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39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546480.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Inventor: 杨素民 , 魏玉仁 , 崔纪民 , 央青卓玛 , 张栋生 , 付志勇 , 葸全德 , 车鲜蕊 , 陈明红 , 佟鹏飞 , 张旭 , 屈斐 , 何丽萍 , 马丽瑛 , 乔莉 , 朱尚林 , 董晓婷 , 任冬雪 , 孙学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储能多场景积木化柔性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描述每一层的节点分布密度、基站发射功率、路径损耗指数、偏置因子来分析在被动窃听场景下的多层异构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最佳用户级联方案来解决最佳基站难以连接问题;该方案利用随机几何将网络节点建模为齐次泊松点过程,并借助于随机几何数学工具,推导出多层蜂窝异构网络的物理层安全概率表达式;根据得到的安全概率,比较分析发射功率、安全门限以及窃听者密度对系统安全概率的影响;该方法在提高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提高了网络覆盖概率和平均用户容量,同时也改善了网络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9598.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刘玉文 , 胡乐德 , 丁再贤 , 马军 , 许宏洋 , 段一平 , 乔海春 , 犹洲 , 孙伟琴 , 李恺文 , 刘昭君 , 孙宏涛 , 杨素民 , 崔纪民 , 张旭 , 张栋生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新能源规划设计方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多元新能源接入量配置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初始化数据:获取规划区域内的新能源节点负荷数据;建立保证新能源接入后电网整体建设和维护成本处于允许范围之内的成本目标函数;得到多元新能源的接入目标限制条件函数;以决策变量生成组合方案;得到组合方案的优选目标函数;形成该组合方案的若干个体方案;计算自适应度并排序,进行迭代直至结束;基于迭代生成的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本申请的配电网多元新能源接入量配置优化方法能够减少算法过程中单次变量以及数据的总量,提高效率的同时,在局部收敛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优化,有利于多元数据输入,特性数量多的分析规划。
-
公开(公告)号:CN1154593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81107.9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站功率优化分配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采集新能源电站的各节点负荷数据,并根据各节点数据求得各节点的充放电功率;采集新能源电站的各节点的储能容量数据以及新能源电站的用电需求数据;根据各节点的充放电功率、各节点的储能容量数据以及用电需求数据对新能源电站的功率进行重新优化分配。本发明通过对各节点之间的充放电功率进行求解,并综合储能数据和需求数据对新能源电站的功率进行重新优化分配,提高了功率分配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03590.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时序生产模拟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选定需要进行预测的样本地;S2:如图2所示,采用万人保有量法、政策分析法来预测样本地的电动汽车需求规模;S3:如图3所示,采用车桩比法,将所有充电设施按类别划分,分别预测各类型充电设施的需求规模;S4:根据S3所得的各类型充电设施的需求规模,逐一分析各类型充电设施的负荷特性,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法对各类型充电设施,分别开展负荷特性聚类分析并绘制负荷特性曲线;S5:依据S4所得到的负荷特性曲线,采用分类叠加法获得各类型充电设施在不同场景下的充电负荷同时率,并基于各充电负荷同时率累加,从而实现预测多类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16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632579.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马军 , 刘玉文 , 胡乐德 , 方保民 , 刘继雷 , 孙伟琴 , 王科 , 张永胜 , 王猛 , 李恺文 , 刘昭君 , 孙宏涛 , 杨素民 , 崔纪民 , 张旭 , 屈婓 , 央青 , 卓玛 , 刘军 , 冶海平 , 丁再贤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侧零碳新型电力系统评价指标方法,包括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阶梯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排放因子权重指标、配电网损耗率指标、源网荷储协同指标、六氟化硫排放指标和零碳场景支撑指标。本发明从排放因子权重、配电网损耗率、源网荷储协同、六氟化硫排放、零碳场景支撑五个宏观指标开展评价,形成具备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配电网层级“零碳”新型电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解决了当前新型电力系统评价体系各维度未融合相关碳排放管控的指标无法适应对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导向的配电网层级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的评价需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934278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590552.X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东供电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张涵如 , 马顺青 , 央青卓玛 , 付志勇 , 冶海平 , 韦正元 , 杨素民 , 魏玉仁 , 崔纪民 , 屈斐 , 尹延海 , 张旭 , 任冬雪 , 乔莉 , 马丽瑛 , 段娜 , 曹勇 , 谈生磊 , 庞杰 , 哈全德
Abstract: 一种放电间隙可调式10kV及以下线路防雷绝缘子,涉及变电设备检修领域,其结构为绝缘子顶部设置穿线器,所述绝缘子为多个圆台形装置层叠,所述绝缘子顶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绝缘子底部设置有螺栓,所述绝缘子和螺栓之间设置有钢脚,所述钢脚与支撑杆相对齐,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上设置有螺孔,引弧棒上设置有螺纹,所述引弧棒与固定器螺旋连接,引弧棒另一端设置有消弧球,引弧棒设置有不同长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雷绝缘子的放电间隙可以根据不同海拔要求进行调节,当雷电过电压超过绝缘堵塞一定数值时,在防雷支柱的引弧棒和钢脚之间引起闪络放电,形成短路通道,接续的工频电弧便在放电间隙处燃烧,以保护导线免于烧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