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6783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1182172.1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G24/60 , A01G24/22 , A01G24/20 , C05F17/957 , C05F17/50 , C05F15/00 , C12M1/02 , C12M1/00 ,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装置系统,包括基质发酵罐、沼气池、微生物种子罐、沉淀池、液体发酵罐、家禽养殖舍、料液传输管道总成,秸秆进料管一端进料,另一端安装在基质发酵罐上;家禽养殖舍内的干粪便进入沼气池,其湿粪便及清洗水进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清液进入液体发酵罐内发酵,其沉淀经沉淀出料管进入沼气池;液体发酵罐内的发酵液在微生物种子罐内扩大培养,再进入基质发酵罐内;沼气池内的沼液经沼液出料管进入基质发酵罐内。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家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法。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紧凑,工艺简单,能够对家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仅处理效率高,而且处理彻底,能够对家禽粪便进行充分利用,高效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4400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鸭剩余采食量相关的lncRNA及其应用。发明通过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鸭高、低剩余采食量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鉴定筛选与剩余采食量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结果显示lncRNA及其靶基因GSK3β、ACVR1B、SORBS1均与鸭的剩余采食量有关。本发明为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高饲料利用率鸭新品种和新品系分子育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44400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鸭剩余采食量相关的lncRNA及其应用。发明通过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鸭高、低剩余采食量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鉴定筛选与剩余采食量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结果显示lncRNA及其靶基因GSK3β、ACVR1B、SORBS1均与鸭的剩余采食量有关。本发明为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高饲料利用率鸭新品种和新品系分子育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56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217700.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饲料利用率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鸡饲料利用率鉴定的技术领域,所述分子标记为鸡PIK3R1基因的第1008位碱基及其上下游碱基组成的核苷酸序列,所述PIK3R1基因的第1008位碱基为T或G。本发明利用PCR‑SSCP的方法来检测PIK3R1基因的突变,根据基因型对鸡的饲料利用率性状进行选择,建立了一种家禽饲料利用率早期选择的育种方法,该法简单、快速、低成本、不需要特殊的仪器,适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99498.5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肽基因NPY鉴定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方法和应用,所述NPY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分子标记为T或C,所述分子标记位于所述核苷酸序列的第577位。本发明利用PCR‑SSCP的方法来检测NPY基因的突变,根据基因型对鸭的饲料利用率性状进行选择,建立了一种家禽饲料利用率早期选择的育种方法,该法简单、快速、低成本、不需要特殊的仪器,适合实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8461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80768.8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IK3R1基因鉴定鸡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G或T,所述分子标记位于PIK3R1基因的第579位,所述PIK3R1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利用PCR‑SSCP的方法来检测PIK3R1基因的突变,根据基因型对鸡的饲料利用率性状进行选择,建立了一种家禽饲料利用率早期选择的育种方法,该法简单、快速、低成本、不需要特殊的仪器,适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52852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72955.9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siRNA及其应用,其siRNA抑制IHH基因表达,所述siRNA为双链,其核酸序列为:正义链:5’CCGACAUCAUCUUCAAGGATT 3’;反义链:5’UCCUUGAAGAUGAUGUCGGTT 3’。本发明通过siRNA影响IHH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来影响鸡的匍匐性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鸡匍匐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进一步开展匍匐鸡的保种和改良工作,对畜禽重要经济性状的分子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03416.5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鸡DF‑1细胞IHH基因敲除稳定细胞株的构建方法及其特异性sgRNA,本发明最核心最关键的技术是构建靶向鸡IHH基因的合理有效的sgRNA,将sgRNA与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结合,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式转入鸡DF‑1细胞,沉默IHH基因表达,再通过流式分选获得单克隆细胞,即为鸡DF‑1细胞IHH基因敲除稳定细胞株。通过本发明成功构建了一种基于CRISPR/Cas9方法建立敲除鸡IHH基因的方法,获得靶向鸡IHH的sgRNA和IHH基因敲除DF‑1阳性单克隆细胞株。本发明构建的鸡IHH基因敲除细胞系可用于后续对IHH基因功能的相关研究,为鸡匍匐性状研究提供了一个细胞模型,为后续基因功能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0464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21989.6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线粒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其结构特征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高通量测序,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所述鸡血液中的全基因组DNA,构建基因文库,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进行测序;(2)通过参考近缘物种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对高质量的测序读段进行筛选,除去核DNA片段,然后进行线粒体基因组的拼接,选取最优的拼接结果,再对拼接好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编码蛋白基因、rRNA和tRNA进行预测注释;(3)对目的片段进行PCR扩增,最终建成文库,然后使用Illumina NovaSeq对这个文库进行双末端测序。相较于第一代测序,本发明的测定鸡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方法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并且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84800.3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5/077 , G01N21/64 , G01N33/573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原代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鸡胚分离出软骨,将软骨组织剪碎后进行离心处理,弃上清液;在软骨组织碎片中加入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处理,然后加入纯胎牛血清终止消化,离心后弃上清,再加入Ⅱ型胶原酶,水浴消化至组织块呈悬浊状;将上述悬浊液用细胞筛网过滤,将过滤后的滤液离心处理后弃去上清液,加入完全培养液,巴氏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重悬利用,得到软骨细胞;将分离的软骨细胞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所述鉴定方法采用免疫荧光鉴定软骨细胞标志蛋白ColⅡ。本发明首次建立了一种简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的鸡软骨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