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397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27628.6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A63H27/00 , A63H27/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3H27/00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发射平台系统,该系统第一平台、第二平台、可调支撑架,压力检测装置和控制器。第一平台置于一个平面上;第二平台位于第一平台的上方,用于承载待发射的飞行器;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平台的上部,用于检测飞行器对第二平台上的多个支撑点的多个压力值;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通过可调支撑架相连接。当发送飞行器时,将该飞行器置于第二平台上,控制器在用户根据多个压力值输入的控制指令向所述可调支撑架输出平衡调节指令,该平衡调节指令用于控制可调支撑架将飞行器的姿态调整为垂直状态。从而能够保证飞行器在发射时与地面保持垂直,进而能够避免发射失败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3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073976.0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 合肥前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6 , G01C5/06 , G01N2015/0096 , G01N2015/06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平台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有搭载于无人机机身内的空气粉尘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高度气压传感器、Arduino单片机控制器,无人机通电升空后,位于机身上部的空气粉尘传感器开始工作,空气粉尘传感器的LED发光并通过折射率判断空气中粉尘含量,同时高度气压传感器开始工作,高度气压传感器通过当前气压变化判断当前无人机的高度差大小,本发明将无人机上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数和当前无人机的高度等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站,有效测得了像工厂、农田、矿场等污染物高发地段上空具体高度的粉尘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610824744.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循迹原理的智能载运车及其修正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利用磁场循迹技术对载运车进行运动轨迹控制的缺陷。本发明的运动轨迹组件包括交变电流产生器,交变电流产生器上接有漆包线,漆包线铺设在地面上形成运动轨迹;运动方向配合组件包括安装在后横杆上的后中谐振电感,后中谐振电感位于载物车行进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后中谐振电感的轴心与载物车行进方向相垂直,后中谐振电感位于漆包线上方。本发明利用电磁循迹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对复杂路线进行相应地循迹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22721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824744.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59 , G05D2201/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循迹原理的智能载运车及其修正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利用磁场循迹技术对载运车进行运动轨迹控制的缺陷。本发明的运动轨迹组件包括交变电流产生器,交变电流产生器上接有漆包线,漆包线铺设在地面上形成运动轨迹;运动方向配合组件包括安装在后横杆上的后中谐振电感,后中谐振电感位于载物车行进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后中谐振电感的轴心与载物车行进方向相垂直,后中谐振电感位于漆包线上方。本发明利用电磁循迹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对复杂路线进行相应地循迹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206096931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56811.4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循迹原理的智能载运车,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难以利用磁场循迹技术对载运车进行运动轨迹控制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轨迹组件包括交变电流产生器,交变电流产生器上接有漆包线,漆包线铺设在地面上形成运动轨迹;运动方向配合组件包括安装在后横杆上的后中谐振电感,后中谐振电感位于载物车行进方向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后中谐振电感的轴心与载物车行进方向相垂直,后中谐振电感位于漆包线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电磁循迹技术根据实际需要对复杂路线进行相应地循迹运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