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0175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5142.0

    申请日:2006-01-31

    Abstract: 当由于转子(3)的旋转而使得叶片(4)通过形成于壳体(2)上的供油槽(13)时,形成于转子的轴部(3B)的供油通路的分支通路(12a)与上述供油槽(13)连通,润滑油经由该供油槽(13)流入到泵室(2A)中。并且,由于第1空间(A)和第2空间(B)之间的压力差而流入到第2空间中的润滑油被向叶片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喷出,并被喷出到之后通过的叶片上,所以能利用润滑油迅速进行叶片和泵室之间的密封。即使在润滑油没有充分供给到泵室内的状态下,也能迅速发挥叶片泵本来的性能。

    叶片泵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20174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680005141.6

    申请日:2006-01-31

    Abstract: 在壳体(2)的轴承部(2B)的上方形成有与泵室(2A)连通的供油槽(12),在相对于该供油槽沿着轴承部旋转90度的位置上形成有与外部气体连通的外部气体槽(14)。在转子(3)的轴部(3B)上形成有从沿着其轴向形成的油通路(11)向轴部的直径方向分支的分支通路(11a)、和在与该分支通路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外部气体通路(13)。并且,在分支通路和供油槽连通的同时,外部气体通路和外部气体槽也连通,在转子停止时油通路和供油槽连通的情况下,借助从外部气体通路流入的外部气体解除泵室的负压,防止润滑油大量流入泵室中。能够降低在转子停止时流入到泵室内的润滑油的量而防止叶片的破损,并且能抑制由于转子的旋转而消耗的润滑油的量。

    叶片泵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2017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80005141.6

    申请日:2006-01-31

    Abstract: 在壳体(2)的轴承部(2B)的上方形成有与泵室(2A)连通的供油槽(12),在相对于该供油槽沿着轴承部旋转90度的位置上形成有与外部气体连通的外部气体槽(14)。在转子(3)的轴部(3B)上形成有从沿着其轴向形成的油通路(11)向轴部的直径方向分支的分支通路(11a)、和在与该分支通路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外部气体通路(13)。并且,在分支通路和供油槽连通的同时,外部气体通路和外部气体槽也连通,在转子停止时油通路和供油槽连通的情况下,借助从外部气体通路流入的外部气体解除泵室的负压,防止润滑油大量流入泵室中。能够降低在转子停止时流入到泵室内的润滑油的量而防止叶片的破损,并且能抑制由于转子的旋转而消耗的润滑油的量。

    叶片式真空泵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57644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880012307.6

    申请日:2008-06-11

    Abstract: 叶片式真空泵(1)具有放泄槽(21),该放泄槽(21)设在将空气吸入到泵室(2)的吸气通道(11)的近旁,使叶片(6)反转时的叶片旋转方向前方侧的空间(A)与后方侧的空间(B)连通,使润滑油从该前方侧的空间(A)放泄到后方侧的空间(B)。上述放泄槽(21)设在侧板(4)上,而且,上述叶片(6)反转时成为叶片的旋转方向后方侧的上述放泄槽的壁面(21A)成为开口侧比该放泄槽的底面(21B)扩大了的倾斜面。放泄槽的另一方的壁面(21C)也最好为开口侧比底面扩大了的倾斜面。与将放泄槽(21)的截面形状形成为方形截面的场合相比,能够从放泄槽(21)内顺利地排除异物、磨损粉(22)。

    叶片泵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20175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80005142.0

    申请日:2006-01-31

    Abstract: 当由于转子(3)的旋转而使得叶片(4)通过形成于壳体(2)上的供油槽(13)时,形成于转子的轴部(3B)的供油通路的分支通路(12a)与上述供油槽(13)连通,润滑油经由该供油槽(13)流入到泵室(2A)中。并且,由于第1空间(A)和第2空间(B)之间的压力差而流入到第2空间中的润滑油被向叶片旋转方向的反方向喷出,并被喷出到之后通过的叶片上,所以能利用润滑油迅速进行叶片和泵室之间的密封。即使在润滑油没有充分供给到泵室内的状态下,也能迅速发挥叶片泵本来的性能。

    送风装置
    6.
    发明公开
    送风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9810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80025016.6

