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415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00266.7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复杂背景下的多光谱复合光学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径向尺寸过大,不利于小型化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沿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探测器、分光镜、主反射镜组以及第二探测器;主反射镜组用于将入射光反射至分光镜的第一表面;分光镜的第一表面能够反射红外光并透射可见光,用于使可见光透射进入第一镜组后被第一探测器接收;还用于使红外光反射进入第二镜组后被第二探测器接收。本发明适用于小型化电力系统检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451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451306.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低温环境下红外广域测温系统,涉及测温领域,现有在低温环境下探测到的带电设备温度准确性差。用每一时刻接收到的校准温度校准该时刻带电设备温度,得到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选取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得到该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对应的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用每个时刻得到的负载电流、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对应的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带电设备的电阻值和模拟外界环境风速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当将实际采集的带电设备的温度、实际带电设备的负载电流、实际带电设备的电阻值和实际风速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时,得到带电设备最终温度。用于测量带电设备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1257.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气设备最高温度值获取设备回路电阻的方法,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由于实际工况的影响,无法获取准确的电气设备回路电阻的问题,本发明在电气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建立设备回路电阻与设备环境温度和负载电流关系式;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利用所述关系式,根据电气设备的当前环境温度、设备回路电阻和负载电流获取电气设备当前回路阻值。本发明适用于电气设备回路电阻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0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51257.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气设备最高温度值获取设备回路电阻的方法,涉及电气设备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方法由于实际工况的影响,无法获取准确的电气设备回路电阻的问题,本发明在电气设备投入使用之前,建立设备回路电阻与设备环境温度和负载电流关系式;在设备投入使用后,利用所述关系式,根据电气设备的当前环境温度、设备回路电阻和负载电流获取电气设备当前回路阻值。本发明适用于电气设备回路电阻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45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1306.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低温环境下红外广域测温系统,涉及测温领域,现有在低温环境下探测到的带电设备温度准确性差。用每一时刻接收到的校准温度校准该时刻带电设备温度,得到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选取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得到该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对应的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用每个时刻得到的负载电流、带电设备的图像中的点、线或面区域对应的校准后的带电设备温度、带电设备的电阻值和模拟外界环境风速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当将实际采集的带电设备的温度、实际带电设备的负载电流、实际带电设备的电阻值和实际风速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时,得到带电设备最终温度。用于测量带电设备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2000967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39342.X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带电工况等效模拟的FMCW电缆绝缘缺陷检测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缺陷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带电工况电缆绝缘缺陷检测存在缺陷点定位准确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根据传输线理论以及电缆信号传播过程原理,建立电力电缆的分布参数模型;获得电缆的特性阻抗、电缆不同位置的信号及电缆中信号的传播常数和反射系数;获取实际工况,建立实际工况中电缆连接设备的等效模拟电路,进而构建带电工况下的FMCW电缆缺陷带电检测定位实验平台,获取电缆中注入信号与反射信号的频率差利用所述频率差和实际工况中的电流电压参数,采用FMCW电缆缺陷检测方法,获取缺陷点位置。本发明适用于在线工况电缆绝缘缺陷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8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84844.7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杆拉线运行状态的智能监测系统,涉及配电线路运行状态智能感知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杆的故障报警方法无法知晓故障类型,导致维修人员无法提前对故障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准备,进而耽误维修进度的问题。本发明实时判断所述拉力感知模块采集的受力变化量是否超出阈值,是则通过电杆与拉线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受力性能分析,获得电杆与拉线的荷载状态,根据荷载状态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判断当前故障类型。本发明对危险状态和外力破坏提供预警,从而保证配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大幅减少拉线的巡检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9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83495.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黑龙江省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申请的一种用于变压器绝缘油的智能温控装置,包括保温外壳和第一温度传感器;保温外壳内设置有控制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N个柔性加热片,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变压器绝缘油温度,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柔性加热片温度;并根据绝缘油温度和柔性加热片温度控制N个柔性加热片开启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操作简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变压器绝缘油升高到设定温度,适用于高寒地区低温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96565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010844921.1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洪达 , 刘贺千 , 李琳 , 张德文 , 孙巍 , 兰森 , 李国兴 , 许敏虎 , 梁建权 , 陈世玉 , 王悦 , 孔繁荣 , 张可心 , 张朋 , 尚书磊 , 申昱博 , 赵翔宇
IPC: A42B3/04 , G08B21/18 , G06F18/2431 , G06F18/214
Abstract: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带电作业防护帽,涉及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工器具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中,仅依靠工作员人经验来控制人员与设备的安全距离,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带电作业防护帽通过提取超声回波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特征,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判别出障碍物的个数并求出目标距离。本发明还能够在现场对临近带电体作业设备告警,准确地测量出检修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并在测量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6740.6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曲利民 , 张德文 , 张健 , 张朋 , 郭跃男 , 李童 , 兰森 , 张慧琳 , 张弘鲲 , 柳贡强 , 梁建权 , 许敏虎 , 王磊 , 宫铭辰 , 王涤非 , 尚书磊 , 赵翔宇 , 贾雯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方波电压下评估变压器绝缘状态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变压器绝缘状态评估技术领域,以材料本身特性中的极化电导率做为评估标准,消除了传统依据极化电流作为评估依据时变压器体积结构带来的影响;通过第一幅值激励电压和第二幅值激励电压下主绝缘缩比模型内油浸纸板的松弛极化电导率曲线的积分差值进行老化判定系数γ的提取,因此环境温度对两种电压下测试结果的影响相同,因此现场测试温度的变化对绝缘老化的判定系数γ的影响极小,可消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同理也消除了现场测试时激励幅值不同使得变压器主绝缘介电响应特性出现的非线性变化对评估结果带来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