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33536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10064138.3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2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3C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渗碳处理机器零件,其不存在由于碳的过度引入而导致边缘形状部分强度下降的问题。该机器零件是通过加工表面硬化钢并通过真空渗碳进行渗碳处理制得的,该表面硬化钢基本上由以下合金组分构成:以重量%计,C:0.1-0.3%,Si:0.5-3.0%,Mn:0.3-3.0%,P:最高0.03%,S:最高0.03%,Cu:0.01-1.00%,Ni:0.01-3.00%,Cr:0.3-1.0%,Al:最高0.2%及N:最高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如下条件:[Si%]+[Ni%]+[Cu%]-[Cr%]>0.5%。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7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602882.4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R‑Fe‑B磁体的方法,包括:制备由包含稀土元素R、Fe和B的R‑Fe‑B烧结体或R‑Fe‑B热变形体制成的基材;使多个各自由包含一种或多种重稀土元素RH的含RH材料制成的岛状含RH体与基材表面上的预定区域接触,使得含RH体占据该预定区域的面积的50%以上,并且相邻的含RH体之间设置有1mm以上且为基材所需的扩散距离以下的间隙;以及将与含RH体接触的基材加热到预定温度,在该温度下,含RH体中包含的重稀土元素RH通过基材的晶界扩散到基材中。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480032552.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4 , C21D1/06 , C21D1/773 , C21D6/002 , C21D6/005 , C21D6/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部件,其通过将钢加工为部件形状并进行渗碳而获得,以质量计,所述钢具有主要由如下成分构成的组成:0.10%至0.40%的C;0.05%至2.00%的Si;0.30%至2.00%的Mn;0.30%至3.00%的Cr;0.025%以下的N;以及0.020%至0.100%的Al、0.01%至0.20%的Nb、以及0.005%至0.20%的Ti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作为通过氮化作用形成钉扎颗粒的钉扎颗粒形成元素;以及任选地,0.80%以下的Mo,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距部件表面达50μm的部件表层的晶粒度级别数大于5,并且距表面的深度为3mm以上的部件内部的晶粒度级别数为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227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04776.3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6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60 , C23C8/2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以下问题:即提供冷锻性和硬化性优异的表面硬化钢以及由其获得的渗碳部件。该表面硬化钢满足以下关系式(1):σMAX<12.8×DI+745关系式(1),其中DI为通过乔米尼末端淬透性试验确定的值,σMAX(MPa)是按照以下方式确定的最大变形阻力:从经受了球化退火的材料中切出尺寸为15mm(直径)×22.5mm的试验片,并在保持各试验片的端面被约束的状态下以70%的压缩比进行冷压使其变形。所述渗碳部件是通过对表面硬化钢进行渗碳淬火而获得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92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07060.1
申请日:2013-01-09
IPC: H01F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0004 , B21C23/085 , B29C47/0023 , B29C47/0066 , B29C47/20 , B29C47/92 , B29C2947/92704 , B29K2995/0008 , B30B11/221 , H01F41/028
Abstract: 永磁体的制造方法。在芯轴被插入到形成在挤出模具中的通孔内的状态下,通过利用加压冲头对被填充在通孔内的预制成型体进行加压,将预制成型体挤入到在通孔的内表面与芯轴的外表面之间限定出的填充空间内。结果,形成以在周向上彼此隔开的方式形成有沿挤出方向延伸的多个应力集中部的筒状挤出成型体。接着,施加外力至如此获得的挤出成型体以由此在应力集中部处将挤出成型体断开成多个永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198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310007060.1
申请日:2013-01-09
IPC: H01F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0004 , B21C23/085 , B29C47/0023 , B29C47/0066 , B29C47/20 , B29C47/92 , B29C2947/92704 , B29K2995/0008 , B30B11/221 , H01F41/028
Abstract: 永磁体的制造方法。在芯轴被插入到形成在挤出模具中的通孔内的状态下,通过利用加压冲头对被填充在通孔内的预制成型体进行加压,将预制成型体挤入到在通孔的内表面与芯轴的外表面之间限定出的填充空间内。结果,形成以在周向上彼此隔开的方式形成有沿挤出方向延伸的多个应力集中部的筒状挤出成型体。接着,施加外力至如此获得的挤出成型体以由此在应力集中部处将挤出成型体断开成多个永磁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339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480037046.9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22 , C21D1/06 , C21D9/0068 , C21D9/28 , C21D9/32 , C21D9/40 , C21D2211/004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部件,其中渗碳后,对于每1mm2的原始奥氏体晶粒的晶界面积,全部析出物颗粒TiC、AlN和ZrC的量为4.5×10-10mol以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将钢材加工为部件形状并对其进行渗碳而获得的渗碳部件,其中以质量%计,所述钢材的组成包含:0.10%至0.30%的C;0.01%至1.50%的Si;0.40%至1.50%的Mn;0.10%的S;0.03%以下的P;0.05%至1.00%的Cu;0.05%至1.00%的Ni;0.01%至2.00%的Cr;0.01%至0.50%的Mo;0.001%以下的Nb;0.005%至0.050%的s-Al;0.005%至0.030%的N;以及0.001%至0.150%的Ti和/或0.001%至0.300%的Zr,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Ti、Zr和N含量[Ti]、[Zr]和[N]满足下式(1)。|[Ti]/47.9+[Zr]/91.2-[N]/14|/100≤3.5×10-6mol/g…式(1)。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2552.9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34 , C21D1/06 , C21D1/773 , C21D6/002 , C21D6/005 , C21D6/008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渗碳部件,其通过将钢加工为部件形状并进行渗碳而获得,以质量计,所述钢具有包含如下成分的组成:0.10%至0.40%的C;0.05%至2.00%的Si;0.30%至2.00%的Mn;0.30%至3.00%的Cr;0.025%以下的N;以及0.020%至0.100%的Al、0.01%至0.20%的Nb、以及0.005%至0.20%的Ti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作为通过氮化作用形成钉扎颗粒的钉扎颗粒形成元素;余量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距部件表面达50μm的部件表层的晶粒度级别数大于5,并且距表面的深度为3mm以上的部件内部的晶粒度级别数为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1033536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610064138.3
申请日:2006-08-24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8/22 , C22C38/001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3C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渗碳处理机器零件,其不存在由于碳的过度引入而导致边缘形状部分强度下降的问题。该机器零件是通过加工表面硬化钢并通过真空渗碳进行渗碳处理制得的,该表面硬化钢基本上由以下合金组分构成:以重量%计,C:0.1-0.3%,Si:0.5-3.0%,Mn:0.3-3.0%,P:最高0.03%,S:最高0.03%,Cu:0.01-1.00%,Ni:0.01-3.00%,Cr:0.3-1.0%,Al:最高0.2%及N:最高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满足如下条件:[Si%]+[Ni%]+[Cu%]-[Cr%]>0.5。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22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80004776.3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大同特殊钢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06 , C22C38/00 , C22C38/001 , C22C38/002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4 , C22C38/60 , C23C8/22 , C23C8/80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以下问题:即提供冷锻性和硬化性优异的表面硬化钢以及由其获得的渗碳部件。该表面硬化钢满足以下关系式(1):σMAX<12.8×DI+745关系式(1),其中DI为通过乔米尼末端淬透性试验确定的值,σMAX(MPa)是按照以下方式确定的最大变形阻力:从经受了球化退火的材料中切出尺寸为15mm(直径)×22.5mm的试验片,并在保持各试验片的端面被约束的状态下以70%的压缩比进行冷压使其变形。所述渗碳部件是通过对表面硬化钢进行渗碳淬火而获得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