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以及发光器件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740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880097822.2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各色的发光层的图案化的次数的发光元件、发光器件以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发光元件(2A)包括:红色像素阳极(4R)、绿色像素阳极(4G)、蓝色像素阳极(4B),其设置于至少三种颜色的子像素的每一个;阴极(12);以及红色像素发光层(8R)、绿色像素发光层(8G)、蓝色像素发光层(8B),其分别设置在红色像素阳极(4R)、绿色像素阳极(4G)、蓝色像素阳极(4B)与阴极(12)之间。红色像素发光层(8R)、绿色像素发光层(8G)、蓝色像素发光层(8B)中,电子亲和力最大的颜色的红色像素发光层(8R)以层叠在绿色像素发光层(8G)以及蓝色像素发光层(8B)与阴极(12)之间的状态延伸设置。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8247B8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0980156216.4

    申请日:200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DLC)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50a)包括:相互相对配置的第一基板(30a)和第二基板(20);设置于第一基板(30a)与第二基板(20)之间的高分子分散型液晶层(25);和设置于第一基板(30a)的黑矩阵(21),规定了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区域(D)和显示区域(D)周围的边框区域(F),在边框区域(F),黑矩阵(21)包括相互分离的多个遮光部(21b)。根据本发明,由于边框区域的未反应单体向显示区域的渗出受到抑制,所以显示区域的周端部的因渗出而导致的显示不均受到抑制。本发明对于在显示区域通过切换透射和散射来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面板是有用的。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24613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0980147116.5

    申请日:2009-0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成品率良好地制造外部取出效率高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具有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元件配置基板与具有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相互接合,上述元件配置基板从观察面一侧起具备透明剥离层、光散射层、透明电极、发光层和反射电极,在上述元件配置基板与上述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将上述反射电极与上述驱动电路的电极电连接的导电体。

    反射型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72727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880102184.5

    申请日:2008-0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53 G02B5/124 G02B26/08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射型显示装置,该反射型显示装置具备具有沿着某假想面二维排列的多个单位结构的回归反射层(10),利用来自回归反射层(10)的反射光进行显示,其包括:形成于背面基板(32)的栅极配线(35)、形成于背面基板(32)且从前面基板(30)一侧观看时与栅极配线(35)交叉的源极配线(34)、形成在背面基板32上的响应被供给到对应的栅极配线(35)的信号而进行动作的开关元件(33)、能够通过开关元件(33)与对应的源极配线(34)电连接的像素电极(36)、和与像素电极(36)相对地配置的相对电极(38),回归反射层(10)的各单位结构具有由正交的3个面构成的凹部,从前面基板(30)一侧观看,栅极配线(35)和源极配线(34)分别相对于各单位结构的3个面各自的法线方向的在假想面上的方位角方向的任一个,均构成7°以上的角度。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29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080107366.2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a)准备具备电极和其它电极的基板;b)在所述基板之上形成感光性树脂材料层;c)在所述基板之上形成电荷输送材料层和发光材料层;以及d)通过使在所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形成的所述感光性树脂材料层、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层和所述发光材料层的非剥离部分不剥离而残留,使在所述其它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形成的所述感光性树脂材料层、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层和所述发光材料层的剥离部分被剥离,从而将所述感光性树脂材料层、所述电荷输送材料层和所述发光材料层分别图案化为感光性树脂层、电荷输送层和发光层。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49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080105283.X

    申请日:2020-09-17

    Abstract: 显示装置(30)包括:岛状的多个第一电极(22);第一发光层(26R),包含与多个第一电极(22)中的一部分第一电极(22)重叠而形成的第一发光材料及树脂;第二发光层(26B),包含与多个第一电极(22)中的另一部分第一电极(22)重叠而形成的第二发光材料;以及堤(24),形成为框状或包含划分内侧区域和外侧区域的相对的两个隔壁,第二发光层(26B)以与堤(24)的内侧侧面接触的方式设置于堤(24)的内侧,第一发光层(26R)设置于堤(24)的外侧。

    显示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0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880097084.1

    申请日:2018-09-07

    Inventor: 浅冈康 青森繁

    Abstract: 具备:包含第一像素电极(PEg)的第一子像素(SPg);与第一子像素相邻,包含第二像素电极(PEr)的第二子像素(SPr);与第一子像素相邻,包含第三像素电极(PEb)的第三子像素(SPb);与第一像素电极整体重叠的第一发光层(EMg);与第二像素电极整体重叠的第二发光层(EMr);以及与第三像素电极整体重叠的第三发光层(EMb),第一像素电极的周端部(EDg)的整周与第一发光层(EMg)、第二发光层(EMr)和第三发光层(EMb)的至少一个重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