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506962.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李萌 , 张传业 , 吴美仪 , 马彩华 , 孙家斌 , 张芳 , 董婧 , 韩方鑫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邓平纠 , 周存露 , 康君峰 , 银博宇 , 郑杨 , 韩学智 , 李汉龙 , 孔铭 , 张瑞奇 , 黄燕儒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漂浮物疏导的峡谷型堤坝,涉及水利工程及海岸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岸基防护堤坝,以岸基为起点,设置于水域漂浮物危害敏感保护目标的上游;对称型的防护堤坝,设置于岸基防护堤坝外侧并相对于岸基防护堤坝的对称型修筑,所述对称型的防护堤坝相对于岸基防护堤坝等长设置或不等长设置,所述对称型的防护堤坝与岸基防护堤坝构成截面渐缩的喇叭口形状坝体;交通桥架设于防护堤坝峡谷型出口处之上以利于交通;本发明使得漂浮物能够自动迅速抵达坝体的峡谷型出口处,并以较快的流速输送至下游,而远离堤坝内的敏感保护目标,大大提高了对于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效果,适用于水域中漂浮物的疏导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996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97048.5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调节的海洋动态脐带缆拉弯组合疲劳实验装置,包括摆头装置、可移动框架、实验脐带缆、拉伸加载装置、弯曲加载装置以及人工地面基础。实验装置通过一端的可移动框架及拉伸加载装置对脐带缆施加恒定的拉伸荷载,另一端通过两个三可移动框架、摆头装置及弯曲加载装置施加循环弯曲荷载,来模拟脐带缆在实际海洋环境及浮体运动下的受力情况,从而验证动态脐带缆在实际服役过程中的疲劳寿命。本实验机采用分布式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根据不同长度、不同口径的对象进行拆装,具有安装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400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14765.2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60R19/02
Abstract: 一种表面纳米技术局部处理的薄壁吸能管,属于汽车碰撞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薄壁吸能管结构表面局部纳米技术处理,包括局部分布的沿轴向和环向的间隔条带状或间隔片状纳米化区域和布局设计,还包括单个局部纳米化表面形状和纳米化程度的设计。并将薄壁吸能管分成一到三个区段和过渡区段,每个区段采用不同的表面纳米化布局设计。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通过薄壁吸能管表面纳米局部处理,达到诱导薄壁管特定的屈曲模态及发展路径,实现在受冲击下分区段吸能,并提高薄壁管的吸能效果。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使吸能管结构和工艺简单,保持原薄壁管的外观,并具有稳定性和可控性优点。能应用于包括汽车吸能结构,抗撞安全设备以及其它运载工具吸能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23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842153.3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NO2气体传感器的微花状In2O3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敏感材料领域。首先,配置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加入氯化铟、十二烷基硫酸钠、尿素,搅拌溶解后密封于容积反应釜中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加热温度为140‑150℃,加热时间为15‑25小时,得到沉淀物,离心、洗涤、干燥后,在空气中进行煅烧得到产物。In2O3材料形貌为微花状,微花状结构是由厚度约为200‑300nm、边长为3‑13μm的正六边形In2O3薄片,及生长在正六边形表面,直径为200nm左右的纳米棒组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现。根据制得的微花状In2O3材料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可以在较低的工作温度下(100℃)对ppb量级的NO2实现高灵敏、高选择的检测;此外,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长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62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352679.7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16L9/12 , F16L59/02 , F16L57/00 , F16L23/032 , F16L23/024 , F16L23/18 , B29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温差能转换的复合夹层保温管道,属于复合管道设计制造领域。包括管道外管、保温结构HALF管、管道内管、接头、管套、卡箍。复合夹层保温管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每两节管道相连处采用橡胶垫片相隔以保证密封性。复合夹层保温管道整体为复合夹层结构,整体分为三层,包括管道内管、中间层和管道外管。