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9996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187372.5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18℃-35℃、相对湿度80%-95%的环境下,利用廉价的麸皮饲养薄口螨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取含水26%-35%的干净麸皮放入饲养容器中,饲养容器有透气口且能有效阻止薄口螨逃逸,然后接入100头以上薄口螨,密封饲养容器,15天-30天即可实现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实现薄口螨的低成本饲养,而且操作简单、获得的薄口螨资源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105875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410201233.8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害虫天敌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22℃‑27℃、湿度50%一80%的条件下,先利用蛇豆人工大量饲养西花蓟马,再利用西花蓟马人工大量生产害虫天敌的方法,所述害虫天敌是指捕食螨、捕食性蓟马、捕食性蝽类、瓢虫、草蛉、隐翅虫、病原线虫、病原真菌和寄生蜂。本发明虽然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但是利用本方法生产出的害虫天敌相比其它猎物生产出的同一品种,在西花蓟马的防治中能够更快的适应西花蓟马的防治,从而有利于防效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96582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010524994.9
申请日:2010-10-2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饲养甜果螨的方法,是在温度15~35℃、相对湿度65~95%的环境下,利用糖1%~50%、酵母1%~50%、饲养介质0~50%和水0~35%饲养甜果螨,具体操作是将饲养料组合后放入饲养容器内,再接入甜果螨,甜果螨初始接入量≥1头/ml,饲养10~40天,即可实现大量饲养。本发明是利用糖、酵母、饲养介质及水饲养甜果螨的方法,不仅能实现甜果螨的高效饲养,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所养甜果螨具有营养状态好、死亡率低、产卵量高、虫口密度大等特点,更适用于捕食螨的商品化廉价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31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47198.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蛋白制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从小菜蛾四龄幼虫体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利用设计引物从cDNA中扩增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基因,将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基因克隆到pCzn1载体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Arctic-Express表达菌株,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通过变复性的方式,重溶目标蛋白,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目的蛋白。本发明制备的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制品纯度高、活性高,具有结合和凝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本发明可为深入研究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875507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01233.8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大量生产害虫天敌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温度22℃?27℃、湿度50%一80%的条件下,先利用蛇豆人工大量饲养西花蓟马,再利用西花蓟马人工大量生产害虫天敌的方法,所述害虫天敌是指捕食螨、捕食性蓟马、捕食性蝽类、瓢虫、草蛉、隐翅虫、病原线虫、病原真菌和寄生蜂。本发明虽然操作较复杂、成本较高,但是利用本方法生产出的害虫天敌相比其它猎物生产出的同一品种,在西花蓟马的防治中能够更快的适应西花蓟马的防治,从而有利于防效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984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187391.8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方法,是先对厉螨科、寄螨科和巨螯螨科的捕食螨产品进行处理,然后利用处理好的捕食螨产品防治食用菌害螨、菇蚊、菇蝇、线虫和跳虫等害虫。本发明为捕食螨在食用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能够为捕食螨的使用提供一种实用的技术指导。本发明结合我国食用菌种植现状,总结了我们应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实践经验,提供一种很实用的技术方案。应用本方法防治食用菌害虫,防效在5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31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347198.0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蛋白制品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从小菜蛾四龄幼虫体中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利用设计引物从cDNA中扩增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基因,将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基因克隆到pCzn1载体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Arctic‑Express表达菌株,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通过变复性的方式,重溶目标蛋白,通过Ni柱亲和纯化获得目的蛋白。本发明制备的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制品纯度高、活性高,具有结合和凝集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本发明可为深入研究小菜蛾识别蛋白PxIDGF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