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性可转移透明柔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570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9991.5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杨巍 方晓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为自粘性可转移透明柔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聚四氟基底的预处理,作为PDMS胶膜衬底,在PDMS胶膜表面制备银纳米线网络,转移透明柔性导电胶膜转移等。所制备的胶膜材料良好地继承了银纳米线网络的透明导电性,厚度可在1~10微米间调控,与现有透明导电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对电极接触材料的形状、粗糙度、亲疏水性高度适应;(2)具有自粘性,对接触材料表面损伤小,易于二次转移分离,同时保证良好的物理接触和电接触;(3)具有低裂纹敏感性,不易因接触材料微裂纹缺陷形成电极渗漏,导致器件短路。因而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柔性电子设备和微纳器件的构筑中。

    一种基因修饰及调控的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587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910197458.X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修饰及调控的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裸支架的预处理;第二步:内皮祖细胞抗体支架的制备;第三步:将Caspase基因与平滑肌细胞分化的特异启动子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方式结合后,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或pcDNA3.1通过基因重组方式结合得到融合基因;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融合基因溶于去离子水溶液得到融合基因浓度为10-100mg/ml的溶液,将第二步得到的内皮祖细胞抗体支架置于该溶液中,4℃共孵育120分钟后取出,在超净台中自然风干2-6小时后,4℃保存。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抗再狭窄和保护内皮修复的双重功能。

    一种高功函数金属核壳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38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58924.7

    申请日:2021-01-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杨巍 方晓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功函数金属核壳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高功函数壳层材料包覆,壳层材料掺杂等;通过高功函数壳层材料来提高纳米线的功函数;通过水合肼还原反应,实现在纳米线表面均匀的壳层材料包覆;通过引入铜掺杂改善镍壳层表面氧化带来的导电性下降问题;通过PVP钝化和反应条件控制,保证壳层材料较高的结晶度和电性能。制备得到的银‑镍铜核壳纳米线材料,其功函数显著提高,有助于解决光电器件和柔性电子器件构筑时的功函数失配问题;耐热性能显著提升,并改善电学性能;透明导电性接近银纳米线水平,并与溶液成膜工艺相适应,因而能满足光电器件和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需求。

    一种基因修饰及调控的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5587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197458.X

    申请日:2009-1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修饰及调控的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第一步:裸支架的预处理;第二步:内皮祖细胞抗体支架的制备;第三步:将Caspase基因与平滑肌细胞分化的特异启动子基因片段通过基因重组方式结合后,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或pcDNA3.1通过基因重组方式结合得到融合基因;第四步:将第三步所得融合基因溶于去离子水溶液得到融合基因浓度为10-100mg/ml的溶液,将第二步得到的内皮祖细胞抗体支架置于该溶液中,4℃共孵育120分钟后取出,在超净台中自然风干2-6小时后,4℃保存。本发明的优点是具有抗再狭窄和保护内皮修复的双重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