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盖盖板及具有该火盖盖板的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99902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1711478682.7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一种火盖盖板,其特征在于该火盖盖板的内圈和外圈均向上弯折而使火盖盖板的上端面形成盛液槽。进一步,该火盖盖板为一体件,或该火盖盖板至少由二块能组合成环形的分盖板组成,并且,相邻的分盖板之间形成传火槽。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燃烧器。火盖盖板内凹结构,可以增强盖板的机械强度,防止长时间高温燃烧下盖板发生变形,又具有盛液功能,便于锅底流下来的汤水在此沉积。

    一种聚能组件及具有该聚能组件的燃气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09595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710915447.5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能组件,包括圆环状的聚能罩,该聚能罩的内侧边沿与外侧边沿之间具有倾斜的环状罩面,所述罩面上沿周向间隔设有至少两片气流挡片,且相邻的气流挡片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还涉及应用有该聚能组件的燃气灶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聚能罩的罩面上设置有气流挡片,从而能通过该气流挡片对进入聚能罩的高温烟气进行扰流和阻挡,进而降低其在聚能灶中的流动速度,最终延长其在聚能罩中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对燃烧热量的利用效率。本发明中的燃气灶具中,外环火盖的顶沿高于内环火盖的顶沿,从而使得外环火盖起到一定的聚能效果,与上述聚能罩配合作用,通过双层聚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大大提高灶具中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锅支架引射管一体化燃烧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066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1710507385.4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一种锅支架引射管一体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3)、外燃烧环(1)、内燃烧环(2),面板(3)上端面至少设有三个燃气喷嘴(5)和至少三个锅支脚(4),每个锅支脚(4)端部形成能供锅设置的支撑部,每个锅支脚(4)的中部横向地设有引射管(6),每个引射管(6)的进气口布置有所述的燃气喷嘴(5);外燃烧环(1)与至少两个引射管(6)的出气端连通并上端面具有外火孔(11);内燃烧环(2)与至少一个引射管(6)的出气端连通并上端面具有内火孔(21)。将两个单独的锅支脚与引射管合为一体,锅支脚起到了支撑锅和支撑引射管的双重作用,节约了成本且节省了灶具空间,同时利用锅支脚的余热来加热引射管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余热利用提高了燃烧器的热效率。

    具有检锅功能的燃烧器及台上式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137392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880553.0

    申请日:2021-08-02

    Inventor: 邵海忠 徐强 姚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检锅功能的燃烧器及台上式灶具,包括安装座、安装在安装座上的燃烧部件、探针、弹性件以及坐锅检测件,燃烧部件的中心具有上下贯通的安装空间,探针穿设在安装空间中,探针通过弹性件与安装座弹性连接,探针包括位于其顶部的温度传感器和密封板;其中,探针在坐锅时触发坐锅检测件和通过密封板与燃烧部件连接以将安装空间的上端密封,探针在取下锅具时通过弹性件向上运动并复位。本发明中,探针通过密封板与燃烧部件连接并将安装空间的上端密封,阻止了溢液流向安装空间,从而防止了溢液顺着探针或燃烧器部件从安装空间流到燃烧器内部,腐蚀弹性件、坐锅检测件等零部件,并降低了燃烧器的清洁难度。

    余热利用装置及包含其的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140763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50566.9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及包含其的灶具,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空气管道系统和空气动力系统,空气管道系统包括依次首尾连接并连通的第一散热管道、换热管道和第二散热管道,第一散热管道紧贴于一个燃烧器下方的灶具面板上,换热管道缠绕于灶具的燃气管道上,第二散热管道紧贴于另一燃烧器下方的灶具面板上,第二散热管道的末端的空气排出口位于两个燃烧器的引射管之间;空气动力系统与第一散热管道的进气口相连通。余热利用装置不仅能对燃烧器下方的灶具面板进行冷却,也可以对燃气进行预热,同时使得经过预热的一次空气补充至引射管内参与燃烧,在降低灶具面板表面温度提高客户使用舒适性的同时可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进而节省能源。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4609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910564195.5

