纳米颗粒/MOF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加入还原剂和缺陷调制剂,通过对反应过程中施加电压、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理性调控,控制MOFs的形成速度和金属前驱体的还原速度,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界面微观环境的金属纳米颗粒/MOF复合材料。本发明金属纳米颗粒/MOF复合材料能够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领域,清洁的两相界面环境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分离和转移,从而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利用,最终获得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