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62395.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配电网光伏储能集群协同电压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光伏弃光成本、线路网损和储能充放电成本最小的第一目标函数;利用二阶锥松弛方法处理支路潮流方程,生成最优潮流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并记录集群边界值;交换上下游集群的边界数据,构造带边界变量约束的第二目标函数;采用ADMM算法求解,直至边界数据偏差小于预设阈值,得到全局最优解。通过储能参与调控和基于集群的分布式优化控制,降低光伏弃光量,提升光伏发电收益,实现经济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94043.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参与电网双向调峰的多储能电站出力平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获取电力系统负荷、电源出力及储能电站荷电状态,计算负荷峰谷差偏差与电网调峰容量误差,结合储能电站SOC与电网调峰容量状态机,调控储能电站放电,实现电网调峰与储能均衡。该方法在实时负荷、调峰偏差及储能约束下,提升电网调峰能力,确保储能均衡与新能源+储能联合发电的稳定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275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061203.1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聚合模型的构建、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构建分散式储能聚合指数三层模型,所述分散式储能聚合指数三层模型包括:目标层、指标层以及方案层,确定每个所述储能单元的规模参数以及每个储能单元对的匹配度参数,基于每个所述储能单元的规模参数、每个储能单元对的匹配度参数构建分散式储能聚合系统能量函数,基于所述分散式储能聚合系统能量函数对所述储能单元进行分组,形成若干个储能单元组;获取测试序列,基于所述测试序列使用SOC均衡的分配策略求取每个所述储能单元组的外特性表征参数,生成面向广域分散式储能聚合模型。通过本申请可以对将跨区域的分散式储能进行模型聚合,实现分散式储能源网荷储之间的协调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3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80125.7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功率低温升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它是由电解质锂盐、碳酸酯溶剂以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电解质锂盐的质量百分比为13%、碳酸酯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83%‑85%,其余为添加剂。本发明能够有效支持锂离子电池高功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并有效抑制了其在高功率充放电中的高内阻、高温升,提升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6113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65388.2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大学
Inventor: 甘嘉田 , 李春来 , 赵世昌 , 杨军 , 王轩 , 苏小玲 , 张帆 , 王艺霏 , 赵正奎 , 鲜文军 , 张真 , 张宁 , 李东升 , 韩迎强 , 脱长军 , 陈来军 , 王生富 , 赵金朝 , 王学斌 , 卢国强 , 李超 , 韩云龙 , 秦领 , 张静 , 李刚 , 耶云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储能换流器多机并联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将储能换流器并联的并网系统拆解为多个单独激励下的等效电路,并建立各等效电路响应电流与激励源间的传递函数。随后,确定传递函数随并联数量变化的Bode图,并依据传递函数及储能换流器对公共母线电压的功率表达式,得出各储能换流器的频率响应闭环传递函数。最后,结合Bod e图和闭环传递函数确定控制参数,实现多机并联控制。此方法揭示了储能换流器间频率响应的相互作用,为系统控制参数选择和频率优化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099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31715.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青海电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相不平衡责任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三相不平衡责任划分技术领域,包括:以配电系统中的公共耦合点为界,以数学推导方式获取电网侧和用户侧的不平衡公式;根据所述电网侧和用户侧的所述不平衡公式计算所述电网侧和用户侧的负序电流不平衡视在功率、负序电压不平衡视在功率和负序视在功率;根据所述负序电流不平衡视在功率、负序电压不平衡视在功率和负序视在功率计算所述电网侧和用户侧的不平衡经济损失;根据所述电网侧和用户侧的不平衡经济损失的比值,确定供用电的不平衡责任。本申请通过三相不平衡责任划分,有助于保证了供用电两方的经济利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5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99713.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工程学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散耦合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储能接入点选择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根据含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拓扑结构,获取配电网参数,计算得到单时刻配电网传统电压灵敏度因子和传统电压灵敏度值;在传统电压灵敏度值的基础上考虑其对节点电压偏差造成的影响,计算得到单时刻配电网电压灵敏度偏移量值;根据单时刻配电网电压灵敏度偏移量值计算得到多时刻电压灵敏度偏移量值;将所有节点的多时刻电压灵敏度偏移量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按照能够接入储能的数量,优先接入排序在前的节点。本发明实现储能接入点的精确选择,形成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的分散耦合,将既可以调节配电网内的电压波动又可以降低整体储能配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62397.3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中低压配电网光储集群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首先,将配电网内节点划分为不同集群数的组,构建以储能额定功率总量最大为目标的源荷储功率优化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各集群内分布式光伏与负荷功率差值,确定调节潜力值。再结合预设的电气模块度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综合性能划分指标,选出最优集群数的组。然后,计算各节点电压对功率变化的灵敏度,依据灵敏度将节点划分为最优集群数。该方法通过调节潜力值与电气模块度指标综合划分,利用电压灵敏度优化节点划分,实现了光储集群的合理划分,提高了电网的电压调节能力和运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76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07341.8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惯量阻尼参数的整定方法及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确定目标闭环传递函数,确定在根轨迹满足预设形状和/或范围的情况下,惯量参数对应的第一取值范围以及阻尼参数对应的第二取值范围;确定第二目标函数,并根据第二目标函数,确定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惯量参数对应的第三取值范围以及阻尼参数对应的第四取值范围;确定第三目标函数,并根据第三目标函数,确定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惯量参数对应的第五取值范围以及阻尼参数对应的第六取值范围;确定惯量参数对应的第一整定范围,确定阻尼参数对应的第二整定范围。本申请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未充分考虑功率以及频率对整定过程的影响,造成的整定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91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83375.6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长沙天恒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构网型光储并网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VSC换流器,该换流器包含三相逆变桥和LC型滤波器。该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获取LC型滤波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力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计算参考电压的相位和虚拟电势;根据这些参数生成参考电压;计算调整至该参考电压所需的电流,作为参考电流;生成电流调控参数;设定S型函数作为切换函数;最后,根据切换函数和电流调控参数对VSC换流器进行换流控制。本申请旨在应对构网型换流器的非线性特性,通过参考数值抵御扰动与参数变化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