    申请日:2019-06-27

    Inventor: 邵海忠 郑军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基座;外环火盖,呈环状,设置在基座上并与基座之间形成有外环混气室,外环火盖的外环壁上沿周向设置有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外火孔;外环火盖的顶面自外边缘向中心方向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内环壁上沿周向设置有与外环混气室的内环壁面相接的外存液槽。本发明中的燃气灶的燃烧器,通过外环火盖倾斜设置的顶面以及沿周向设置在外环混气室的内环壁上的外存液槽可以快速的将外环火盖上的溢液导流至外存液槽,既降低了对外火孔的堵塞几率,又避免对燃烧器的内的污染,方便用户进行清理。

    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914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81713.3

    申请日:2021-08-02

    Inventor: 邵海忠 徐强 姚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进风防干烧燃烧器,包括底部安装部件、燃烧部件和探针。燃烧部件用于接收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并形成火焰,燃烧部件的中心具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燃烧部件和底部安装部件之间形成二次空气通道。安装孔的下部连通二次空气通道,从而二次空气通道中的部分空气可沿着安装孔由下向上流动。探针穿设燃烧部件并安装在底部安装部件上,探针的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坐锅时,温度温度传感器与锅具贴合,从而检测锅具的温度。本发明中,较冷的空气流经探针时带走了探针周围的烟气,降低了探针侧壁的热量,加速了探针上部的空气流动,减弱了高温烟气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

    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4093.6

    申请日:2021-01-15

    Inventor: 邵海忠 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燃气灶具,其包括火盖和点火针,火盖的表面具有对应于点火针的点火端设置的燃气出口,点火端形成于点火针的最上端,火盖具有凸出于火盖的外侧表面的凸出部,凸出部延伸并靠近点火端,燃烧器具有导流结构,导流结构能够引导从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流经点火端和凸出部之间区域。该燃烧器,通过在火盖的外侧表面设置靠近点火端的凸出部,使点火端在点火时朝凸出部放电,使得放电产生的电火花的路径不会垂直于火盖的外侧表面。同时,通过设置导流结构以引导并改变燃气的流动方向,使燃气朝凸出部与点火端之间的区域流动,使得电火花的路径与燃气的流动方向接近于垂直,提高燃气与电火花接触的概率。

    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

    公开(公告)号:CN11285649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54054.6

    申请日:2021-01-15

    Inventor: 邵海忠 徐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干烧燃烧器及包含其的防干烧灶具,包括燃烧器本体和防干烧传感器,燃烧器本体环绕防干烧传感器设置,防干烧传感器的检测部高于燃烧器本体设置,燃烧器本体的内侧形成容纳防干烧传感器的空腔,燃烧器本体还包括二次空气通道,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空腔,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为弧形过度面,燃烧器本体的火孔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外侧表面。该防干烧燃烧器,将二次空气通道连通至由燃烧器本体围成的空腔内,并在空腔与燃烧器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弧形的过度面,使二次空气能够向燃烧器本体的顶面进行补充,避免火孔燃烧产生的烟气在检测部处聚集,有效解决防干烧探头测温不准而造成误判关火的问题。

    一种厨房灶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212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14377.9

    申请日:2019-07-09

    Inventor: 邵海忠 郑军妹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房灶具,包括柜体;安装底盘,设置在柜体内,安装底盘内具有灶体安装腔;灶体,安装在安装底盘的灶体安装腔内;风机,设置在柜体内并能向柜体前方吹风;安装底盘上具有能连通灶体安装腔和风机进风口的通气口,柜体内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通气口的隔离板。该厨房灶具通过隔离板能打开和关闭用于连通灶体安装腔和风机进风口的通气口,如此使用者进行烹饪工作时,隔离板则关闭通气口,风机工作能够向烹饪者直接吹风,并且能够避免灶体产生的热量对风机出风温度的影响,使得烹饪者获取的温度体感更加直接、明显,提高烹饪舒适度。而在烹饪结束后,隔离板打开通气口来实现灶体安装腔和风机进风口的连通,风机工作能加速灶体散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