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1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10139384.5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碳部件、其制造方法、和渗碳部件用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渗碳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渗碳部件,其特别地具有优异的中循环疲劳强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渗碳部件,其包括通过对钢进行渗碳处理而形成的渗碳处理层,所述钢包括,以质量%计:0.15%至0.25%的C、0.15%以下的Si、0.4%至1.1%的Mn、0.8%至1.4%的Cr、0.25%至0.55%的Mo、0.015%以下的P和0.035%以下的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钢满足以下关系:0.10≤[Mo]/(10[Si]+[Mn]+[Cr])≤0.40,其中[M]表示以质量%计的元素M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374682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10143126.X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36 , C21D1/06 , C21D6/002 , C21D6/004 , C21D9/0068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式无级变速机滑轮用钢和带式无级变速机滑轮。一种由铬钢或铬钼钢制成的带式无级变速机滑轮用钢,其具有满足关于Mn、Ni、Cr、Mo、Si、Nb和Ti的质量%的预定式的组分组成。所述滑轮用钢包含以质量%计的以下元素作为必要添加元素:0.15%至0.25%的C、0.40%至1.00%的Mn、大于1.80%且2.20%以下的Cr、0.005%至0.030%的N和0.010%至0.060%的Al,包含以质量%计的以下元素作为任意添加元素:0.20%以下的Si、0.03%以下的P、0.05%以下的S、0.3%以下的Cu、0.3%以下的Ni和0.2%以下的Mo,其中剩余物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248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410178233.0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碳共渗的曲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氮碳共渗的曲轴的制造方法,所述氮碳共渗的曲轴通过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进行锻造和机械加工,并且进一步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至少进行应变释放热处理和随后的氮碳共渗处理而获得,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包含作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10%‑0.40%的C;0.10%‑1.0%的Si;1.0%‑2.0%的Mn;0.05%‑0.40%的Mo;以及0.05%‑0.40%的V,并且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可选择地进一步包含作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01%‑0.1%的S;0.005%‑0.2%的Ti;0.001%‑0.03%的Al;0.50%以下的Cr;0.5%以下的Cu;以及0.5%以下的Ni,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131248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178233.0
申请日:2014-04-29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氮碳共渗的曲轴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氮碳共渗的曲轴的制造方法,所述氮碳共渗的曲轴通过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进行锻造和机械加工,并且进一步将贝氏体型非调质钢至少进行应变释放热处理和随后的氮碳共渗处理而获得,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包含作为必需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10%-0.40%的C;0.10%-1.0%的Si;1.0%-2.0%的Mn;0.05%-0.40%的Mo;以及0.05%-0.40%的V,并且贝氏体型非调质钢可选择地进一步包含作为任意添加元素的,以质量%计:0.01%-0.1%的S;0.005%-0.2%的Ti;0.001%-0.03%的Al;0.50%以下的Cr;0.5%以下的Cu;以及0.5%以下的Ni,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09951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139384.5
申请日:2014-04-08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渗碳部件、其制造方法、和渗碳部件用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渗碳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的渗碳部件,其特别地具有优异的中循环疲劳强度。本发明提供一种渗碳部件,其包括通过对钢进行渗碳处理而形成的渗碳处理层,所述钢包括,以质量%计:0.15%至0.25%的C、0.15%以下的Si、0.4%至1.1%的Mn、0.8%至1.4%的Cr、0.25%至0.55%的Mo、0.015%以下的P和0.035%以下的S,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所述钢满足以下关系:0.10≤[Mo]/(10[Si]+[Mn]+[Cr])≤0.40,其中[M]表示以质量%计的元素M的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280016737.1
申请日:2012-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32 , C21D1/25 , C21D9/0068 , C21D9/46 , C21D2211/004 , C21D2211/005 , C21D2211/009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性和韧性优异的用于带型CVT的钢带用构件,以及提供该构件的冷冲用钢。本发明是包含满足10.8[C]+5.6[Si]+2.7[Mn]+0.3[Cr]+7.8[Mo]+1.4[V]≤13的成分组成的钢的冷冲用钢。该钢包含以下成分组成:作为必需添加元素的0.50质量%~0.70质量%的C、0.03质量%~0.60质量%的Si、0.50质量%~1.00质量%的Mn、0.20质量%~1.00质量%的Cr、0.01质量%~0.10质量%的Ti和0.0005质量%~0.0050质量%的B,作为可选添加元素的0.025质量%以下的P和0.015质量%以下的S,和作为剩余成分的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将该钢加热并保持在奥氏体单相温度范围内、然后以预定速度进行冷却以使微细碳化物分散在主要为铁素体+珠光体的混合结构中而获得了一种结构,该结构提供了88HRB以下的硬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