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感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825032.3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感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的候选基因,所述候选基因被命名为TaGASR‑7B,所述TaGASR‑7B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SEQ ID NO.1,同时根据该候选基因开发了一个CAPS标记,该CAPS标记的序列表为SEQ ID NO.4,一种利用该CAPS标记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或感性的方法,利用引物对对所述CAPS标记扩增后酶切,若酶切产物为两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R,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抗穗发芽;若酶切产物为一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S,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感穗发芽;本发明可以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功能标记,拓宽其抗性遗传基础。

    小麦苗期抗冻相关CAPS标记及鉴定小麦苗期抗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379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0693327.X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苗期抗冻相关CAPS标记及鉴定小麦苗期抗冻性的方法,涉及的是小麦分子育种的技术领域,所述CAPS标记命名为CAPS‑Ta‑2‑4,所述CAPS标记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利用该CAPS标记鉴定小麦苗抗冻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提取待测小麦基因组DNA;步骤2、利用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述的序列对步骤1获得的小麦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步骤3、利用BtsaⅠ内切酶对所述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酶切产物;步骤4、当酶切产物为185bp和70bp时,其对应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命名为CAPS‑Ta‑2‑4‑A,其对应的小麦苗期抗冻性强,当酶切产物为255bp时,其对应扩增产物的基因型命名为CAPS‑Ta‑2‑4‑G,其对应小麦苗期抗冻性弱;本发明开发的CAPS标记可以为小麦抗冻害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标记。

    与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00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01698.3

    申请日:2018-08-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2600/13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检测方法,涉及的是小麦分子育种的技术领域,所述CAPS标记命名为Qsd1‑5BL,Qsd1‑5BL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扩增上述CAPS标记的引物对,及利用上述CAPS标记鉴定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持续期长短的方法,利用该CAPS标记对小麦DNA进行PCR扩增后,利用Hha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获得酶切产物;当酶切产物为一条主带时,对应的小麦种子具有较长的种子休眠期或较长的穗发芽抗性持续期;当酶切产物为两条主带时,对应的小麦种子具有较短的种子休眠期或较短的穗发芽抗性持续期,本发明提供的CAPS标记可以为培育具有较强的抗穗发芽持续性的小麦品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功能标记,拓宽其抗性遗传基础。

    普通小麦麦谷蛋白亚基Dx2.2基因的分子鉴定方法及专用引物

    公开(公告)号:CN10391145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149119.5

    申请日:2014-04-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公开了普通小麦麦谷蛋白亚基Dx2.2基因的分子鉴定方法及专用引物。本发明提供了鉴定或辅助鉴定麦谷蛋白亚基Dx2.2基因的引物,由序列表序列1所示的单链DNA和序列表序列2所示的单链DNA组成。所述麦谷蛋白亚基Dx2.2基因来源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了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的通量实用检测方法及专用引物,运用该专用引物对中国微核心种质中215份材料进行亚基Dx2.2基因检测,结果表明该专用引物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方法简单,无有毒试剂,分离迅速,分辨率高,检测灵敏度高,可以为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择和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提供可靠信息。

    一种小麦粒重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0508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8332.1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麦粒重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标记位于小麦3DL染色体,与SSR标记Xwmc418紧密连锁,其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的序列1所示。该位点是前人未曾报道过的存在主效基因的位点,由于该功能标记是基于这个特定的基因序列设计的,是与该基因共分离的,相对一般SSR分子标记,有助于提高育种选择的目标性和针对性,大大提高了选择的准确性,可应用于小麦育种领域。将该分子标记用于小麦育种不受环境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在发育早期筛选小麦品种,节约了生产成本,加快育种进程。

    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7A及其CAPS标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48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05005.2

    申请日:2015-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7A。本发明还公开了提供控制小麦千粒重的主效基因TaTGW-7A的CAPS标记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出与小麦粒重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并克隆了该区域的候选基因,经人工群体和自然群体联合验证,该基因是一种对粒重影响显著的新的主效基因,并开发了功能标记(TaTGW-7A)。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为吲哚-3-甘油磷酸合酶(IGPS),是生长素色氨酸合成途径和非色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直接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从而进一步影响粒重的形成。本发明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同时进一步阐明了产量形成的分子机制。

    一种小麦赤霉病籽粒ZEN毒素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5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7865.8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赤霉病籽粒ZEN毒素的检测方法。步骤包括:制备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溶液;制备供试品溶液,小麦赤霉病籽粒经提取、柱净化、干燥后用流动相稀释,过有机滤膜,收集滤液即为供试品溶液;HPLC-DAD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水-乙腈-甲醇溶液,体积比为水:乙腈:甲醇=45-46:45-46:8-10;流速:0.8-1.0ml/min;检测波长:λ=270nm;柱温:38-40℃;进样量:18-20ul;测定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溶液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通过标回归方程,得出小麦赤霉病籽粒ZEN毒素的含量。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回收率良好,线性关系高,操作便捷,容易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