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定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101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28901.3

    申请日:2014-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该分子标记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鉴定方法以大豆植物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所述分子标记为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片段,用以判断大豆细胞核的育性;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鉴定途径,适合于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早期鉴定,还提供了一对具有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特异性引物,该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长度适中,与降解的小片段序列差异明显,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同时电泳条带清晰、亮度高,鉴定结果一目了然,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检出率高。

    一种鉴定大豆茸毛色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0971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27825.4

    申请日:2014-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C12Q260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大豆茸毛色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所述分子标记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鉴定方法以大豆植物组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所述分子标记为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片段,用以判定大豆茸毛的颜色;本发明是基于大豆类黄酮3’-羟化酶的编码基因及其等位变异基因对大豆茸毛色的调控开发出的一种共显性分子标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能够一次性将灰色茸毛大豆与棕色茸毛大豆鉴别开,适用于大豆茸毛色性状的早期鉴定,为开展该性状形成的生理基础和分子机制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鉴定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101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328901.3

    申请日:2014-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该分子标记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鉴定方法以大豆植物组织基因组DNA为模板,所述分子标记为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获得扩增片段,用以判断大豆细胞核的育性;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鉴定途径,适合于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早期鉴定,还提供了一对具有如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特异性引物,该引物获得的扩增片段长度适中,与降解的小片段序列差异明显,避免了假阳性结果的出现,同时电泳条带清晰、亮度高,鉴定结果一目了然,大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检出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