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3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58409.0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70 , C12Q1/6844 , C12N15/11 , C12R1/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G病毒RT‑LAMP检测方法与应用,属于甘薯病毒检测技术领域。检测引物由上游外引物F3、下游外引物B3、上游内引物FIP和下游内引物BIP组成,各引物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待测样品的叶片裂解上清液为模板,利用上述检测引物进行RT‑LAMP反应,得到RT‑LAMP扩增产物;若RT‑LAMP扩增产物显示黄色,则待测样品为阳性,若RT‑LAMP扩增产物显示玫红色,则待测样品为阴性。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视化检测方法明确了免核酸提取法获得的裂解上清液与常规提取的基因组提取液均能满足正常的SPVG RT‑LAMP检测需求,保证准确率的同时极大的缩短了样品的准备时间,提高了SPVG的检测效率并降低了检测成本。检测引物特异性强,检测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763233.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及其应用、甘薯病毒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属于甘薯病毒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马铃薯Y病毒属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G病毒和甘薯C病毒四种甘薯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进行比对,设计并筛选出四对用于检测这四种甘薯病毒的特异性引物,结合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其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能同时检测四种甘薯病毒的一步法多重RT‑PCR检测方法。有益效果:通过对本发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稳定性及实用性分析,得出本发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同时高效、灵敏的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潜隐病毒、甘薯G病毒和甘薯C病毒且极大的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0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65959.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炭疽菌分生孢子产生的方法,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1)炭疽菌活化:将炭疽菌接种于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即得活化后的炭疽菌;(2)诱导产生孢子:取步骤(1)中活化后的炭疽菌放入烘箱进行高温培养,然后取出置于27℃恒温培养箱进行恒温培养7d,即可诱导分生孢子的产生;本发明首次将炭疽菌先进行高温培养再进行恒温培养,实现简便和大量诱导炭疽菌产生大量孢子,对于炭疽菌的致病力测定、其杀菌剂生物活性测定以及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66550.1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宋瑞婕 , 李淼 , 江腾 , 蒋开放 , 李亚婷 , 吴莉娜 , 张心雨 , 方雅男 , 夏萍 , 吴承龙 , 王秋霞 , 赵奇龙 , 汪章勋 , 廖敏 , 高全 , 肖金京 , 唐秀军 , 高杰军 , 郭具成 , 周楠 , 陈伟 , 章栋 , 高孟文 , 陈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逆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室用农林植物抗逆性测试箱及测试方法,包括净化箱、绿植叶、托盘、流道和提取槽,本发明利用托盘移动位置改变触发的提取盘自动靠近打孔作业,可利用多个提取管同时进行取样操作,提升打孔取样效率,同时,利用整体取放的方式,可避免试验人员与样本之间的直接接触,在提升样本完整性的同时,避免了样本受外界污染的概率,提升后续电导性测定数据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66550.1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宋瑞婕 , 李淼 , 江腾 , 蒋开放 , 李亚婷 , 吴莉娜 , 张心雨 , 方雅男 , 夏萍 , 吴承龙 , 王秋霞 , 赵奇龙 , 汪章勋 , 廖敏 , 高全 , 肖金京 , 唐秀军 , 高杰军 , 郭具成 , 周楠 , 陈伟 , 章栋 , 高孟文 , 陈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逆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室用农林植物抗逆性测试箱及测试方法,包括净化箱、绿植叶、托盘、流道和提取槽,本发明利用托盘移动位置改变触发的提取盘自动靠近打孔作业,可利用多个提取管同时进行取样操作,提升打孔取样效率,同时,利用整体取放的方式,可避免试验人员与样本之间的直接接触,在提升样本完整性的同时,避免了样本受外界污染的概率,提升后续电导性测定数据的准确度,从而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