本发明所提出的复合管道结构可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保证管道的加工质量;管道接头处的外层玻璃钢管采用波纹变截面设计,该接头连接结构更安全可靠;复合夹层保温管道质量小,降低运输成本,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也减小对海洋平台的负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8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506962.4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游奎 , 李萌 , 张传业 , 吴美仪 , 马彩华 , 孙家斌 , 张芳 , 董婧 , 韩方鑫 , 刘心田 , 王绍军 , 邓平纠 , 周存露 , 康君峰 , 银博宇 , 郑杨 , 韩学智 , 李汉龙 , 孔铭 , 张瑞奇 , 黄燕儒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于漂浮物疏导的峡谷型堤坝,涉及水利工程及海岸工程领域,本发明包括:岸基防护堤坝,以岸基为起点,设置于水域漂浮物危害敏感保护目标的上游;对称型的防护堤坝,设置于岸基防护堤坝外侧并相对于岸基防护堤坝的对称型修筑,所述对称型的防护堤坝相对于岸基防护堤坝等长设置或不等长设置均可,所述对称型的防护堤坝与岸基防护堤坝构成截面渐缩的喇叭口形状坝体;交通桥架设于防护堤坝峡谷型出口处之上以利于交通;本发明使得漂浮物能够自动迅速抵达坝体的峡谷型出口处,并以较快的流速输送至下游,而远离堤坝内的敏感保护目标,大大提高了对于敏感保护目标的保护效果,适用于水域中漂浮物的疏导和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9159854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800059.7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于水下拆装的传感器固定装置,其属于锚链上设备拆装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锚链连接结构、传感器连接结构和锁紧结构,锚链连接结构包括锚链连接圆盘、锚链延伸支架等,传感器连接结构包括传感器连接圆盘、支撑肋板和传感器延伸支架等。传感器延伸支架自上而下的卡在锚链连接结构的锚链延伸支架上,然后将固定板和固定卡槽通过螺栓穿过传感器延伸支架,起到夹紧的作用。在固定板中心单独使用螺栓与传感器延伸支架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最后将双销轴穿过传感器延伸支架、固定板,末端插进双销轴预留孔上,头端卡紧在固定卡槽上。该装置用于在水下环境中对传感器进行快速拆装,且可保证传感器在水中固定时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5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30670.6
申请日:2017-04-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B82Y30/00 , C01G19/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4 , H01M4/48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交一种石墨烯/二氧化锡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室温下,将氧化石墨烯与四氯化锡溶入去离子水中后,加入水合肼,搅拌均匀后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进行微波水热反应,产物清洗后得到石墨烯/二氧化锡量子点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二氧化锡量子点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作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微波水热法,一步实现氧化石墨烯的还原与复合材料的制备,操作简单,制备迅速,有效避免氧化石墨烯的二次还原;二氧化锡量子点可以有效地避免石墨烯的二次堆积;二氧化锡量子点原位生长在石墨烯片上,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学性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72955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57756.1
申请日:2015-04-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D11/00
Abstract: 一种深水平台锚链传感器ROV水下快速安装与更换装置,属于一种海洋平台设备,是在深海平台锚链上通过水下机器人ROV实现无人安装和更换传感器。该装置包括上框架、下框架、传感器承重与定位筒和锁紧机构,上框架与下框架用锁紧机构固定在锚链上,传感器承重与定位筒通过自身卡紧设计与上框架配合而固定在上框架上;下框架采用中空的矩形截面结构,而上框架采用折弯钢板与圆筒焊接在一起的结构,传感器承重与定位筒采用带有与水下机器手相配合的把手的筒形结构,筒体将传感器密封并实现抗外压的功能。该传感器固定装置结构简单,便于ROV在水下快速安装以及更换自容式传感器,并保证安装精度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62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352679.7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F16L9/12 , F16L59/02 , F16L57/00 , F16L23/032 , F16L23/024 , F16L23/18 , B29D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温差能转换的复合夹层保温管道,属于复合管道设计制造领域。包括管道外管、保温结构HALF管、管道内管、接头、管套、卡箍。复合夹层保温管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在每两节管道相连处采用橡胶垫片相隔以保证密封性。复合夹层保温管道整体为复合夹层结构,整体分为三层,包括管道内管、中间层和管道外管。本发明所提出的复合管道结构可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保证管道的加工质量;管道接头处的外层玻璃钢管采用波纹变截面设计,该接头连接结构更安全可靠;复合夹层保温管道质量小,降低运输成本,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也减小对海洋平台的负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