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4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4400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鸭剩余采食量相关的lncRNA及其应用。发明通过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鸭高、低剩余采食量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鉴定筛选与剩余采食量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结果显示lncRNA及其靶基因GSK3β、ACVR1B、SORBS1均与鸭的剩余采食量有关。本发明为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高饲料利用率鸭新品种和新品系分子育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85194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851184.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茭白促孕茭剂及其提高茭白孕茭率和品质的方法,所述促孕茭剂包括以下组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浓度比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1~1.5:1:2~3,其喷施方法为:在茭白大量孕茭期前两周喷施;本发明的促孕茭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了激素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联用,大大提高了茭白的孕茭率,同时用该方法处理的茭白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0538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36299.8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茭白的保鲜方法,包括采用热击处理茭白,或者用热击处理和保鲜剂结合的方式处理茭白。该方法无任何副作用,可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活力,降低某些与生理相关酶的活性,减少茭白采后腐烂,也可以防止或减轻茭白贮藏中冷害的发生,延长茭白的保鲜期,同时使茭白的货架期得到大大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585194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851184.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茭白促孕茭剂及其提高茭白孕茭率和品质的方法,所述促孕茭剂包括以下组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浓度比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1~1.5:1:2~3,其喷施方法为:在茭白大量孕茭期前两周喷施;本发明的促孕茭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充分发挥了激素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将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联用,大大提高了茭白的孕茭率,同时用该方法处理的茭白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3321.8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量元素培养液及其提高豌豆芽苗菜微量元素的方法,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为含有0.3~0.6mg/L的硫酸锌、300~500mg/L的有机硒和200~400mg/L的二氧化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溶液。所述提高豌豆芽苗菜的微量元素的方法的步骤包括:先将豌豆籽粒用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浸泡,然后再培养,培养期间,每隔12~24h用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喷施一次;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本发明培养获得的豌豆芽苗菜的微量元素富集程度高,所述微量元素培养液还能促进豌豆芽苗菜的生长,生产不受季节性限制,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天然无公害。
-
公开(公告)号:CN1131744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444001.5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N15/113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鸭剩余采食量相关的lncRNA及其应用。发明通过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鸭高、低剩余采食量肝脏组织基因表达谱,鉴定筛选与剩余采食量及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lncRNA。结果显示lncRNA及其靶基因GSK3β、ACVR1B、SORBS1均与鸭的剩余采食量有关。本发明为鸭饲料利用率性状的分子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高饲料利用率鸭新品种和新品系分子育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0409315.1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2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包括如下选育步骤: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优质抗病型新品系最佳选育方案的确定。本发明能够更好地促进优质皖南三黄鸡的产业化开发,一方面解决了我国地方资源保护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系个体健康,产品安全、营养丰富,同时减少了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能够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424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409315.1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K67/02 , C12Q1/68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抗病型地方鸡新品系选育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选育步骤:组建优质鸡基础群与常规选育;肉质与抗病能力指标检测及候选基因分型分析;优质抗病型新品系最佳选育方案的确定。本发明能够更好地促进优质皖南三黄鸡的产业化开发,一方面解决了我国地方资源保护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抗病性的新品系个体健康,产品安全、营养丰富,同时减少了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能够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在美好乡村振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