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136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32381.1
申请日:2024-07-30
申请人: 天津中铁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G01M10/00
摘要: 本发明提出水‑力交互式隧道三维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隧道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水压加载系统,其用于为模型箱的多个目标点位加载不同压力的水流;围压加载系统,其用于以点加载或面加载的方式为模型箱的顶部和侧面分别施加竖向载荷和侧向载荷;模型箱,其用于容纳土体并显示水流路径;数据采集系统,其用于获取模型箱内传感器的数据,并采集试验过程中的水流路径图像和土体变化图像;控制系统,其用于对水压加载系统加载的水压力、以及围压加载系统加载的竖向载荷和侧向载荷进行控制,并获取数据采集系统回传的传感器数据、水流路径图像和土体变化图像。本发明对模型箱及土体施加多种变量因素,得到更加准确的模型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4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376428.X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16/02 , E02D29/045 , E01D22/00 , C04B111/20 , E01D10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纤化纤维素的UHPC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UHPC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水泥1377~1577份、钢纤维35~43份、硅灰120~180份、微纤化纤维素0.6‑1.0份、水410~510份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3.8‑4.8份。本发明采用离解能更高的氢键取代了原本水化硅酸钙(C‑S‑H)中存在的离解能较弱的范德华键,使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体在遭受破坏而发生水化产物的解离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体的强度,进而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侵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7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61381.2
申请日:2024-03-0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111/40 , C04B111/72 , C04B111/20 , C04B111/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水泥基隧道脱空病害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轻质高强水泥基隧道脱空病害修复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280~320份、胶凝材料850~950份、超细粉煤灰漂珠320~400份、减水剂4~6份、减缩剂8~12份;所述胶凝材料包括水泥和硅灰,所述硅灰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0wt%。本发明得到的修复材料具有轻质高强、低导热、低收缩率的性能,同时与既有衬砌结构界面相容性好,可以有效对隧道结构空洞进行整治。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5202.4
申请日:2024-03-06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38/08 , C04B111/40 , C04B111/2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病害的轻质高强水泥基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水172~304份;胶凝材料410~842份;超细粉煤灰漂珠346~350份;粗骨料940‑950份;细骨料800‑820份;减水剂3.6~5.4份;硅烷低聚物4‑5份;聚乙烯纤维5.3~5.7份;所述胶凝材料中包括质量百分数为5%‑10%的硅灰。该修复材料在性能方面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流动性好、导热率低以及与隧道结构界面粘结强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1529.7
申请日:2023-12-21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侵彻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60~520份、硅灰36~52份、粉煤灰36~52份、细骨料800~1000份、粗骨料800~1000份、钢纤维39~78份、水120~130份和高效减水剂5~10份。本发明将不同粒径的碳化硅骨料成功引入到传统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利用碳化硅骨料高强高硬的特性与合适的级配方案,有效提高了传统超高性能混凝土抗高速冲击爆炸性能。在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强度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抗侵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83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30924.5
申请日:2024-07-12
申请人: 山东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基材料抗非刚性弹侵彻性能评估方法,属于设计优化、验证或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步骤:将水泥基材料看作多相材料,分别检测各相的洛氏硬度,计算各相的等效长度;加权获得水泥基材料的有效硬度;检测非刚性弹体的洛氏硬度,作为有效硬度;计算非刚性弹体的有效硬度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对硬度;检测不同相对硬度的水泥基材料和非刚性弹体组合的抗侵彻性能和弹体变形程度,并建立抗侵彻性能和弹体变形程度分别与相对硬度的关联关系。本发明建立的表征体系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材料组成及性能复杂的水泥基材料在非刚性弹体作用下的抗侵彻性能,包括侵彻深度和开坑直径,以及弹体自身的损伤情况,如弹体长度、弹体直径及弹体质量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84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614205.2
申请日:2024-05-17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18/16 , C04B22/06 , C04B20/00 , C04B40/04 , E21D11/08 , E21D11/10 , E02D29/045 , E02B9/06 , C04B111/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富水地层地下工程的抗裂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得:水泥550~650份、粉煤灰140~180份、硅灰120~150份、煅烧盾构渣土200~300份、微米级氧化镁30~50份、纳米级氧化镁30~50份、流变改性材料30~50份、轻质骨料800~1000份、减水剂4~8份和水50~200份;流变改性材料,流动度比为106%。本发明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分别掺入煅烧盾构渣土、微米/纳米级氧化镁和轻质骨料,能有效抑制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减少裂纹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376428.X
申请日:2024-03-29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16/02 , E02D29/045 , E01D22/00 , C04B111/20 , E01D10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纤化纤维素的UHPC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UHPC由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的原料制得:水泥1377~1577份、钢纤维35~43份、硅灰120~180份、微纤化纤维素0.6‑1.0份、水410~510份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3.8‑4.8份。本发明采用离解能更高的氢键取代了原本水化硅酸钙(C‑S‑H)中存在的离解能较弱的范德华键,使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体在遭受破坏而发生水化产物的解离时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基体的强度,进而提高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侵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1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09783.1
申请日:2023-11-13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超高性能混凝土包括如下组分:水泥400~500份、硅灰40~50份、水129~149份、烧结铝矾土细骨料839~1039份、烧结铝矾土粗骨料1042~1242份、平直型黄铜镀锌钢纤维34~44份和减水剂5.2~6.2份。通过减少水泥等胶凝材料的用量,能够在减少材料水化放热和收缩干裂。添加烧结铝矾土骨料提供更高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硬度和吸水能力。抗压强度可达到210.2MPa、弹性模量可达到108.8GPa、硬度达到87HR15T。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80435.4
申请日:2024-04-22
申请人: 山东大学
IPC分类号: C04B28/04 , C04B24/42 , C04B14/48 , C04B11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烷改性的抗侵彻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型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417‑1517份、硅灰135‑165份、镀铜平直钢纤维35‑43份、硅烷6‑10份、消泡剂0.2‑0.6份、水410‑510份,且硅烷的分子结构为:#imgabs0#。本发明将硅烷引入到超高性能混凝土基体中对混凝土进行改性,硅烷水化后与C‑S‑H联合形成硅烷‑C‑S‑H共价键(离解能为628 kJ/mol),取代了范德华力(离解能为0.4‑4 kJ/mol),有效提高了传统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和抗高速冲击爆炸性能,使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强度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抗侵彻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