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885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49166.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甲醚高产菌株,同时提供了上述菌株的获得方式以及大黄素甲醚产量分析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大黄素甲醚高产菌株为Aspergillus chevalieriBYST1,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2021285,保藏日期为2021年3月26日。本发明提供了该菌株的获得方式,以及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菌株的分离纯化;(2)发酵并分离鉴定主要成分大黄素甲醚;(3)液相定量大黄素甲醚的产量;(4)利用九种不同培养基摇瓶发酵,评估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差异。该菌株在液体PDB培养基中发酵,大黄素甲醚的产量为28mg/L,为目前报道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236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973748.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7/14 , C12P19/28 , A01N43/84 , A01P13/00 , A61K31/538 , A61P35/00 , A61P31/04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黑翅土白蚁体表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BYF112的液体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4种新天然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2‑4为新化合物。该生物碱类化合物能通过保藏号为CCTCC M 2019474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BYF‑112制备而得。该生物碱类化合物1和2可作为除草剂,具体表现为可以抑制稗草根的生长;化合物1和2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毒活性;化合物1可作为抗菌药,具体表现可以抑制四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649166.6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黄素甲醚高产菌株,同时提供了上述菌株的获得方式以及大黄素甲醚产量分析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大黄素甲醚高产菌株为Aspergillus chevalieriBYST1,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2021285,保藏日期为2021年3月26日。本发明提供了该菌株的获得方式,以及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菌株的分离纯化;(2)发酵并分离鉴定主要成分大黄素甲醚;(3)液相定量大黄素甲醚的产量;(4)利用九种不同培养基摇瓶发酵,评估大黄素甲醚的产量差异。该菌株在液体PDB培养基中发酵,大黄素甲醚的产量为28mg/L,为目前报道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872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73748.4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P17/14 , C12P19/28 , A01N43/84 , A01P13/00 , A61K31/538 , A61P35/00 , A61P31/04 , C12R1/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黑翅土白蚁体表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BYF112的液体发酵物中提取的一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公开4种新天然生物碱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2‑4为新化合物。该生物碱类化合物能通过保藏号为CCTCC M 2019474的链霉菌(Streptomyces tanashiensis)BYF‑112制备而得。该生物碱类化合物1和2可作为除草剂,具体表现为可以抑制稗草根的生长;化合物1和2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毒活性;化合物1可作为抗菌药,具体表现可以抑制四联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