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水分级分离强化生物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4299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22291.8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合流制溢流污水分级分离强化生物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预处理后的合流制溢流污水进入旋流分级分离器,经分离器分离,分离泥砂混合液进入储泥池,分离的含悬浮物的溢流污水直接进入生物强化处理池,分离的溢流污水进入调蓄池再进入生物强化处理池,生物强化处理池出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固液分离;沉淀池排出的污水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反应池出水进入滤池;过滤后排放。本发明设置旋流分级分离器,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水中无机泥砂、有机悬浮物和污水的分离,保障了出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到地表水类Ⅳ类标准。

    一种SBR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479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281363.2

    申请日:2020-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BR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一次提升泵房、SBR池、二次提升泵房、混凝池、沉淀池、反硝化滤池、接触消毒池、出水池、污泥池;二次提升泵房与反硝化滤池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二次提升泵房内污水直接输送至反硝化滤池内的超越管线;出水池设置在线TN仪、在线氨氮仪、在线TP仪、在线COD仪、在线余氯仪。污泥泵房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本发明通过在线仪表以及超越管线的设置,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精确控制做到精确运行,能够在确保污水厂出水水质达标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药耗;同时有效保证消毒药剂的投加量,确保细菌病毒的有效灭除,降低传染性病毒的传播风险。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99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43753.0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提升泵房、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出水池和污泥泵房。厌氧池包括人工浮岛一、填料一、水生植物一、推流器一和在线溶解氧仪一。缺氧池包括人工浮岛二、填料二、水生植物二、推流器二和在线溶解氧仪二。好氧池包括人工浮岛三、填料三、水生植物三、曝气设备、混合液回流泵和在线溶解氧仪三。曝气设备通过空气管线与鼓风机相连,空气管线上设有空气管线电动阀门。出水池设有在线TN仪、在线TP仪和在线氨氮仪。污泥泵房内设有污泥回流泵。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水量、水质与实际运行差异较大造成系统长期低负荷运行的弊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节省能耗和药耗。

    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083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510921451.3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生活污水进水箱、部分反硝化反应器、中间水箱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所述生活污水进水箱通过第一蠕动泵与部分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部分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蠕动泵连接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通过第三蠕动泵连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第二进水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减少50%的曝气量;厌氧氨氧化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为自养反应,减少了100%的碳源;厌氧氨氧化菌为自养型菌,比增长速率很低,剩余污泥量很低,节省了污泥处理成本。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408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1016297.0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水池,所述反应水池包括上行反应区和下行反应区,所述上行反应区依次包括气提区、配水区、缺氧区和导流区,下行反应区为好氧区;待处理污水依次经过配水区、缺氧区、导流区、好氧区、气提区进行处理,配水区与缺氧区通过两者池壁间设置的布水管进行连通,缺氧区通与导流区通过两者之间的池壁进行跌水连通,导流区与好氧区通过两者间设置的格网连通,好氧区与气提区及配水区通过气提管及U型分水管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上下分层设计,结构紧凑,可以节省50%的占地面积。而且将好氧区设置于底部,增加了曝气传氧效率,节省能耗。

    一种模块化复合生态污水处理沉淀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36688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808063.4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复合生态污水处理沉淀设备,包括无底无盖的框架,框架内于顶部横向设置有穿孔集水管,穿孔集水管的一端与固定在框架上的收水短管连通,穿孔集水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框架上的出水槽连通,出水槽的一侧连接有伸出框架外的出水总管,穿孔集水管两侧的框架内均设置有生态浮岛,生态浮岛上种植有若干多根系水生植物;穿孔集水管下方的框架上设置有支撑栅条以及固定在支撑栅条上用于固液分离的填料;支撑栅条下方的框架一侧开设有进水口,支撑栅条下部还连接有若干个污泥斗,框架底部并排设有若干根集泥管,集泥管与对应的污泥斗底部连通;本发明直接置于反应池内,无须对现有污水处理池停水改造,便于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性能的提升和改进。

    一种污水处理用化学除磷药剂投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4513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76711.1

    申请日:201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化学除磷药剂投加装置,包括加药主机、储药罐和连接两者的药剂输送管;所述加药主机包括电机、主轴罩及与电机连接并置于所述主轴罩内的主轴,所述主轴下端设螺旋式叶轮,所述电机输出端与主机安装座连接并通过机架与池壁固定;所述主轴罩下端开口,上端密闭固接在主机安装座上,使主轴罩内腔构成上端密闭下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主轴罩的下半段上设药剂抽吸口;所述药剂输送管两端分别与储药罐的药剂出口和主轴罩上的药剂抽吸口连接,并通过真空度控制阀和药量控制阀的调节实现正确的药剂投加。本发明区别于常用的化学除磷方法,采用药剂直接投加,也可以采用工厂出口的药液投加,省去了药液制备和输送的复杂系统,简便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4082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711016297.0

    申请日:2017-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水池,所述反应水池包括上行反应区和下行反应区,所述上行反应区依次包括气提区、配水区、缺氧区和导流区,下行反应区为好氧区;待处理污水依次经过配水区、缺氧区、导流区、好氧区、气提区进行处理,配水区与缺氧区通过两者池壁间设置的布水管进行连通,缺氧区通与导流区通过两者之间的池壁进行跌水连通,导流区与好氧区通过两者间设置的格网连通,好氧区与气提区及配水区通过气提管及U型分水管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采用上下分层设计,结构紧凑,可以节省50%的占地面积。而且将好氧区设置于底部,增加了曝气传氧效率,节省能耗。

    一种达标地表水Ⅳ类之改良SBR污水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776758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245878.0

    申请日:2016-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达标地表水Ⅳ类之改良SBR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污水经过预处理去除水中的SS;预处理后出水进入SBR池,依次经过搅拌60min、第一次曝气60‑80min、投加碳源并搅拌30min、第二次曝气10min、沉淀40min、排水60min,然后进入下一个周期;SBR池排出的上清液进入混凝反应池进行化学除磷;混凝反应池出水进入反硝化滤池进一步去除残留的硝态氮;反硝化滤池出水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后排放。本发明SBR反应池内依次经过进水搅拌、第一次曝气、投加碳源搅拌、第二次曝气、沉淀和排水步骤,结合后置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以及深度的化学除磷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0832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1451.3

    申请日:2015-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包括生活污水进水箱、部分反硝化反应器、中间水箱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所述生活污水进水箱通过第一蠕动泵与部分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进水口相连接,所述部分反硝化反应器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二蠕动泵连接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通过第三蠕动泵连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第二进水口。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部分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低碳氮比污水自养脱氮的装置及方法,可以减少50%的曝气量;厌氧氨氧化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为自养反应,减少了100%的碳源;厌氧氨氧化菌为自养型菌,比增长速率很低,剩余污泥量很低,节省了污泥处理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