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1719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99800035.3

    申请日:1999-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7/02 F25B25/005 F25B29/003 F25B2400/22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连接压缩机(2)、加热用热交换器(3)放热部(3A)、电动膨胀阀(4)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吸热部(5A),构成1级制冷剂回路;连接泵(11)、加热用热交换器(3)吸热部(3B)、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电动阀(13)、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放热部(5B),构成2级制冷剂回路(10)。从泵(11)吐出的液体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吸热部(3B)蒸发,经电动阀(13)减压,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冷凝。该气体制冷剂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放热部(5B)冷凝并返回泵(11)。

    热输送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0803A

    公开(公告)日:1998-12-02

    申请号:CN96197866.X

    申请日:1996-10-24

    Abstract: 由气体配管(6)和液体配管(7)将可以与1次侧致冷剂回路(A)的1次侧热源热交换器(12)进行热交换的2次侧热源热交换器(1)和室内热交换器(3)相连结。在液体配管(7)上,连结着储存有液体致冷剂的箱(T)的下端。在箱(T)的上端,连结着加减压机构(18)。在箱(T)的相对于液体配管(7)的连结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单向阀(CV1、CV2)。由加减压机构(18),交替地在使箱(T)内为高压状态和为低压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为高压作用时,从箱(T)将液体致冷剂供给到室内热交换器(3)上,而在为低压作用时,从2次侧热源热交换器(1)将液体致冷剂回收到箱(T)中,由此在2次侧致冷剂回路(B)上使致冷剂产生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