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60846.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区综合能源系统的信息模型,要用于满足城区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对信息交互的需要,为了打破综合能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壁垒,本发明采用公共信息模型(CIM:Common Information Model)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以某城区为例,建立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变电站类、热电转化设备、用户负荷的CIM模型扩展,设计出该城区综合能源控制中心信息交互所需要的类和类的属性,为不同能源系统和源网荷储之间交互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0186898.6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H02J3/00 , H02J3/38 , H02J3/06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耦合系统区间线性能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基础模型;基于电力系统潮流模型、耦合元件端口模型、天然气系统线性水力模型和风电不确定性的区间模型,建立区间线性能流模型;求解区间线性能流模型。通过该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区间非线性能流模型计算保守性及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利用区间法建模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避免了过多的数据统计及经验假设;提出的一次迭代法可以明显提高电‑气耦合系统区间线性能流模型的计算精度,提高能流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次迭代法;分析了风电不确定性对天然气系统运行安全的影响,计算了含高渗透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耦合系统的不确定能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6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58036.9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前聚合与日内滚动修正衔接的虚拟电厂等值方法,属于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首先在日前得到的聚合模型及最新预测、设备状态等实时信息,修正虚拟电厂的等值模型,该等值模型包含日前等值模型及日内等值模型,其中日前等值模型基于鲁棒优化进行计算,而日内等值模型基于日前得到的聚合模型及最新预测、设备状态等实时信息,更新虚拟电厂的等值模型,因此减少了模型的保守性,适用于电力系统的日内滚动调度或实时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4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86898.6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耦合系统区间线性能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基础模型;基于电力系统潮流模型、耦合元件端口模型、天然气系统线性水力模型和风电不确定性的区间模型,建立区间线性能流模型;求解区间线性能流模型。通过该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区间非线性能流模型计算保守性及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利用区间法建模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避免了过多的数据统计及经验假设;提出的一次迭代法可以明显提高电‑气耦合系统区间线性能流模型的计算精度,提高能流的计算精度提出了一次迭代法;分析了风电不确定性对天然气系统运行安全的影响,计算了含高渗透可再生能源的电‑气耦合系统的不确定能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61079.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联合运行的经济最优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光伏及储能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基于储能系统实时运行数据、短期光伏预测功率数据以光储联合运行的经济最优化为目标建立光储联合系统运行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方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对光储联合系统运行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求解,输出光储联合运行最优化运行曲线;将光储联合运行最优化运行曲线进行输出,以作为后续控制系统执行时的储能系统的功率命令值。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新能源渗透率增加给电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光伏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0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475847.0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方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B60L5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原始充放电数据集;将原始充放电数据集去噪,得到训练集;对XGBoost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待预测集并输入至训练后的XGBoost模型,得到下一个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数据,并设得到的预测值对应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为q;判断第q次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是否小于等于80,若是,执行下一步,若否,将第q次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添加至待预测集的末尾构造新的待预测集,使q=q+1;将q与k作差,得到待预测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本发明的上述方法,避免了原始数据中噪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简单易实现,预测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0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475847.0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北方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B60L5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原始充放电数据集;将原始充放电数据集去噪,得到训练集;对XGBoost模型进行训练获取待预测集并输入至训练后的XGBoost模型,得到下一个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数据,并设得到的预测值对应的充放电循环次数为q;判断第q次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是否小于等于80,若是,执行下一步,若否,将第q次充放电循环的电池容量百分比添加至待预测集的末尾构造新的待预测集,使q=q+1;将q与k作差,得到待预测动力电池的剩余寿命。本发明的上述方法,避免了原始数据中噪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简单易实现,预测速度快、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3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7678.7
申请日:2020-05-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风功率预测的风储联合运行控制方法,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基于风功率预测的风储联合运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风电场及储能系统的相关运行数据;S2、选择预测时间点前的典型多日数据为训练样本,预测的1~2小时数据为预测样本,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超短期回归和预测;S3、基于功率预测结果建立风储联合系统运行模型,通过优化计算,输出控制策略;S4、将步骤S3中得出的储能电站最优化运行曲线,并输出到储能控制系统执行。该发明能够有效增强新能源电站的发电可控性,提高计划跟踪能力,进而解决新能源渗透率增加给电网带来的种种问题,并且进一步提高风电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30065.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13 , H02J3/00 , G06N3/04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结合需求侧用能分析的热电负荷预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通过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热电负荷数据集;数据预处理模块对热电负荷数据集进行预处理,获得标准热电负荷数据集;数据分析模块对标准热电负荷数据集进行需求侧用能分析和影响因素抽取,得到热电负荷影响因素集;数据特征提取模块对标准热电负荷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热电负荷特征集;负荷预测模块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列表对热电负荷特征集进行训练优化,获得热电负荷自适应预测模型进行热电负荷预测。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热电负荷预测缺乏对终端需求侧用能数据的深入分析,导致负荷预测结果准确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热电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1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21476.4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的多设备容量协同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协同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多个设备进行多维数据调度,获得多个初始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处理,生成历史运行数据集;对多个设备进行负荷预测,获得负荷预测结果;结合多个设备容量参数进行运行分析,制定多设备运行调度策略;执行多设备运行调度策略,生成多设备协同运行建议;进行仿真测试,生成运行测试结果,获得多设备协同运行优化建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电联产系统设备容量协同性差,负荷预测不准确,运行调度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精准预测负荷,优化设备容量匹配与协同运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效果。
-
-
-
-
-
-
-
-
-