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6890.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电力与通信协调方法,涉及电力运维技术领域,其包括:S1、构建配网电力‑通信系统结构模型;S2、确定通信系统恢复策略;S3、提升STU通信模块鲁棒性;S4、制定配电网电力与通信系统的协调恢复策略,本申请通过对配电网电力与通信系统协调恢复,可以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恢复配电网电力和通信系统,缩短停电和通信中断时间,提高整体系统的恢复速度,同时恢复策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的极端灾害情景,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降低灾害对系统的影响,配电网电力和通信系统也能在灾害中短时间内恢复,可以减少企业和用户因停电和通信故障带来的损失,保护生产和业务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42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2147.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FBG的变压器油温及低油速非电量复合自检运维方法,涉及电气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S1、建立基于非电量参数的变压器油温及低油速复合计算模型;S2、将复合自检装置与封闭管道相固定;S3、信号处理单元实时采集各FBG传感器的中心波长漂移量;S4、信号处理单元对油温及油速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本申请通过光纤光栅波长漂移与变压器油流速温度变化映射规律,实现电网系统中变压器运行状态关键参数在线监测,及时识别潜在故障迹象,减小变压器试验、检修成本与风险,提高了资产利用率、及时预警并应对电网突发事件,提高变电站整体安全运行水平,预防因设备出现故障带来的电网稳定、供电负荷损失等风险,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022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80258.8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多重故障模式分析的配网线路动态优化方法,涉及配网管理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配网线路中各故障区段的电气参数及实时监测数据,并获取配网线路的拓扑结构、负荷需求和历史故障数据;根据配网线路的拓扑结构与负荷需求,结合电气参数与历史故障数据,采用动态负荷优化算法对配网线路进行负荷分配优化,基于优化调整各配网线路的负荷分布;发生配网故障时,结合配网拓扑信息和故障区段的电气参数,定位故障点并实施修复措施。本申请通过构建多重故障模式分析模型,实时检测配网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快速定位故障点;结合优化的修复策略,有效减少故障恢复时间,提升配网恢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96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766403.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无人机配套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无人机无线供能系统。包括固定侧组件和活动侧组件;固定侧组件固定于配电网线路上,包括感应取能装置、保护控制装置、耦合谐振供能装置;活动侧组件安装于无人机上,包括耦合谐振接收装置、谐振补偿结构、无人机蓄能装置;本申请的一种配电网无人机无线供能系统,主要用于基于当前配电网供电网络构建一种可用于实现无人机在线取电,并实现无线电能传输优化的方案,用于为无人机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续航供能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2321.2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配电柜门防关闭绝缘工具,包括安装在配电柜门处的防护折叠门,以及驱动防护折叠门打开的牵引单元,以及对防护折叠门的打开状态进行锁定的锁定单元,防护折叠门包括两组铰接连接的第一活动页和第二活动页,第二活动页远离第一活动页铰接的一端连接牵引单元的连接座,其中一个连接座连接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竖直上下延伸的绝缘把手;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突出的卡块;所述锁定单元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的开槽内滑动安装活动板,活动板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卡齿,本技术方案连接座的卡块卡接在卡齿锁定连接座的位置保证防护折叠门在开启状态下不会出现移动接触工作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7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72520.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1R31/00 , H02J3/00 ,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网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融入电能质量事件的电网整体态势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监控系统收集电能质量的历史数据,设定多维度指标数据以识别相关电能质量事件。然后基于幅度关联性计算不同电能质量事件之间的交叉影响系数。接着构建考虑交叉影响系数的FNN模型,即采用Bi‑LSTM作为输入层,在中间层根据交叉影响系数对数据进行调整加权和非线性变换,在输出层输出各个电能质量事件的实际发生概率集。最后构建电网全域态势图,并进行热力图分析以预测电网全域态势发展趋势。该方案计及多维度电能质量指标,能准确评估电网全域态势,为电网运行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47628.8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F03D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机组状态相似性的风电机组异常检测方法。首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分析设计参数和历史运行数据。接着进行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利用SCADA系统采集数据,结合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和小波变换去噪。然后定性评估,构建云模型描述数据不确定性,计算隶属度并动态调整集群。再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隶属度计算分数。最后异常检测,设定阈值,结合动态集群方法,利用滑动时窗与相似机组预测残差的分位数作为实时预警阈值。通过以上方法用提高了风电机组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355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12385.X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IPC: H04L41/0631 , H04L41/0677 , H04L41/00 , H04L67/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边缘计算和多区域协同的配网线路故障定位方法,涉及故障定位方法技术领域,基于配网线路,部署边缘感知节点,通过边缘感知节点采集配网数据,并在边缘感知节点处对配网数据进行预处理,于边缘感知节点中嵌入决策树模型,基于决策树模型实现边缘计算功能,对采集到的配网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检测潜在的故障。该方法通过在配网线路的各个区域部署边缘感知节点,并引入决策树模型实现故障检测,使得故障信息能够在边缘节点处实现实时分析与处理,利用加权投票算法进行多区域协同处理,当某一区域检测到故障时,与其他区域的边缘感知节点共同参与故障信息的比对与验证,从而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9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15916.6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涉及一种用于三相交流电网参数测试的换相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正极分别通过继电器1、继电器2、继电器3分别与A相接线端、B相接线端、C相接线端连接,负极分别通过继电器4、继电器5、继电器6分别与A相接线端、B相接线端、C相接线端连接,负极通过继电器7与N接线端连接;通过控制继电器开关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测量回路,从而得到测量值。本发明实现了一次接线连续六次测试,无需增加额外的爬塔接线次数同时还能够大大增加测量人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0780001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723084.6
申请日:2019-10-11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支架组件,该电缆支架组件与杆体连接。电缆支架组件包括:板体,板体与杆体连接;卡具,卡具的第一端可枢转地与板体连接,卡具的第二端能够穿设在板体内,卡具和板体之间形成夹持空间;锁止结构,设置在卡具的第二端和板体之间,锁止结构包括设置在板体上的第一齿部及设置在卡具的第二端上的第二齿部,第一齿部可活动地设置在板体上;第二齿部和第一齿部分离时,卡具处于解锁状态,第二齿部和第一齿部啮合时,卡具处于锁止状态,第二齿部和第一齿部之间具有多个啮合位置,以使卡具绕其第一端转动时能够改变夹持空间的大小。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二次电缆的夹持空间无法改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