    申请日:2021-03-30

    Abstract: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具备:壳体;马达,设于所述壳体内,具有能旋转的轴;两个鼓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具备叶轮,所述叶轮在圆周部按规定间隔配置有许多叶片并且所述叶轮固定于所述轴而能通过所述马达来旋转;引入口,设于所述壳体,用于将空气引入至所述两个鼓风机之间;以及排出口,以与所述两个鼓风机分别对应的方式设于壳体,将从所述引入口引入至对应的鼓风机的空气向外部排出,在所述壳体中的分别容纳所述两个鼓风机的部分中,引入空气的一侧的相反侧被封闭,以便阻止空气的流入。

    叶片泵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462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80015094.X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1 F04C25/02 F04C29/028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片泵,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空气从气体通路(13)被吸入泵腔内而增大发动机的驱动扭矩。来自供油管(12)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路(11)的轴向供油孔(11a)、直径方向供油孔(11b)、轴向供油槽(11c)被供给到泵腔(2A)。气体通路(13)设有直径方向气体孔(13a)和轴向气体槽(13b),当直径方向供油孔(11b)与轴向供油槽(11c)连通时,直径方向气体孔(13a)与轴向气体槽(13b)连通。当设所述气体通路的流路面积为S1、供油通路的流路面积为S2、供油管的流路面积为S3、直径方向供油孔的直径为d2、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轴向供油槽的宽度为L时,供油通路的流路面积S2被设定在S1<S2≤3×S1的范围,供油管的流路面积S3被设定在S2<S3≤3×S2的范围,进而,轴向供油槽宽度L被设定在d2<L<4×d2的范围。

    叶片泵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65461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080014873.8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2 F04C25/02 F04C29/023 F04C224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片泵(1)中,被供给到叶片泵(1)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路(11)的轴向供油孔(11a)、直径方向供油孔(11b)、轴向供油槽(11c)供给到泵腔(2A)。气体通路(13)由形成在转子(3)的轴部(3B)的外周面上且一端部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气体槽(13a)构成,而且该气体槽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与轴向供油槽(11c)间歇地重叠连通。由于气体通路由槽状的气体槽(13a)构成,因而与以往的装置那样把气体通路(13)由贯通孔构成的场合相比,难以引起孔眼堵塞,所以可以减小其流路面积。因此,能尽可能防止空气从气体通路被吸入泵腔内,可以防止发动机的驱动扭矩增大。

    叶片泵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5462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5094.X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1 F04C25/02 F04C29/028 F04C29/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片泵,能够尽可能地防止空气从气体通路(13)被吸入泵腔内而增大发动机的驱动扭矩。来自供油管(12)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路(11)的轴向供油孔(11a)、直径方向供油孔(11b)、轴向供油槽(11c)被供给到泵腔(2A)。气体通路(13)设有直径方向气体孔(13a)和轴向气体槽(13b),当直径方向供油孔(11b)与轴向供油槽(11c)连通时,直径方向气体孔(13a)与轴向气体槽(13b)连通。当设所述气体通路的流路面积为S1、供油通路的流路面积为S2、供油管的流路面积为S3、直径方向供油孔的直径为d2、转子的旋转方向上的轴向供油槽的宽度为L时,供油通路的流路面积S2被设定在S1<S2≤3×S1的范围,供油管的流路面积S3被设定在S2<S3≤3×S2的范围,进而,轴向供油槽宽度L被设定在d2<L<4×d2的范围。

    叶片泵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65461A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80014873.8

    申请日:2010-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2 F04C25/02 F04C29/023 F04C224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叶片泵(1)中,被供给到叶片泵(1)的润滑油通过供油通路(11)的轴向供油孔(11a)、直径方向供油孔(11b)、轴向供油槽(11c)供给到泵腔(2A)。气体通路(13)由形成在转子(3)的轴部(3B)的外周面上且一端部与外部空间连通的气体槽(13a)构成,而且该气体槽的另一端部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与轴向供油槽(11c)间歇地重叠连通。由于气体通路由槽状的气体槽(13a)构成,因而与以往的装置那样把气体通路(13)由贯通孔构成的场合相比,难以引起孔眼堵塞,所以可以减小其流路面积。因此,能尽可能防止空气从气体通路被吸入泵腔内,可以防止发动机的驱动扭矩增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