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机组及制冷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097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80053327.3

    申请日:2021-06-18

    Abstract: 在使第一压缩机(21)、第二压缩机(22)以及第三压缩机(23)运转的运转中,在满足相当于中间流路(18)的压力的中间压力比规定值高的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01)执行使第三压缩机(23)的转速增大的第一动作。

    制冷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850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680046138.2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压缩机控制部(83)对压缩机(21a)的运转频率(FQ)进行控制,使得在冷却运转下被压缩机(21a)吸入的制冷剂的温度达到目标蒸发温度(Te)。目标温度设定部(84)构成为:在从开始冷却运转时算起到经过用以使库内温度(Tr)降低的降温期间(PD)为止的这段期间,将目标蒸发温度(Te)设定成比库内设定温度(Tset)低的基准温度(Teref);在经过降温期间(PD)后,若取决于利用侧机组(12)处于冷却状态的这一期间的压缩机(21a)的运转频率(FQ)的频率指标值(FQi)超过预先设定好的基准值(FQref),就对目标蒸发温度(Te)进行补正以使目标蒸发温度(Te)高于基准温度(Teref)。

    空调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9195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80036102.5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提供一种空调装置,能够通过冷却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来适当地控制流过蒸发器的制冷剂的过热度。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12)、室外冷凝器(13)、冷却膨胀阀(14)、蒸发器(15)、将它们以该顺序连接的冷却回路(11)、再热路径(21)、室内冷凝器(22)、再热膨胀阀(23)以及控制装置(30),控制装置(30)具有:冷却控制部(31),通过冷却膨胀阀(14)的开度控制来调节蒸发器(15)的制冷剂循环量,从而调节流过蒸发器(15)后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再热控制部(32),通过再热膨胀阀(23)的开度控制来调节室内冷凝器(22)的制冷剂循环量,从而调节室温,再热膨胀阀(23)根据能够通过冷却膨胀阀(14)调节过热度的蒸发器(15)中的冷却能力与室内冷凝器(22)中的再热能力的比率来设定通过再热控制部(32)控制的开度的上限。

    船舶用制冷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5619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693335.5

    申请日:2016-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用制冷装置,其包括水冷式冷凝器,就该船舶用制冷装置而言,即使在冷却管发生了穿孔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制冷剂回路的构成设备受损。在安装于船舶上并包括由压缩机构(30)、水冷式冷凝器(40)、膨胀机构(50)及蒸发器(60)依次连接而成的制冷剂回路(20)的空调装置(10)中,设置有异常判断部(81)和异常时动作部(82),异常判断部(81)对是否处于在冷凝器(40)中制冷剂室(S1)内的制冷剂正朝冷却管(42)内泄漏的异常状态进行判断,若该异常判断部(81)判断为处于异常状态,异常时动作部(82)就进行用以避免冷却水从冷却管(42)进入制冷剂回路(20)的规定的异常时动作。

    冷冻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692C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99803323.5

    申请日:1999-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F25B2400/22

    Abstract: 利用通过第1制冷剂换热器(5A)将高温侧制冷器回路(3)和低温侧制冷剂回路(4)连接在一起而构成为二元冷冻循环的且用在冷冻设备(6)上的第1冷冻回路(1)、所构成的冷冻循环与第1冷冻回路(1)的冷冻循环不同的第2冷冻回路(2)以及被连接在低温侧制冷剂回路(4)上的第2制冷剂换热器(5B)。通过连接管(41,42)将第2制冷剂换热器(5B)连接在第2冷冻回路(2)的液管(36a)和吸入侧气管(36b)上,且设有能根据需要使第2冷冻回路(2)中的制冷剂经由连接管(41,42)流向第2制冷剂换热器(5B)中的第1切换机构(43,44),这样就是在用在陈列柜等上的进行二元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中的热源机器(11)停转的情况下,也仍可使冷冻运转继续进行下去。

    二元冷冻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20205A

    公开(公告)日:2001-10-31

    申请号:CN99811499.5

    申请日:1999-09-29

    Abstract: 一种二元冷冻装置,高温侧制冷剂回路20和第1低温侧冷冻回路采用制冷剂循环可逆向的结构。高温侧冷冻回路20的储存室25具有:与冷凝器22连通且在容器2a内的开口端位于容器2a内上部的第1导管2b、以及与制冷剂热交换器连通且在容器2a内的开口端位于容器2a内的底部的第2导管2c。而第1低温侧冷冻回路的储存室具有与制冷剂热交换器连通且容器内的开口端位于容器内底部的第1导管、及与蒸发器连通且容器内的开口端位于容器内底部的第2导管。在第1低温侧冷冻回路上的制冷剂热交换器和储存室之间设有只在制冷剂循环为逆向循环时供二次制冷剂通过的减压通道。在减压通道上,设有口径小于通道口径的开闭阀。

    制冷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18145A

    公开(公告)日:2001-10-17

    申请号:CN00801448.5

    申请日:2000-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39/16 F25B31/004 F25B2400/075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在各自容量不同的压缩机(1A、1B)的吸入线路(X)中,设有回油机构(Z),可使从吸入气体制冷剂中分离的制冷机油优先回流到所述压缩机(1A、1B)中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并附设回油通道(117),其将所述压缩机(1A、1B)的排出配管(115)上的油分离器(116)中分离的制冷机油和吸入气体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回流到所述压缩机(1A、1B)中的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并在由油分离器(116)分离后的制冷机油及吸入气体制冷剂中的制冷机油优先返回到最小容量的压缩机(1A)后,利用圆顶腔的内压差而从该压缩机(1A)依次回流到内压低的压缩机(1B)。

    冷却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03470A

    公开(公告)日:2001-07-11

    申请号:CN99806697.4

    申请日:1999-07-22

    Abstract: 一种冷冻装置,包括:具有多个制冷剂热交换器的热源侧制冷剂回路和多个利用侧制冷剂回路。热源侧制冷剂回路的室外压缩机吐出侧和吸入侧分别与高压气体配管和低压气体配管连接,室外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液体一侧与液体配管连接。各制冷剂交换器一端与液体配管连接,另一端可由三通阀切换为与高压气体配管连通的状态或与低压气体连通的状态。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一端与液体配管连接,另一端可由三通阀切换为与高压气体配管连通的状态或与低压气体连通的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