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电网保护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15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56505.6

    申请日:2021-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电网保护方法与系统,涉及微电网领域,其通过电流采样获取微电网的三相电流信号;根据三相电流信号获取其对称分量下的负序电流信号和零序电流信号;根据三相电流信号、负序电流信号和零序电流信号利用小波变换获取其特征值集,所述特征值集包括能量变化值、香农熵、标准差值;根据特征值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微电网的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本发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智能判断出微电网的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解决了现有的微电网保护方案都是基于固定结构或运行方式,而不能智能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类型的问题。

    一种智能倒闸操作考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107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1128069.8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倒闸操作考评方法及系统,具体涉及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获取考评代码,并根据考核代码获取考评流程,再通过中央处理器初始化智能倒闸操作考评流程,并根据考评流程载入对应的正确操作考评流程至中央处理器,根据正确操作考评流程判断操作过程中状态确认模块与开关分合模块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并根据正确操作考评流程判断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遮挡物遮挡基于光线导通进行导通状态改变的检测模块,并根据判断结果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对应处理操作,最后根据判断结果通过中央处理器进行对应处理操作,完成倒闸操作考评;通过提前载入考评流程,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主训练,提升训练成效。

    一种基于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的微电网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13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74240.X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的微电网负荷预测方法,涉及微电网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获取聚类间隔最大时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通过双层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当前组别中各影响因素中的特征向量;通过优化器优化长短期神经网络,并通过优化后的长短期网络进行特征向量筛选;通过注意力优化对筛选出的特征向量进行加权处理,并获得优化后的特征向量;通过全连接层将优化后的特征向量连接并获取当前组别的预测负荷。本发明通过通过全连接层将优化后的特征向量连接并获取当前组别的预测负荷,采用长短期神经网络解决训练过程中的长时依赖问题。

    一种低速真空开关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0976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34777.6

    申请日:2020-11-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低速真空开关,涉及电力技术领域。该低速真空包括开关进线端子和开关出线端子,连接至待控制电路的无功负载的中性点短路回路中;固封极柱,连接至所述开关进线端子和所述开关出线端子之间,所述固封极柱中设置有真空灭弧室;开关触头,所述开关触头设置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内,用于连接所述开关进线端子和所述开关出线端子。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该开关的分闸和合闸,将无功负载装置的中性点短接回路断开和接通,从而实现将无功负载从系统中切除和投入的操作,由于是安装在中性点短接回路中的,因此不存在需要承担系统短路的大电流开断情况,只需要承担无功负载的额定电流及一定的过载小电流开断。

    一种交流耐压设备操作评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542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95342.X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耐压设备操作评分系统,涉及交流耐压设备领域,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交流耐压设备操作试题;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交流耐压设备操作试题的理论答案信息;通讯模块,用于接收交流耐压设备发出的信号、电子操作票信息、设备操作流程信息以及操作时长信息;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输入模块的理论答案信息、通讯模块发送的信号、电子操作票信息、设备操作流程信息以及操作时长信息以预设标准为计算依据获取单元得分,并根据单元得分利用预设权重进行评分。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可靠的、高效的、准确的评分系统,解决了传统操作评判过程中人工评价带来的主观性强、误差大、准确度低、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化工控制检测仪表

    公开(公告)号:CN1126657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292710.8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备减震功能的化工控制检测仪表,包括压力表、减震机构、示数调节放大机构以及连接机构,所述压力表的外侧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压力表的显示面一侧设置有示数调节放大机构,安装在所述示数调节放大机构上的放大镜片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固定,通过在压力表的外侧设置外减震环和内减震环,当压力表发生碰撞的时候,通过外减震环和内减震环之间的设置的弹簧,进行初步的减震,并且通过内减震环和压力表之间安装的连接柱,对碰撞产生的力经过旋转卸载一部分,从而实现对压力表进行减震保护,通过拉动内固定架,使安装在内固定架和外固定架之间的放大镜片位置改,透过放大镜片放大压力表上的指针位置,方便观测压力表测量的数值。

    一种开关设备放电声音采集及特征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120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41462.8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设备放电声音采集及特征识别方法,涉及开关设备放电声音识别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开关设备放电监测无法在线实时进行,且分析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引入深度自动编码器而建立音频数据特征识别分析模型,利用深度自动编码器可以有效去除噪音,而能够提取隐藏层中原始数据的特征,并进行高精度的识别,提高了对开关设备放电识别分析的精确性,对开关设备放电声音进行采集并识别,而有效对开关设备的放电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增强其运行时的安全与稳定性。本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开关设备放电的音频特征进行高精度且及时的在线放电故障监测,而提高开关设备运行的安全与稳定性。

    一种插针温度计的游丝自动焊接机

    公开(公告)号:CN1137324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41478.5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针温度计的游丝自动焊接机,包括基座台和设置在基座台一侧的上料基座,基座台的上侧安装有架空垫板,架空垫板上端并排依次安装有游丝上料组件、端塞上料焊接组件和线束上料焊接组件,其中游丝上料组件与端塞上料焊接组件之间的位置以及端塞上料焊接组件与线束上料焊接组件之间的位置均等距安装有视觉检测自动位置调整机构,基座台上还安装有焊接基台,焊接基台上安装有激光焊接头,架空垫板上还包括一机械手平移架,机械手平移架的前端安装有夹料机械手,上料基座上安装有分别给端塞上料焊接组件和游丝上料组件输送零件的振动盘。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游丝焊接效率低、焊接精度低且无法进行大规模自动生产的问题。

    一种基于图像生成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982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59941.1

    申请日:2021-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生成的风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涉及风电领域,具体包括步骤:根据历史风电爬坡图像组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爬坡特性提取归一化后的图像特征集;根据图像特征集中任一图像特征的组合与历史风电爬坡图像的结合,通过生成对抗网络生成模拟风电爬坡图像;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对历史风电爬坡图像和模拟风电爬坡图像在总损失约束下进行判别训练,并获取风电爬坡训练图像组;将历史风电爬坡图像和风电爬坡训练图像带入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预设功率预测算法获取风电功率预测数据。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模拟风电爬坡图像与历史风电爬坡图像的判定,保证获取的风电爬坡训练图像组更加符合真实的风电爬坡数据,可靠性更高。

    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098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7497.X

    申请日:2021-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差动保护方法与系统,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包括步骤: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根据电流信号、电压信号,利用电导公式消除相位角并获取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导值;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导值获取差动电导值;根据差动电导值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变压器的通断。本发明合理的运用电导计算公式,在同一端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均由同一电流互感器采集,其相位值相同的情况下,将相位角这一误差源进行了消除,从而使得差动保护不再受到相位角不一致的影响,使得差动保护不再会发生误动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