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温度、压力交叉影响的光纤溶解氧探头及其运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8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84266.5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温度、压力交叉影响的光纤溶解氧探头及其运用。包括筒体、光纤束、基体、氧敏感膜;所述筒体内部有两个完全独立空间,两个空间分为探测通道和参考通道;所述光纤束由7根光纤组成,中心的1根为输入光纤连接激光机,用于发射光源;周围6根为输出光纤连接接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氧敏感膜受激发出的荧光;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来说,采取全部无源的结构进行设计,可以减小探头的体积,因为现有技术需要将温度传感器或者降温设备与探头融为一体,这样就会不可避免的造成探头的体积增大,对于一些狭小空间无法进行溶解氧的探测;采取无源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电磁干扰、漏水烧毁元器件等故障的发生。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自保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165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394243.8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自保温控制方法,获取电池状态信息;对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判断,若电池状态信息包含充电状态,则生成第一控制信号;若电池状态信息包含非充电状态,则生成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构成控制信号集;根据控制信号集中的第二控制信号对电池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集;对监测信息集进行分析生成启动信号;对自保温开始后的电池进行监测,得到自保温信息,对自保温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自保温的运行进行调控,可以解决新能源车辆寒冷季节长时间停放时的电池不能动态保温问题,对新能源客车冬季电池性能、电池使用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一种新能源设备机械零件加工用传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038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93873.X

    申请日:2025-01-21

    Inventor: 孟亚婷 梁洪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设备机械零件加工用传导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尺寸控制机构,尺寸控制机构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设有状态控制机构,本发明通过定位轴和连接轴的联动,使得多个驱动齿轮均进行同步转动,使得通过定位座转动在定位架顶端的转动架进行转动调节,通过固定在转动架底端的驱动齿环的齿面与驱动齿轮的齿面进行啮合,使得转动架转动到不同的角度,以便于给不同尺寸的柱状零件进行传动,也可以给片状和块状的零件进行传导,通过多个第一斜齿轮和多个第二斜齿轮的啮合,使得不管给柱状、片状和块状的零件进行传导时,均便于零件的边缘居中定位,使得零件进行居中传导,提高传导的效率。

    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86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20217.0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漆包线输送单元、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第一机械手装置、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和第二机械手装置,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装夹上模具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切断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包括第二输送装置、位姿切换机构、脱漆槽和搪锡槽,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装夹模具放置槽。本发明可实现漆包线输送、装夹、切断、脱漆和搪锡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装夹过程简单快捷,装夹模具可循环使用,漆包线脱漆长度相同、搪锡效果一致,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8647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1020217.0

    申请日:2020-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漆包线脱漆搪锡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漆包线输送单元、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第一机械手装置、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和第二机械手装置,漆包线装夹切断单元包括第一输送装置、装夹下模具自动上料装置、装夹上模具自动上料装置和自动切断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装夹模具放置槽,漆包线脱漆搪锡单元包括第二输送装置、位姿切换机构、脱漆槽和搪锡槽,第二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装夹模具放置槽。本发明可实现漆包线输送、装夹、切断、脱漆和搪锡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装夹过程简单快捷,装夹模具可循环使用,漆包线脱漆长度相同、搪锡效果一致,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自保温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6165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94243.8

    申请日:2021-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的自保温控制方法,获取电池状态信息;对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判断,若电池状态信息包含充电状态,则生成第一控制信号;若电池状态信息包含非充电状态,则生成第二控制信号,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构成控制信号集;根据控制信号集中的第二控制信号对电池进行监测,得到监测信息集;对监测信息集进行分析生成启动信号;对自保温开始后的电池进行监测,得到自保温信息,对自保温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对自保温的运行进行调控,可以解决新能源车辆寒冷季节长时间停放时的电池不能动态保温问题,对新能源客车冬季电池性能、电池使用寿命起到积极作用。

    一种家用型加湿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50917U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21290865.6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型加湿器,包括加湿器本体,所述加湿器本体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罩.且转动罩内罩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加湿器本体顶端为出气端,且出气端延伸至安装架上端,所述转动罩远离加湿器本体一端转动连接有自转盘,所述转动罩上设有安装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加湿器本体上设可自由灵活安装拆卸的加湿器用出气端头和蒸脸器出气端头,加湿器出气端头上设有转动罩和自转盘,加湿器本体输出气体由转动罩上的导气管输出,保证输出气体均匀分散;蒸脸器出气端头上设可灵活控制的加热装置,且出气口设于和脸贴合的环板内,保证输出气体集中,且冷热可控制,该装置节约成本,使加湿器满足蒸脸效果,提高家用电器综合使用效果。

    一种汽车机械转向结构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584277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605091.6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机械转向结构,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转向柱和齿条,所述转向柱端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端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本实用新型中,在汽车转向结构使用时,控制电动推杆定时缓慢推动,电动推杆启动伸长时可以带动活塞下移将储液罐内储存的润滑油从连接管推出,从连接管推出的润滑油会通过止逆阀从出液头推出,润滑油在通过出液头流出后会流到齿轮与齿条的接触位置,完成了对齿轮与齿条的实时润滑,可以避免转向结构工作时齿轮与齿条摩擦发生异响,解决了背景技术中附着的黄油消耗殆尽后齿轮与齿条直接摩擦会导致转向结构出现异响,影响转向结构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一种太阳能车载通风设备的减震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5567608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452245.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车载通风设备的减震机构,属于车载通风设备减震领域;一种太阳能车载通风设备的减震机构包括箱体、底板、支撑组件以及回转组件;通过在箱体与底板之间设置支撑组件,并在支撑组件内设置弹簧来对箱体的上下震动起到缓冲减震作用,从而减少箱体内部通风设备受到的震动;通过在连接块上固定直齿条,并在直齿条外侧设置回转机构,利用回转机构内设置的扭簧来对直齿条的向下运动进行阻尼,从而实现了进一步对箱体的上下震动起到缓冲减震作用。

    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车载通风降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75285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1421501.9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车载通风降温装置,属于车载通风降温装置领域,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内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下方开设有第一进气槽,第一进气槽与车厢内相互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进气口位于外壳体的一端,第一通道的出第一出气口位于外壳体的另一端,第二通道的第二出气孔位于与车厢内相互连通;所述外壳体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进气口的一端设有第一防尘网,第一出气口设有冷凝器和第二防尘网,第二防尘网位于第一出气口外侧,第二出气孔设有蒸发器和第三防尘网,第三防尘网位于第二出气孔的外侧;通过车辆自身的移动来进行车厢内空气交换同时配合太阳能空调来实现车厢的通风降温同步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