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尺度拓展的振动减振与冲击吸能自组装力学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823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74703.2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多尺度拓展的振动减振与冲击吸能自组装力学超结构,所述自组装力学超结构由若干个超结构周期胞元在横向、纵向方向上自由组合构成;所述超结构周期胞元包括多边形薄壁结构模块、上弯梁接口模块、下接口模块,上弯梁接口模块、下接口模块分别设置在多边形薄壁结构模块的上下两端;当若干个超结构周期胞元在横向方向上组合时,横向相邻超结构周期胞元中的多边形薄壁结构模块相互卡合连接,当若干个超结构周期胞元在纵向方向上组合时,位于上方超结构周期胞元中的下接口模块与位于下方纵向相邻超结构周期胞元中的上弯梁接口模块卡合连接。

    一种基于负刚度超材料结构的可调节比例农药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59207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731610.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刚度超材料结构的可调节比例农药混合器,包括第一药液注入管、第二药液注入管,所述第一药液注入管底端连接有第一水平导液管,第二药液注入管底端连接有第二水平导液管,第一水平导液管与第二水平导液管相对设置且第一水平导液管、第二水平导液管之间通过负刚度超材料结构交换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导液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橡胶塞,第二水平导液管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橡胶塞,第一橡胶塞、第二橡胶塞分别连接在负刚度超材料结构交换器的两端;所述第一水平导液管中部底端连通有第一分液管,第二水平导液管中部底端连通有第二分液管,第一分液管、第二分液管均与混合壳体相连通。

    液滴定向运输、混合和分离的表面轨道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368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070819.9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滴定向运输、混合和分离的表面轨道结构及制备方法;所述表面轨道结构由两条超亲水直线轨道在超疏水表面上组成V形定向结构;当液滴定向运输时,液滴从V形定向结构的宽端定向运输到V形定向结构的尖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金属表面预处理;S2、使用电化学刻蚀法在平坦的金属表面上制备出具有微纳米分级结构的超亲水表面;S3、将超亲水表面进行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修饰后得到超疏水表面;S4、在超疏水表面上利用脉冲激光刻蚀出V形定向结构图案,将超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物质去除,使脉冲激光刻蚀过的V形定向结构图案由超疏水表面转化为超亲水表面,未经脉冲激光刻蚀的区域仍为超疏水表面,即得到表面轨道结构。

    一种电池组减振抗冲击及散热一体化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527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287405.1

    申请日:2024-0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组减振抗冲击及散热一体化防护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该防护装置,包括电池包、四组多孔结构模块、电池主托架模块和底部面板模块,四组所述多孔结构模块分别内嵌设置于电池主托架模块上端面两侧和前后端处,所述电池包内嵌设置于电池主托架模块上端面中点处,所述底部面板模块固定设置于电池主托架模块下端面。通过离散多空隙组装点阵结构具有无机械连接的自装配和模块化功能,可适配与不同尺寸电池防护需求;多孔结构模块具备的高孔隙率与散热面积,结合电池主托架框中的风冷装置,高效率改进电池组的散热性能;多孔结构模块嵌锁填充于电池主托架框的边框中,在不同横向载荷下具有小变形减振与大变形能量吸收多功能。

    一种二维内凹陷蜂窝结构的仿鱼鳞护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07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734208.7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内凹陷蜂窝结构的仿鱼鳞护膝装置,包括护板片、魔术贴,护板片两侧与魔术贴相连接;所述护板片上设置有若干个仿鱼鳞片且仿鱼鳞片呈阵列结构排列;仿鱼鳞片内部为三明治夹层结构,三明治夹层结构由SBS层、二维内凹陷蜂窝结构层、EVA层依次叠加并以1:2:2的厚度比例粘接成型。本发明中的仿鱼鳞片通过自带的榫卯锥头与设置在护板片上的锥头空腔形成干涉配合相互连接,仿鱼鳞片相互之间采用硬骨鱼的鳞式排列方式能够有效分散冲击力,避免应力集中;同时护板片上按照与仿鱼鳞片排列方式相同的阵列方法布满空腔,可以灵活吸收从不同方位外力带来的冲击,提高缓冲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