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656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72761.0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金寨县绿品湾有机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人小型红薯扦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覆膜组件,所述覆膜组件的下方设置有覆土盖膜组件,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分苗组件,所述分苗组件的右侧设置有秧仓,所述分苗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扦插组件,所述扦插组件的右侧设置有浇灌组件;本发明涉及扦插机技术领域。该单人小型红薯扦插机,通过设置的扦插组件与分苗组件,秧苗通过分苗组件精准的输送,然后取苗后通过扦插组件进行种植,实现秧苗的移栽,实现秧苗的成行成穴移栽,满足金寨地区山地土地小而分散的种植要求,提高金寨地区山地种植机械化水平,并且能实现对红薯种植深度、开孔深度实现精确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028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645.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氧化还原酶基因PtPrx5在提高普通小球藻产硒过程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将PtPrx5基因导入普通小球藻基因组中,得到转基因小球藻;所述转基因小球藻的抗氧化能力、产硒量均优于普通小球藻;所述PtPrx5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过表达氧化还原酶基因PtPrx5在提高普通小球藻在外源刺激素刺激下高效产硒过程抗氧化能力中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得到PtPrx5过表达的普通小球藻,在外源刺激素刺激下高效产硒过程中,可以帮助提高藻细胞的抗氧化系统的酶活,降低膜损伤,以此来应对不良的外界胁迫,提高普通小球藻的自我防护能力以及硒元素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0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49321.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超家族基因PtTrxL的藻株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微藻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三角褐指藻,提取RNA,合成cDNA,利用引物PtTrxL‑F和引物PtTrxL‑R,PCR扩增,得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目的基因;(2)将表达载体质粒酶切,纯化,与目的基因连接转化,构建重组质粒;(3)将培养至对数期的普通小球藻,离心,加入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电击,培养,重悬,筛选,得过表达硫氧还蛋白超家族基因PtTrxL的藻株。有益效果:提供一种过表达三角褐指藻Thioredoxin‑like(TrxL)基因的转化藻株,为下一步PtTrxL参与小球藻叶绿体光合蛋白氧化调节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4150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700852.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齐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棒凹坑自动按压接种一体化设备,涉及菌棒接种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安装构件的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用于支撑设备整体的脚座、设置在脚座上的支撑杆以及固定在支撑杆远离脚座一端的固定板组;所述固定板组通过活塞气缸连接有在支撑杆上垂直升降滑动的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组与活动板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在菌棒上按压凹坑并注射菌种的接种机构;活动板升降状态下,接种机构按压菌棒并注射菌种。本设备能够实现对于菌棒接种的自动化工作,避免了人工接种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以及效率底下等问题,大幅度增进了生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8977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715492.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合肥安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省齐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用于放置一个以上的食用菌菌包;一个以上的补水部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蓄水单元、一个以上的拼接在所述第一蓄水单元上方且相互连通的第二蓄水单元以及用于对第一蓄水单元和一个以上的第二蓄水单元之间的连通进行封堵的封堵件,设置在所述栽培箱内并位于所述食用菌菌包的上方,用于对食用菌菌包进行多次补水。本发明通过设置一个以上的补水部件,从而能够对多个食用菌菌包进行分别补水,且通过设置一个以上的第二蓄水单元,能够根据种植的食用菌补水需求,选择第二蓄水单元的数量,从而实现在食用菌生长过程中对食用菌进行多次补水操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