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650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111550988.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7/185 , B01J37/08 , B01J37/16 , C07C19/01 , C07C17/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零价铁和磷共改性碳材料,其包括作为载体的碳材料、负载于载体上的作为活性组分的零价铁,以及形成于碳材料表面的磷酸酯官能团。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亚铁盐和有机磷对碳材料进行共同改性,获得用于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碳材料载体上集成了活性组分零价铁和助组分磷酸酯官能团,摆脱了传统间歇釜式反应对液态催化助剂的依赖,实现了1,1,1,3‑四氯丙烷在气固相固定床反应器上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925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328653.5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8/02 , C07C29/141 , C07C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醛加氢装置,包括反应床外壳、进气管、出气管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固定连通在反应床外壳外侧顶部和一侧,且进气管和出气管内均安装固定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床外壳内,本发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能够有效的检测反应床内各部位的温度,通过从而能够有效地检测反应床内温度的变化趋势,当温度有超过限定温度或低于限位温度的趋势时,可以提前通过通入冷氢或热氢控制催化剂床层的温度,从而能有效的避免反应床内的温度超出适应温度范围影响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041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58104.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氯乙烯急冷粗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塔底设有用于液体排放的排放口,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三氯乙烯反应产物粗分且能够方便液体收集提高分离效率的气液分离组件,本发明通过气液分离器组件内的冷却组件能够有效的将混合气体急速冷却至沸点以下进行液化,并通过螺旋壳与轨道管的相互配合,使得气液分离更加彻底,同时通过分离组件将凝结成水珠的液体进行快速收集,提高液体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4642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70777.5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聚釜,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安装有内腔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框;冷凝器,冷凝器串联安装在釜体与真空机组之间,位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管的内腔通过连接轴一转动连接有离心圈,所述离心圈沿其径向均匀的分布有多个离心辐条,所述冷凝器的内腔底部向冷凝器输入口处倾斜设置。本发明通过冷凝器将气相轻组分转换为液相,通过冷凝器回流到釜体中,通过在输出管处安装转动的离心辐条,高速转动的离心圈上分布的多个离心辐条会将抽部分向着真空机组内的液相原料拦截,并利用离心力将液相原料甩到输出管的内壁,并经过重力进入到冷凝器中,大大减少原料的损失,提高原料的转换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54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347778.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19/043 , C07C17/367 , C07C17/392 , C07C17/06 , C07C19/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06 , C07C17/367 , C07C17/392 , C07C19/01 , C07C19/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氯丁二烯转化六氯乙烷的工艺,包括输送、氯化、脱氯、结晶、分离等的步骤,有效解决了六氯丁二烯库存高带来的四氯乙烯限产瓶颈,将六氯丁二烯转化为六氯乙烷,能够达到40~50%转化率,并且将六氯乙烷作为新的一种可销售产品出售,变废为宝,不仅增加了销售收益,有效解决副产品堆积没法处理的问题,对四氯乙烯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360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75696.1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17/10 , C07C19/03 , C07C19/04 , C07C19/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10 , C07C19/03 , C07C19/04 , C07C19/041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二氯甲烷产出比例的催化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器,反应器的下段为反应热点腔,反应器的上段为汽化腔,在反应热点腔的侧边设置有一氯甲烷进料口、氯气进料口和催化剂进料管,一氯甲烷和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热点腔内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其最终产物以液态的形式在反应热点腔上端的溢流管排出,最终产物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以及少量的一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本发明通过在返混液中加入一氯甲烷,提高了反应热点区的一氯甲烷的浓度,保证反应器内部的反应向生产二氯甲烷的方向进行,从而使最终产物中二氯甲烷的产出比例提高到6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68897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42701.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质含粉尘的真空负压抽吸装置,解决了因杂质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存在设备运行成本较高、操作量大的问题,包括旋风分离器主体,所述旋风分离器主体的底端连通有下料管,所述旋风分离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清理机构,本发明通过旋风分离器主体、除雾器主体、真空缓冲罐主体与爪式真空泵,可适用于含粉尘、液相等尾气系统的负压抽吸,整体设备结构简单,系统组成合理,运行高效,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清理机构与敲击机构,可避免旋风分离器主体内壁粘附有杂质而影响正常使用,通过设置分散机构,可避免旋风分离器主体底端的下料管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6265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550988.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7/185 , B01J37/08 , B01J37/16 , C07C19/01 , C07C17/2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催化剂包括零价铁和磷共改性碳材料,其包括作为载体的碳材料、负载于载体上的作为活性组分的零价铁,以及形成于碳材料表面的磷酸酯官能团。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亚铁盐和有机磷对碳材料进行共同改性,获得用于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固相反应连续生产1,1,1,3‑四氯丙烷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在碳材料载体上集成了活性组分零价铁和助组分磷酸酯官能团,摆脱了传统间歇釜式反应对液态催化助剂的依赖,实现了1,1,1,3‑四氯丙烷在气固相固定床反应器上的连续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804116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758104.4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氯乙烯急冷粗分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顶部分别连通有进气管和出气管,且塔底设有用于液体排放的排放口,所述塔体内安装有用于三氯乙烯反应产物粗分且能够方便液体收集提高分离效率的气液分离组件,本发明通过气液分离器组件内的冷却组件能够有效的将混合气体急速冷却至沸点以下进行液化,并通过螺旋壳与轨道管的相互配合,使得气液分离更加彻底,同时通过分离组件将凝结成水珠的液体进行快速收集,提高液体收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36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875696.1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宁波巨化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17/10 , C07C19/03 , C07C19/04 , C07C19/041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二氯甲烷产出比例的催化氯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反应器,反应器的下段为反应热点腔,反应器的上段为汽化腔,在反应热点腔的侧边设置有一氯甲烷进料口、氯气进料口和催化剂进料管,一氯甲烷和氯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应热点腔内反应,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其最终产物以液态的形式在反应热点腔上端的溢流管排出,最终产物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以及少量的一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本发明通过在返混液中加入一氯甲烷,提高了反应热点区的一氯甲烷的浓度,保证反应器内部的反应向生产二氯甲烷的方向进行,从而使最终产物中二氯甲烷的产出比例提高到60%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