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6778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125513.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园区内综合能源的风源模拟实验设备及控制方法,属于实验研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园区内综合能源研究的风源模拟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内设有异步拖动电机,异步拖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刚性联轴器与双馈风力发电机连接,异步拖动电机的另一端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轴承与低速轴连接,低速轴与轮毂连接;在异步拖动电机与双馈风力发电机之间设有扭矩传感器;机舱与塔筒之间设有偏航齿轮,偏航齿轮与设置在机舱内的偏航电机齿轮相啮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风机模拟实验无法接近真实环境,实验成本过高,又不具有经济合理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280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3560.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充智慧能源系统双层协调配置优化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通过不确定性的光伏发电出力概率模型、不确定性的充电负荷概率模型、充电负荷概率模型,构建智慧光储充配置优化数学模型;通过双层优化模型求解算法得到光储充智慧能源系统双层协调配置最优解。本发明建立双层优化数学模型,建立双层优化模型目标函数。上层的优化目标是充电站的投资回报率,下层优化目标是光储充系统模型的充电站净收益。然后,上下层分别通过不同的算法进行求解,以充电负荷作为基准量,对光伏与储能实现协同优化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23713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22865.0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场馆智能管控系统,涉及智能管控技术领域,包括场馆设备和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依次连接设有虚拟场景系统和物联网能源管控分析系统,物联网能源管控分析系统包括行政信息单元、业务信息单元和数据整合分析单元,行政信息单元、业务信息单元和数据整合分析单元之间均电性连接,虚拟场景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和物联网能源管控分析系统与场馆设备连接控制,结合虚拟场景系统形成立体式体验,资源管理系统对场馆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实现智能化,物联网能源管控分析系统中的数据整合分析单元进行游览者观看路径、时间、次序的数据分析整合,边缘对场馆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灵活化的一体化大数据场馆管控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54282.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集热‑蓄热联合取暖及生活热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集热器、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三部分供热系统以及集热器储热水箱和取暖设备,集热器储热水箱与生活用水连通,集热器的进水口与集热器储热水箱连通,集热器的出水口分别与集热器储热水箱和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连通,集热器储热水箱与空气源热泵子系统连通,空气源热泵子系统和固体电蓄热装置子系统均与取暖设备连通。本发明使园区内各设备在独立运行的同时也能够协同运行,稳定高效的分级完成园区内的储热供暖以及生活热水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649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807663.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智能电网用电在线监测与管理系统,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所述系统结构由数据感知层、网络通讯层、监测预警层和应用控制层组成,采用“互联网+智能电网”的系统结构,在系统内部设置大数据库,用于对用电负荷和电网环境进行监测预警,使整个系统在对用电负荷预警的基础上可对电网环境异常进行及时预警,采用电负荷和环境同时覆盖预警的方式,预警范围覆盖更广,针对异常现象预警更加及时,从而有效避免电网环境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分层级设置,可有效减少训练时系统的计算压力,减少应用控制层重复计算的资源浪费,从而通过分区域层级训练,减少训练计算压力,继而可通过提高训练次数,从而提高防入侵和防窃电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3703.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冷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建立所需各种能源耦合设备的数学模型;构建含冷热电联供的区域综合系统多能耦合设备模型的约束条件;在基于协同优化目标、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建立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中,通过运行模拟和计算,输出能源利用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系统运行成本的关键性能指标。本发明基于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设备的选型以及设备的容量配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协同优化方法。当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按照此方法进行构建和运行时,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还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9586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79316.7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T7/00 , G01J5/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度概率密度的变电站高压设备故障热红外图像识别方法及计算机设备与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步骤如下:获取变电站高压设备故障热红外图像数据;对所述步骤一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使用核函数估计提取红外图像温度概率密度函数;依据检测对象的热红外图像的温度分布,实现故障分类;在初始分类中心的基础上,使用K均值聚类对样本数据进行聚类,实现不同目标故障识别。本发明不仅去除了对大数据集的依赖,同时去除了人为分类干预,并具备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提高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运维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691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84124.0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风力发电微型配网系统的仿真培训平台,涉及培训平台技术领域,包括微型风力发电机架构和总控主机,所述微型风力发电机架构包括吹风机、垂直轴风力机、水平轴风力机、永磁直驱发电机、可控整流器、并网逆变器和主网,所述总控主机包括CPU模块、显示模块、变桨距控制模块、变角度控制模块、变风速控制模块;本发明构建微型风力发电机架构,以微型实体模型的方式,利用吹风机提供风力模拟,利用垂直轴风力机、水平轴风力机分别带动两组永磁直驱发电机发电,馈入主网并显示数据至显示模块上,方便研究双型和一的风力发电,促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人才的相关培养,显示的电力输出参数也更加有利于教学培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4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7884.7
申请日:2023-12-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直驱风机组风力发电虚拟仿真培训平台,涉及风力发电机仿真培训技术领域,包括培训机台,培训机台底部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支撑腿,培训机台底端的中部安装有电动轮盘,电动轮盘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培训机台的形状为圆柱形,培训机台的正面安装有隔门,隔门的正面安装有总控主机,总控主机的表面嵌有键盘,总控主机的正面电性连接有高清显示器,总控主机的正面靠近高清显示器的顶部电性连接有识别探头,本发明中的培训机台类似于一个拳台,培训机台将培训、考试、师生交流以及实物操作融为一体,培训机台通过底部的支撑腿进行支撑,培训架体底端电动转盘内部安装有电机,通过电机可以带动内置的转动盘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78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25513.6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技能培训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园区内综合能源的风源模拟实验设备及控制方法,属于实验研究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园区内综合能源研究的风源模拟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舱内设有异步拖动电机,异步拖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刚性联轴器与双馈风力发电机连接,异步拖动电机的另一端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的另一端通过支撑轴承与低速轴连接,低速轴与轮毂连接;在异步拖动电机与双馈风力发电机之间设有扭矩传感器;机舱与塔筒之间设有偏航齿轮,偏航齿轮与设置在机舱内的偏航电机齿轮相啮合。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风机模拟实验无法接近真实环境,实验成本过高,又不具有经济合理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